<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9-09 13:26 原文鏈接: 匯源內部大揭秘:并購夭折傷元氣首虧7000萬元

      盡管與可口可樂的并購案夭折已經過去將近兩年,但匯源似乎還沒能“從頭收拾舊山河”,就在9月1日,可口可樂宣布成功收購俄羅斯大型果汁生產商Nidan之前兩天,在港上市的匯源果汁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的業績:凈利潤虧損7224.7萬元,是該公司上市5年來的首次虧損。

      與此同時,匯源的合作伙伴達能與華平基金分文未賺,相繼離場。有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其對匯源未來的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

      作為在中國中高濃度果汁市場具有壟斷優勢的企業,匯源不斷顯示出疲憊之態,匯源到底怎么了?

      達能華平相繼退出

      盡管并購案被否,但是受傷的似乎總是匯源。可口可樂第二財季報表顯示,可口可樂今年第二財季全球飲料出貨量增長5%,利潤同比增長16%至23.7億美元;但是匯源的半年報卻并不漂亮,上半年,匯源果汁銷售額實現14.8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8.4%,毛利率也增加到36.8%,但是凈利潤虧損7224.7萬元。

      在銷售額增加、毛利率增加的情況下,匯源虧損原因何在?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匯源果汁凈利潤出現虧損主要歸因于公司的銷售、營銷開支的增加。自匯源果汁被收購失敗后,匯源果汁加強了營銷渠道的建設,收購分銷商、建立辦事處、招聘銷售隊伍等等,今年上半年匯源果汁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長62.5%。

      今年7月28日,匯源果汁第二大股東達能將旗下所有股權出售給賽富基金,2009年6月匯源果汁第三大股東華平基金已經率先退出,而且是在6500萬美元可轉債到期前,將大部分可轉債轉賣給其他機構投資者,未從轉股中獲利。

      雖然達能不斷強調轉讓匯源股份是基于自身業務調整,華平基金也肯定匯源的江湖地位,但達能和華平出售匯源,主要還是不看好匯源的盈利能力,寧可分文未賺,平手離場。周思然表示達能退出匯源集團,可能是因為其對匯源集團乃至整個果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

      時代周報記者想就匯源虧損的原因采訪匯源集團總裁助理曲冰,但至截稿時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終端銷售渠道失控

      在匯源半年報中,渠道和營銷費用的上升,作為虧損的直接原因被反復提到。

      匯源半年報顯示,因為推出新產品以及加強銷售隊伍建設,營銷管理費用占比仍然高達44.5%,達到6.6億元。換言之,公司的銷量和銷售收入的大幅提高,都是在犧牲公司費用控制效率的基礎上獲得的。

      中國品牌研究院一位研究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這個渠道為王的年代,可口可樂、統一、康師傅等飲料界大佬,對渠道的掌控能力非常強,直接面對商超終端,經銷商更多地扮演了物流公司的角色,但是,以單品牌和品種銷售的匯源,渠道建設并不好,正面臨著康師傅、統一、可口可樂等競爭對手強大的渠道壓力。

      匯源原本對經銷商的管理模式可圈可點:由于匯源生產的是相對高端的產品,因此匯源只做A類賣點,要求經銷商簽訂獨家代理,現在對經銷商采取買斷銷售模式,根據不同的城市,收取60萬-150萬元不等的貨款,然后按價付貨,并支付存放貨款的利息,通過這種模式,牢牢把經銷商抓在自己手里。

      但是,這種模式要嚴重依賴經銷商才能鋪貨,在廠商和經銷商“蜜月時”沒任何問題。但是,一旦經銷商不認可某種產品,廠商則要受制于經銷商。

      事實上,匯源在品牌和產品延伸上的歷史成績并不讓人滿意,從“乳果麗人”到“水果麗人”、從“他+她”到“真鮮橙”、從藍貓咕嚕嚕卡通飲料到奇異王果V-Plaus、從瓶裝水到茶飲料、從醋飲料到乳飲料……匯源一共推出不下12個系列幾百種產品,可是夭折的產品卻是一個接一個。一系列新品的失敗,加之新品推廣成本也要高于成熟產品,因此原來的經銷商拒絕推銷新品。

