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大腦的神奇櫛水母
據報道,在陸地上,我們的身邊充滿著各種色彩的生物——色彩斑斕的鸚鵡,艷麗的綠甲蟲,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美麗的生物。但在我們海洋的深處,這里的情況看來要單調的多了——因為到處都漆黑一片,艷麗的色彩并不會給你帶來什么用處。然而這里就有一種生物演化出了幾乎堪稱海洋激光秀的美麗色彩,這就是櫛水母。
全世界大約有150種櫛水母,另外估計還有40~50種尚未被命名,通過纖毛的運動來實現移動。當有光線照射到它們的身上,比如說潛艇的亮光,此時這些纖毛就會將光線分解為不同波長顏色的部分,形成彩虹一般美麗的色彩。但不要被這樣的美麗所誤導:櫛水母實際上是可怕的海洋捕食者,擁有極快的速度,捕食橈腳類,甲殼類和其他海洋中的微小浮游動物。
不過奇怪的是,根據美國蒙特雷灣海洋研究所(MBARI)史蒂夫·漢德克(Steve Haddock)的說法,這種海底激光秀可能只有當它們被強大燈光照射時才會出現。他說:“在自然界這種情況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我認為實際上這種現象不具有任何生態學意義。這只是我們碰巧遇到它們并用白色燈光照射它們時得到的結果。”即便對于那些生活區域更接近海洋表層的櫛水母,這樣的效果也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只有用強大的人工光照投射到它們的身上才能看到這種效果。
不是真正的水母
實際上,櫛水母甚至都不是真正的水母,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門(櫛水母動物門,而水母屬于刺胞動物門)。和水母不同,它們在游動時是嘴部朝前的,在此過程中吞食它們的獵物。它們的確也擁有可以抓住獵物的觸觸須,但這些觸須上并沒有水母那樣的刺細胞,而是一些分泌粘液的細胞。但如果你據此就認定櫛水母在進化上相比水母處于劣勢,那么你應該了解以下這一事實,那就是實際上很多櫛水母是捕食水母的,它們會用觸須纏住水母并將其吃掉。對于水母來說,這將是非常恐怖的死亡方式。
一旦有水母被一只幾厘米長的櫛水母的觸須纏住,后者就會迅速將獵物吃掉。漢德克說:“我曾經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一過程,當時我們幾乎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因為那實在太快了。我幾乎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它直接就把獵物吞下去了。”但除了速度極快之外,如果你抓起一只櫛水母,你會發現它實際上極其脆弱,幾乎就像馬上要融化了。
除了捕食水母的種類之外,櫛水母還有很多其他的身體類型和生態分布。有一類櫛水母身體呈圓形,一般被稱作“側腕水母”,它們擁有長長的觸須,捕捉橈足類等小動物為食。另外一些外觀看上去就像一架雙翼飛機,它們游動的樣子讓人想到噴灑農藥的飛機。這類櫛水母沒有長長的觸須,它們的觸須沿著嘴部分布,捉住附近的小生物并吞入口中。另外還有一些種類則進化出了帶有鋸齒的觸須。漢德克表示:“這給人的感覺幾乎就像是一條條的維克羅帶子,所有的牙齒都朝向同一個方向。實際上它們就是用這些鋸齒直接從被它們捕獲的水母獵物的身上切割下一大塊肉來吃的。”
他說:“我用蜘蛛的情況來做比較,有些蜘蛛會使用粘性的蜘蛛網來捕捉獵物,有些則采用伏擊戰術捕捉獵物,櫛水母也是一樣,不同的種類會采用不同的捕食策略。”
櫛水母中甚至還有寄生的種類——至少有一個種類的櫛水母有時候會落入到近乎等同于寄生的狀態下——它們捕食樽海鞘,并試圖整個將獵物吞下。樽海鞘是一種身體透明呈桶狀的類似水母的小生物,當這種櫛水母發現獵物太大,無法整個吞下時它就會直接咬住對方不松口,整個嘴都貼在獵物身體的一側。這跟雄性鮟鱇魚咬住雌性鮟鱇魚的奇特繁殖方式可不同。體型很小的雄性鮟鱇魚一旦遇到體型龐大的雌性就會咬住對方,并逐漸將自己的整個身體與對方的身體融為一體,依靠雌魚提供養分過活,并根據雌魚的指令提供繁殖用的精液,就這樣度過一生。
沒有大腦
這樣復雜多樣的生活方式讓人印象深刻,但還必須記住一點,那就是實際上櫛水母沒有大腦,它們只有神經系統。有趣的是,就在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們發現櫛水母神經系統的發育過程與其他生物存在很大的不同,這一情況甚至可能動搖我們對于生命進化樹的理解。但不管如何,櫛水母這種奇特的生物將長期成為科學家們嚴密關注和研究的對象。
漢德克說:“它們擁有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到亮度的變化,上下的運動,觸碰以及味道的不同。但所有這些并非依靠一個CPU來完成的,它并沒有大腦,相反,它基本是靠著某種連接方式相對簡單的神經網絡完成這一任務的。”
