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探測器發現4顆撞擊火星的隕石
由于大氣層稀薄且靠近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火星比地球更容易受到隕石的撞擊。近日,在“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對火星的這一特征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綜合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研究人員當地時間9月19日報告稱,“洞察”號探測到4顆隕石撞擊火星產生的地震波和聲波,然后計算出它們留下的隕石坑的位置,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地方進行此類測量。研究人員描述了4顆隕石的基本情況。一顆在2020年著陸火星,另外三顆在2021年著陸火星;它們的尺寸相對適中,重量約200公斤,直徑約50厘米,留下的隕石坑寬約7.2米。它們的著陸地點距“洞察”號位置約85公里至290公里之間。其中一顆著陸后爆炸成至少三塊碎片,每塊碎片都留下了自己的隕石坑。......閱讀全文
“洞察”號探測器發現4顆撞擊火星的隕石
由于大氣層稀薄且靠近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火星比地球更容易受到隕石的撞擊。近日,在“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對火星的這一特征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綜合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研究人員當地時間9月19日報告稱,“洞察”號探測到4顆隕石撞擊火星產生的地震波和聲波,然后計算出它們留下的隕石坑的位置
美國宇航局宣布放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
美國宇航局官網消息,由于機遇號探測器在2018年6月遭受了嚴重的火星沙塵暴,地球無法恢復與它的通信。當日,美國宇航局宣布放棄“機遇號”。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負責人約翰·卡拉斯表示,工程師們進行了一千多次恢復操作,仍無濟于事,“我們已經嘗試所有合理的努力,我們確定接收信號的可能性
“洞察”號聽到火星風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在火星上著陸的“洞察”號探測器首次捕捉到“火星風”的聲音。 12月1日,“洞察”號火星探測器上裝載的傳感器在艾利希平原上捕捉到一種由風引起的振動發出的低沉的隆隆聲,估計風速在每小時10到15英里(每秒5到7米)之間,方向則是從西北到東南。這與在軌道上觀測到的該著
洞察號“洞察”到火星地下200米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分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洞察號探測器正在采集火星地震數據,此次獲得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地下約200米深處的次表層影像,可知熔巖流之間夾著一層淺淺的沉積層。研究結果增進了人們對火星地質歷史的進一步認識。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可被視為先前大獲成功的鳳凰號探
美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著陸-人類探測火星有多難
“洞察“號采用降落傘+緩沖發動機反推+著陸腿的方式在火星著陸示意圖 新聞背景 經過逾6個月的飛行,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終于將在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然而,它要經歷“恐怖的7分鐘”,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 像其它火星著陸器一樣,“洞察”號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
再見“洞察”號
12月21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以下簡稱“洞察”號)退役,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任務。 “洞察”號于2018年登陸火星,已經在這顆紅色星球收集了4年多的地震活動數據,電力耗盡,無法再與地球上的操作人員聯系。 “洞察”號的任務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使用搭載的地
美探測器十年火星照片:壯觀隕坑寬20公里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奧德賽”探測器自2001年進入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以來,已經對其進行了近10年的觀測,下面是該探測器拍攝的部分火星圖片。 1.宏偉壯觀的火星隕石坑 宏偉壯觀的火星隕石坑(圖片提供:NASA/JPL-Caltec
美國“洞察”號首次探測到沿火星表面傳播的震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96.shtm 當地時間10月2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表示,“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來的數據顯示,火星探測器首次探測到沿火星表面傳播的“火星震”震波,而不是更深層的震波。
美國航天器探測到迄今火星遭遇的最強隕石撞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24.shtm 美國兩架航天器捕捉到有記錄以來火星遭到的最強隕石撞擊。這次撞擊在火星留下直徑近150米的隕石坑,暴露出火星地表以下大塊水冰。 據美聯社報道,撞擊發生在去年12月24日,在火
NASA洞察號將首次探測火星內部
NASA的下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已于北京時間5月5日晚上7:05準點發射。一個多小時后,星箭分離成功,一切順利,發射圓滿成功。這是NASA第一次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深空探測器,而之前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 搭載洞察號的宇宙神5號火箭點火。 來源:NASA TV 洞察
美國史密斯研究所教授解密好奇號著陸點選擇
漫游者在火星上留下的痕跡 11月25日,美國宇航局探測車計劃火星科學實驗室(MSL)好奇號將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出發,為美國下一個十年的火星探測項目拉開序幕。 日前,記者對好奇號著陸點選擇聯合主席、美國史密斯研究所地球行星研究中心教授John Grant進行專訪,揭開了好奇號著陸點
“洞察”號火星測溫受阻-原因仍未查明
美國航天局21日報告說,“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的溫度測量裝置此前在火星測溫受阻,作業暫停近三周以來,任務團隊仍未查明下探測溫受阻的原因。本月底,可能進行新一輪下探測試,多方面查找故障原因。 這部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提供的測溫裝置由“洞察”號帶上火星,放置在火星表面,以測量火星“體溫”及內部熱流動。
“洞察”號揭示火星平原地質歷史
根據《自然—通訊》11月24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InSight)任務采集的地震數據,科學家獲得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地下約200米深處的次表層影像,進而發現熔巖流之間夾著一層淺淺的沉積層。該研究結果增進了科學家對火星地質歷史的進一步認識。“洞察”號著陸器于2018
美探測器發現火星年輕隕石坑內存在水冰