      加上并購案時期匯源流失了大量經銷商,匯源不得已展開新一輪招商,在新一輪招商中,經銷商亦不愿獨自承銷新品,提出綜合代理要求,這將直接導致經銷商混戰,是匯源絕對無法答應的,這又導致匯源招商計劃失敗。匯源不得不著手建立直銷分支機構。

      然而,渠道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截至今年上半年,匯源果汁的534個銷售辦事處及30家直銷分公司,約有8910名銷售代表及4310名分銷商,服務超過110萬個零售網點。而今年3月,匯源果汁發布2009年年報時的相關情況是:2009年,匯源在銷售網絡覆蓋的地區增設600個銷售辦事處,直銷分支機構增至50家,新增加1.3萬多個銷售代表,服務于120萬個終端售點。

      兩相對比,今年上半年匯源銷售代表大約減員4000人,裁員幅度約為30%,其所服務的零售網點縮減近10萬個。招商情況不好,頻繁更換物流公司,自建渠道又面臨打內仗、效率低的問題。是以大經銷商制為主還是直銷為主,如何協調各地經銷商和匯源辦事處的關系,是匯源要直面的問題。

      達能毛天賜成匯源首席模特

      中國家族式企業管理,已經不是個陌生的名詞,但是在匯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雖然匯源已是一家上市的公眾公司,但匯源并沒有因為IPO實現向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的轉變,朱新禮的女兒、胞兄、胞弟等都在匯源出任要職。在和時代周報記者聊天時,一位匯源集團合作企業的老總開玩笑地說,匯源集團高層開會簡直就是開村委會。

      不僅如此,匯源在全國的分廠廠長和大區經理基本上都是山東人,在匯源,“山東幫”和“非山東幫”的內部斗爭就沒有消停過,甚至山東幫內又分為沂源幫、菏澤幫、濟南幫等,在內耗中,匯源的管理成本始終居高不下。

      民營企業上市后,通常會造就一批億萬、千萬、百萬元級的富翁,但是朱新禮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匯源,卻并沒有讓身邊的團隊共同富裕,匯源上市后真正受益的只是朱新禮以及他的家族,激勵措施缺位,直接導致了匯源中高層領導頻繁變動。

      在這位老總看來,朱新禮這類的企業家,鄉土觀念重,講義氣,身上有著濃厚的江湖大哥氣質和英雄主義色彩,在企業的創業時期,確實可以籠絡一大批人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走,但是一旦企業做大,這種氣質又成為阻礙企業健康發展的桎梏。

      在匯源發展的18年里,匯源先后與德隆、統一、華平、達能等重要伙伴合作,但無一例外,沒人可以介入匯源的核心管理,達能派駐到匯源負責戰略規劃的副總裁毛天賜就曾對達能方面自嘲“我是匯源的首席模特”,除了一些需要露面的場合,他在匯源并無用武之地。

      新股東賽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亦表示,賽富基金與匯源果汁管理層合作的形式是進駐董事會,不參與具體管理。這或許是朱新禮需要的,但不一定是匯源需要的。

      下半年可能繼續虧損

      匯源半年報顯示,100%果汁、中濃度果蔬汁、果汁飲料的銷售額占匯源果汁集團總銷售額的比例分別是18.9%、36.0%、33.1%。其中,銷售額增速最快的是果汁飲料,從去年上半年的2.678億元增加83.3%至今年同期的4.909億元。100%果汁、中濃度果蔬汁的銷售額同比增幅分別為56.9%和45.8%。

      對比匯源果汁的三大核心產品銷售額,很明顯的變化是:包括果汁果樂在內的低濃度果汁飲料增速最快,銷售額占比有很大的提高。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飲料行業分析師陳靜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低濃度的果汁飲料是果汁市場上利潤最低的產品,因此低濃度的果汁飲料必須依賴大范圍的銷量才能保證利潤,現實問題是匯源的果汁飲料銷量還不夠大;另一方面,碳酸飲料有悖健康趨勢,全球市場日趨式微,前景并不看好,最重要的是,果汁果樂稀釋的不僅僅是果汁的濃度,更嚴重稀釋了“匯源”品牌帶來的健康形象。

