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氣層稀薄且靠近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火星比地球更容易受到隕石的撞擊。近日,在“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對火星的這一特征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綜合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研究人員當地時間9月19日報告稱,“洞察”號探測到4顆隕石撞擊火星產生的地震波和聲波,然后計算出它們留下的隕石坑的位置,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地方進行此類測量。
研究人員描述了4顆隕石的基本情況。一顆在2020年著陸火星,另外三顆在2021年著陸火星;它們的尺寸相對適中,重量約200公斤,直徑約50厘米,留下的隕石坑寬約7.2米。它們的著陸地點距“洞察”號位置約85公里至290公里之間。其中一顆著陸后爆炸成至少三塊碎片,每塊碎片都留下了自己的隕石坑。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分析了一塊來自約46億年的古老隕石,發現該隕石形成時存在的鋁-26(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在太陽系分布不均勻。該發現增進了人們對早期太陽系的理解,或能改進確定非常古老隕石年齡時......
《自然·通訊》29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分析了一個約46億年的古老隕石ErgChech002,2020年人們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ErgChech地區發現了這枚隕石。結合此前發表的數據,人們發現隕石形成時存......
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太空巖石穿透地球的大氣層,作為隕石撞擊地面。這些彗星和小行星的碎片可以落在任何地方,但最經常被發現的是在開闊的地形上,如非洲的沙漠和南極的藍冰,在那里隕石發黑的外表會很突出。黑美人,......
一輛接一輛的火星車,讓美國宇航局(NASA)對火星的探索走向高峰:十年內,一項耗資數十億美元的任務,將把目前由“毅力號”火星車收集的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但之后呢?據《科學》報道,3月29日,NASA火星......
據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檢查18顆不同來源的隕石發現,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可能擁有遙遠的起源,其中一些化學物質構成了生命的基石。研究發現,地球上大約一半的揮發性元素......
據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檢查18顆不同來源的隕石發現,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可能擁有遙遠的起源,其中一些化學物質構成了生命的基石。研究發現,地球上大約一半的揮發性元素......
12月21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以下簡稱“洞察”號)退役,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任務。“洞察”號于2018年登陸火星,已經在這顆紅色星球收集了4年多的地震活動數據,......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陽能電池板積聚大量灰塵,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電池電量耗盡,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務畫上句號。“洞察號”于2018年登陸火星,是......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陽能電池板積聚大量灰塵,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電池電量耗盡,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務畫上句號。“洞察號”于2018年登陸火星,是......
中新網金華12月17日電(董易鑫陳好)15日晚,浙江多地市民觀測到火流星,這顆燃燒并發出強烈光亮的流星有部分碎塊落在了該省金華市浦江縣檀溪鎮,分別被城頭、寺前、毛店三個村的村民撿到。“有很明顯的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