?這張圖片拍攝位置位于火星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圖像中間位置可見一個直徑約6米的隕石坑,里面有亮色物質,在這張偽彩色圖像中呈現藍色。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正從火星軌道不斷發回這顆紅色行星的最新圖像。在最近的一些圖像中,一個年輕的隕石坑引起
美國見證隕石撞擊火星全過程
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著陸器可能已經有了它最后的歡呼。研究人員了解到,著陸器于2021年12月24日在火星的Amazonis Planitia地區探測到的一次火星地震實際上是一次流星體撞擊--這是任何任務首次目睹火星上形成一個隕石坑。科學家們在查看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前后照片時發現
“洞察號”記錄火星上的流星體撞擊
一項研究指出,NASA“洞察號”陸器探測到了火星上由流星體撞擊事件引起的地震波,并由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將其源頭追溯到相關的、新形成的撞擊坑。該研究首次探測到另一個星球上由撞擊產生的地震波和聲波,且發現了相關的源撞擊坑。相關成果9月19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高速流星體的大氣進入和表面碰
美“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將于年底關閉
在經過3年的科學工作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即將走向“終結”。 5月17日,NASA宣布,由于太陽能電池板上聚滿灰塵,“洞察號”將于7月結束工作,并預計在今年年底徹底關閉。 “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于2018年5月發射,
黎明號發現灶神星表面含水礦物跡象
這是灶神星表面瑪西亞隕擊坑的立體圖,這里保存有最壯觀的坑洼地形。這項發現是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重要考察成果之一 這種在灶神星上發現的坑洼地形早前在火星上就已經被觀察到 這張圖像同樣是根據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數據構建而成,顯示的是在灶神星表面
美宇航局探測器拍到火星旋風照片
火星塵卷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6月15日拍攝到了一張火星表面旋風的照片。這些旋風又被稱為塵卷,是一種小型的旋轉上升氣流,含有灰塵或沙子。 在圖片中心可以看到螺旋前進的塵卷。除此以外,還可以在圖中左上角看到塵卷投下的
美國發射“好奇”號新一代火星探測器
美國東部時間26日10時02分(北京時間26日23時02分),核動力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搭乘一枚“阿特拉斯-5”型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 作為新一代火星探測器,“好奇”號重達1噸左右,體積相當于一輛小型轎車,是迄今為止設計最為精密的火星探測器。與美國航天局此前發射
歐洲探測器拍攝到火星古代湖泊遺跡
火星埃伯斯瓦爾德隕石坑(圖中右側較小的那個),科學家們認為過去這里曾經充滿湖水,圖像左側巨大而明顯的隕石坑是霍頓隕石坑。 ?古代沖擊三角洲的遺跡 北京時間9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們近日表示,在火星軌道運行的探測器已經找到證據顯示火星表面的一個巨型隕石坑曾經是
“毅力號”火星探測稱取樣難
據外媒7月4日報道,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正在對杰澤羅隕石坑的河流三角洲地區進行勘測。美國宇航局表示,本次勘探的任務很艱巨,探測器要在該地區采集一些巖石樣本,并計劃從這些樣本中提取并找到曾經存在過生命的證據。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學生合作者丹尼斯·巴克納(Denise Buckner
機遇號在火星發現形狀怪異黑隕石
“機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發現一塊形狀奇特的黑色巖石 科學家認為這塊巖石是一塊隕石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美國宇航局的“機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發現一塊形狀奇特的黑色巖石,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一塊隕石。 7月18日,“機遇”號火星車的操作人員通過該車發回的圖片,在“機遇
“洞察”號火星車告別前的“史詩級”發現
?“洞察”號火星車? 圖片來源:NASA 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研究火星地震的火星車即將“死去”。 最近一場火星風暴使灰塵覆蓋了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也就遮擋了電池充電所需的大部分陽光。為節省能源,任務控制人員目前正在間歇性地運行火星車地震儀。幾周后,“洞
一周精彩太空照-魚眼相機捕捉幻日環
北京時間10月14日消息,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公布了過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這些照片集中展現了美國宇航局與其他國家航天局最新拍攝的新月形火星沙丘、幻日環及“恒星搖籃”等壯觀景象。1.麒麟座“恒星搖籃”? 麒麟座“恒星搖籃”(圖片提供: J. Emerson, VISTA/
紅色星球上,地震波講故事
火星上的洞察號著陸器的藝術插圖。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科柏洛斯槽溝地區的裂縫。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從地質意義上來看,火星已經“死”了。 這顆星球上到處都是火山,有些地方還有古老的熔巖流。但這個寒冷、貧瘠的星球似乎早已失去了如其名字一樣的熱
一周太空圖片精選-哈勃拍神秘山氣體塵埃柱
北京時間4月28日消息,據《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宇航局又公開了一些太空圖片,其中既有哈勃拍到的“神秘山”,也有火星上裸露的冰。 1.哈勃的神秘山 ? 哈勃的神秘山 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拍到的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一個被稱作神秘山的氣體塵埃柱。為了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升
NASA毅力號拍全景照-360度展現火星樣貌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在登陸火星不到一周的時間里,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已經發回了許多影像。當地時間24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毅力”號火星車在登陸地點拍攝的壯觀全景照。 當地時間2月24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張Jezero隕石坑的邊緣影像,這是“毅力號”火星車拍攝的36
45億年了,火星將進行首次“體檢”
“洞察”號進入最后測試 準備鉆探紅色星球“洞察”號火星車在紅色星球上工作的模擬圖。圖片來源:NASA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未來主義新聞網近日消息稱,NASA下一個火星車——“洞察”號已進入最后測試階段,最早于今年5月發射。該探測器有能力鉆探火星,幫助人類“洞察”其內部地質結構
紅色星球上,地震波“講述”新的故事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從地質意義上來看,火星已經“死”了。 這顆星球上到處都是火山,有些地方還有古老的熔巖流。但這個寒冷、貧瘠的星球似乎早已失去了如其名字一樣的熱情。最新研究顯示,火星可能不是人們認為的地質死亡世界,因為科學家在其地下發現了巖漿的跡象。 此外,自第一臺望遠鏡眺望火星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