      與此同時,就在匯源還在為并購案失利買單的時候,競爭對手無一不加快了腳步,果汁江湖競爭越顯激烈。

      在低濃度果汁飲料領域,可口可樂“美汁源”已經成功占據了低濃度果汁市場第一位。在匯源傳統優勢的純果汁飲料領域,百事可樂新推出了“純果樂100%”果汁,農夫果園推出30%-100%濃度的果汁,中糧集團先后推出“悅活”100%果汁果蔬汁和 “屯河”100%番茄汁、杏汁和石榴汁,而北京順鑫的“牽手”和上海的“光明”已經在北京和上海展開正面對抗……

      東方艾格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從果汁銷售額來看,2007年和2008年匯源還排在中國三強之列,但是2009年降為第四名,2010年的排名還沒出來,但是估計在第七、八名的位次上;從市場份額來看(含原漿),目前可口可樂旗下所有果汁產品占了11%的市場份額,統一占8%,康師傅占了7%,匯源旗下所有果汁產品只有6%的市場份額。

      從空中到地面,從春晚的植入式廣告,一年多以來,匯源可謂不惜血本,卻收效甚微,同樣是做全國市場,2009年,娃哈哈旗下僅牛奶果汁飲料營養快線的銷售就突破100億元,匯源所有產品線收入還不到30億元。

      周思然表示,匯源被收購失敗后,各項業務處于百廢待興的局面,急需大量的資金加強對管理、營銷渠道的建設,上半年以來雖取得一定成就,但下半年仍然面臨著資金支出加劇的情形。另外,下半年也是飲料市場的銷售淡季,因此,下半年匯源集團仍有可能繼續虧損。

    相關文章

    142億美元|減肥神藥銷售額增長481%諾和諾德三季度業績遠超預期

    近日,諾和諾德(NovoNordisk)與公布其2023年第三季度的財報,稱馬斯克用過的GLP-1減肥藥Wegovy銷售額大漲481%,其前三季度業績大漲,遠超出市場預期。諾和諾德前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

    Qiagen公布第三季度財報:非新冠肺炎總收入同比增長5%

    近日,Qiagen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按固定匯率(CER)計算,報告稱受耗材需求的推動,其第三季度非新冠肺炎總收入同比增長5%。包括新冠肺炎銷售在內的總收入下降了5%。該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和調......

    勢頭正盛!島津2023財年Q1財報一覽

    近日,島津公司(ShimadzuCorporation)發布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第一季度財報。財務業績概述島津2023財年Q1報告顯示,凈銷售額為1092億日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10......

    南亞黑碳氣溶膠加速青藏高原冰川物質虧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06.shtm科技日報訊(記者頡滿斌)12月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

    匯源果汁回應因無添加翻紅:希望大家理性消費

    匯源果汁回應因無添加翻紅:希望大家理性消費。近日,多家品牌深受添加劑事件影響,而匯源卻因網紅辛吉飛“匯源果汁沒有科技與狠活”再次走進大眾視野。10月10日,匯源官方旗艦店表示,感謝大家對國貨的支持,會......

    海底撈收縮門店,源于同行瓜分市場份額?

    300家門店關閉3個月后,海底撈發出了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預警。2月21日,海底撈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2021年收入預計超過400億元,預期凈虧損約38億元至45億元。當日,海底撈股價報收19.08港......

    海底撈收縮門店,源于同行瓜分市場份額?

    300家門店關閉3個月后,海底撈發出了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預警。2月21日,海底撈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2021年收入預計超過400億元,預期凈虧損約38億元至45億元。當日,海底撈股價報收19.08港......

    巨虧57億,新東方發出首份業績虧損財報

        18年來,新東方首份虧損財報出爐!22日晚間,新東方公布了2021-2022財年上半年財報,凈虧損超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億),這是2004年上市以來......

    門店快速擴張,海底撈預告去年最高虧45億元

        2月21日,海底撈2021年最高虧45億元的消息引發關注。公司盈利警告稱,2021年凈利虧損約38億元至45億元;營業收入預計超過400億元,增長超過4......

    預虧逾38億,海底撈2021年虧損加劇

    2月21日上午,海底撈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度收入超過400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28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凈虧損約38億元~45億元,而2020年同期,海底撈凈利潤為3.09......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