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是晴是雨,很多人都會提前看看天氣預報。現在,空氣質量也可以預報了。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自7月1日起,河北省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預警平臺正式對公眾發布信息,實現了全省6項主要污染物未來72小時空氣質量預報和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趨勢預測。
“河北省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預警平臺總投資5082萬元,是目前國內省級最先進的。”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介紹說,“平臺由每秒鐘百萬億次計算速度的高性能計算集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以及3D激光雷達共同組成的灰霾雷達觀測網,以及重污染應急管理評估和視頻會商系統等組成,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專家’,它將為河北精準治霾提供更為科學的數據支撐。”
■可預報未來72小時空氣質量,目前準確率可達70%
“7月5日石家莊市AQI為60~90,空氣質量為良。7月6日為70~100,空氣質量為良。7月7日為80~110,空氣質量為良到輕度污染。以上3天主要污染物均為PM2.5。”
這是記者7月4日在河北省環保廳官網上點擊“河北空氣質量預報”系統,查詢到的未來3天石家莊市空氣質量預報結果。
“不僅僅是未來幾天的空氣質量情況,預報預警能精確到每個小時。你看這個曲線圖就是石家莊市未來72小時每一小時濃度的預報結果,繪成一條直觀的曲線,大家可以根據預報結果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時間。”打開電腦上的發布系統,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工程師張良向記者介紹說,“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您計劃明天上午去跑步,可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發布系統卻顯示,明天上午7點~10點,AQI指數比較高,而下午5點以后的污染濃度比較低,這樣您就可以根據預報情況調整跑步計劃。”
空氣質量預報準不準?對此,張良解釋說:“一般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在80%左右,而空氣質量預報要結合氣象因素,目前能達到的準確率大概在70%,AQI值誤差在15上下,可能有時候會差一個等級,但肯定不會跨過兩個等級。隨著系統持續穩定運行,數據采集量增大,準確率還會有所提高。”
據了解,目前,河北發布的是11個設區市和兩個省直管市未來3天的空氣質量預報情況,隨著更密集的網格化監測點的布設,未來河北對空氣質量的預報還會精細到縣甚至街區。公眾可通過登錄河北省環保廳網站查詢預報情況,也可以下載手機APP“河北省AQI在線”隨時查看。
■經過8小時運算,人工訂正后發布預報預警信息
在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一座新建的二層建筑里,一套高性能計算機集群正在飛快運轉。一間60多平方米的房子,幾乎被它占去了全部空間。王曉利介紹說:“它的計算速度為每秒鐘百萬億次,是河北省運算速率最快的、僅次于國家級的計算機集群。”
如果說高性能計算機集群是河北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的“超級大腦”的話,那么布控在二樓的灰霾雷達觀測網以及排放清單處理系統等則成了“手”和“眼”,他們承擔著給“超級大腦”搜集信息、匯總數據的功能。
“你看,這個是測風雷達,這邊是測溫雷達,還有這個3D激光雷達,這些設備再加上我們在省界布設的測塵小雷達,初步組成了河北的灰霾雷達觀測網。這些雷達可以通過激光打到高空150米~5千米的范圍,不但能觀測高層的PM10、PM2.5等污染物,還能通過監測城市上空的逆溫層,預判污染物未來的累積情況。”王曉利介紹說,“我們過去測的塵都是地面的,但是并不知道高空的情況。現在有了這些雷達,結合溫度和風就能觀測到高層灰霾的流動和傳輸情況了。”
“除了看得見的硬件設施之外,我們的平臺還有著先進的軟件系統,比如我們建成了由4個數值模式和兩個統計模式組成的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系統。”張良介紹說,“有了硬件對實時數據采集計算,軟件系統再結合源清單及氣象數據,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及空氣質量預報模式,就可實現對未來空氣質量的預報預警了。一般來說,我們的工作人員每天零點下載數據,通過模型運算,早晨8點左右就有初步結果。這個結果還需要根據各地的監測信息和歷史數據進行訂正,最后再對外發布。”
■系統自帶源解析功能,可提前對重污染應急管理進行評估,選出最優應急方案
過去應急是重污染天氣出現了才緊急啟動預案,這時污染已經累積到了一定程度,一方面削減污染高峰效果不明顯,另一方面也讓停限產企業措手不及。此外,往往是一個應急預案從年初執行到年尾,針對性不強。
“現在,這些弊端有了解決辦法。首先,我們可以通過預報預警系統知曉未來3天的空氣質量,遇到重污染天氣時,就有充足的時間做應對了,也可以盡早通知相關停限產企業做好準備。”王曉利說,“其次,也是最為重要的,這套系統自帶源解析功能,可查看污染物的污染軌跡,它可以對重污染應急管理進行評估,這個評估功能在全國是第一次使用。以后,河北省就能根據每次重污染天氣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應急措施,這也是我們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管理的落腳點。”
“在重污染預警發生后,這套系統可根據來源追因分析結果,通過多種情景模擬篩選出最佳應急方案。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我們通過預判A方案減排的效果不能達到理想結果,我們就要對減排措施進一步調整、優化,形成減排力度更大的B方案來執行。而在達到同等減排效果的方案中,我們又可以選擇社會成本最小的方案來執行。此外,還可以通過預報的主要污染物來選擇應急減排的停限產行業企業等,實現精準治霾。”王曉利介紹說,“這也意味著,今后河北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上,將更有針對性和更科學,不像過去,一個方案從年初執行到年尾,每次都一樣。”
據了解,河北省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預測的結果會推送給省內各市,京津也共享信息。有了這套系統,可以評判區域污染物的跨界輸送及不同地區和城市對污染的貢獻,將為預警決策、科學治理空氣質量以及開展區域聯防聯控提供支撐。
生態環境部今天(17日)上午舉行例行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監測數據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呈現“三個向好”的特點。“三個向好”首先是空氣質量穩中向好。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
世界氣象組織7日發布報告稱,預計本世紀熱浪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將增加,進而導致野火增多,可能會使空氣質量惡化,危害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這是7月2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里波薩縣拍攝的被燒毀車輛。新華社......
北京8月3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31日通報7月中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顯示,山西太原、陽泉、晉中入列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前三位。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顯示,7月,168個重點城市中,海口、黃山、......
北京8月30日,30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實施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7.5%。......
2022年8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質......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22日通報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339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4.6%。當日通報全國重點城市排名顯示,1月至6......
中新網6月18日電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18日向媒體通報了2022年5月和1—5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5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2%,同比下降2.......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21年,河北省及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進入5.0以下階段,同時,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進入70%以上階段。由于產業結構偏重等原因,河北曾面......
5月11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1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全面展示了北京市2021年生態環境狀況的向好趨勢。2021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地表水水質持......
中新網昆明4月22日電(記者繆超)自然資源部高原山地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與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實驗室22日在云南昆明揭牌。該實驗室將朝著“立足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特色鮮明、創新優勢突出、西部一流、國內領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