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無法對蛋白實現擴增,因此在單細胞多組學的研究中,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是最具挑戰的研究,近年來已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除了質譜儀檢測靈敏度的提升,在前端取樣、預處理和分離方面的巨大進步是重要因素,這和微流......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郁金泰、毛穎團隊與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程煒、教授馮建峰團隊合作,全面繪制了人類健康與疾病蛋白質組圖譜,并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方法構建了疾病診斷預測模型以及發......
“一個新術式從它的第一例臨床實踐到最后被廣泛推廣,一般需要5-10年的周期。我們團隊從2017年6月開始做第一臺手術,至今大概做了100多例。對這個術式來說,可能需要10年‘爬坡’,才能被廣泛接受。我......
近日,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種子項目”名單公布。記者獲悉,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何懿團隊申報的項目——類風濕關節炎隊列的“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研究獲得資助。據了解......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聯合多個研究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發表了題為:TheIARCPerspectiveonAlcoholReductionorCessatio......
2012年12月,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的一項最新研究中,實時在線檢測呼氣質譜儀成為了診斷食管癌的新工具。這項技術與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的合作,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這項呼氣檢測技術的優勢在于其......
XpresysLung作為IDH公司的診斷產品,給肺部結節患者帶來福音,該方案利用血液蛋白質組學技術針對組學水平下挖掘出來的潛在標志物進行進一步篩選,并利用算法在實際樣本中學習,最終挖掘出13個bio......
近日,中山醫院胸外科譚黎杰、尹俊教授團隊聯合華大基因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Medicine》(《自然·醫學》)(2022影響因子JIF=82.9)發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體免疫新輔助......
蛋白質作為功能的直接行使者,已經被科研工作這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中,目前蛋白組學有很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在各個領域及期刊上發表,其中也不乏CNS在內的頂級期......
我國的食管癌患者約占每年全球新發病例的54%,但整體預后欠佳,嚴重威脅民眾的生命健康。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食管癌首席專家劉孟忠團隊完成了一項前瞻性II期臨床研究(EC-CRT-001),研究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