利用這一系統,一只櫛水母可以完成所謂“刻板行為”,比如當感受到有獵物觸碰到觸須時就會本能的轉動身體,以便將獵物吞入口中吃掉。這有點像是某種自動駕駛。
在深海,超過90%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生物熒光能力,會發出微弱的亮光。如果捉住了這樣的獵物,那么它們不斷閃爍的亮光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關注和麻煩。櫛水母自身也會發出藍色或藍綠色的熒光,甚至當遭受威脅時還會噴出煙幕來阻止對方接近。但如果它們吞下了一只不斷閃著光的橈足類,它們透明的身體仍然會帶來一些麻煩。
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很多櫛水母進化出了紅色的內臟甚至完全紅色的身體。在可見光譜中紅光的能量最弱,因此相比能量更高的藍色光,其在水中傳播的距離不會太遠,之所以可以顯示出紅色,是因為它會吸收掉所有其他顏色的光,因此只呈現剩下的紅顏色。可以想象,在沒有光照的深海,如果沒有紅色光照射,它們就會呈現完全的黑暗,無法被察覺。這便是一種脆弱的小生命對深海特殊環境的適應。
丹麥和德國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盡管加勒比箱形水母沒有集中的大腦,但其具有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的能力。這一發現為學習背后的進化和機制提供了新視角,也改變了人們對大腦的基本理......
以色列布勞德工程學院近日發表聲明說,由該校研究人員領銜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從一些水母中提取的黏液可在水中“捕獲”微小顆粒并加速其沉淀,從而較為高效地去除微塑料等污染物質。相關論文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北京8月30日,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29日報道,西班牙科學家通過比較兩種相似水母的DNA,發現了可阻止和逆轉永生水母衰老的基因。研究人員稱,這一基因可能與人類衰老有關,最新研究有望為再生醫學以及治療......
據NewAtlas報道,膠質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癌癥形式之一,在手術切除后往往會復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增強免疫力的水凝膠,可以在手術后注入大腦以清除剩余的癌癥干細胞。膠......
被超軟機器人手指抓住的水母更平靜。圖片來源:《當代生物學》一種形狀類似扁面條的新型機器人能幫助生態數據的收集以一種更輕柔、侵入性較小的方式進行。研究人員表示,相比傳統潛水抓手,被超軟機器人手指抓住的水......
海月水母比其他水母含的卡路里更高。在科考船Skookum發出的隆隆聲中,JenniferPurcell專注地盯著這艘船緩緩地將3米長的浮游生物網拉出美國華盛頓州奧林比亞附近的普吉特海灣。這位海洋生物學......
沒大腦的神奇櫛水母據報道,在陸地上,我們的身邊充滿著各種色彩的生物——色彩斑斕的鸚鵡,艷麗的綠甲蟲,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美麗的生物。但在我們海洋的深處,這里的情況看來要單調的多了——因為到處都漆黑一片,艷......
沒大腦的神奇櫛水母據報道,在陸地上,我們的身邊充滿著各種色彩的生物——色彩斑斕的鸚鵡,艷麗的綠甲蟲,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美麗的生物。但在我們海洋的深處,這里的情況看來要單調的多了——因為到處都漆黑一片,艷......
沒大腦的神奇櫛水母據報道,在陸地上,我們的身邊充滿著各種色彩的生物——色彩斑斕的鸚鵡,艷麗的綠甲蟲,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美麗的生物。但在我們海洋的深處,這里的情況看來要單調的多了——因為到處都漆黑一片,艷......
沒大腦的神奇櫛水母據報道,在陸地上,我們的身邊充滿著各種色彩的生物——色彩斑斕的鸚鵡,艷麗的綠甲蟲,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美麗的生物。但在我們海洋的深處,這里的情況看來要單調的多了——因為到處都漆黑一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