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濟南市環保局獲悉,9月中下旬起,濟南市將正式對外發布空氣質量預報,成為山東省首個發布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下的空氣質量預報的城市。
據介紹,濟南市將參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對未來24小時濟南市六項污染物的七項污染指標(SO2、NO2、CO、O3一小時、O3八小時、PM10、PM2.5)的濃度進行預測,并發布明日濟南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內容包括首要污染物類別、空氣質量指數級別、空氣質量指數類別、對健康影響情況及建議采取的措施。
環境空氣質量預報以官方網站、微博、電子郵件和傳真形式,由濟南市環保局與濟南市氣象局聯合發布。發布時間為每天下午16點左右,將對外發布明日(1:00-24:00)濟南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
據了解,每日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由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與濟南市氣象臺聯合完成。雙方在每日工作中各設置正、副預報員兩名,建立聯合值班會商制度。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提供未來24小時的環境空氣污染項目的初步結果,濟南市氣象臺負責提供未來氣象預報的結果,環境空氣質量預報發布信息需要由雙方預報員確認后,雙方聯合發布。
濟南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由于社會經濟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濟南市正經歷由過去比較單一的大氣污染向大氣復合污染快速轉變,以PM2.5、O3(臭氧)為特征的區域性復合空氣污染日益突出,污染源排放及其影響的地域跨越了城市甚至省際的行政邊界,總體呈現出區域性和二次污染日趨顯著的特征,這種以PM2.5和O3為代表的二次污染已逐漸成為阻礙濟南空氣質量改善的主要瓶頸。為解決濟南大氣灰霾、為實現污染總量控制、環境整體優化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基礎,預防和減緩濟南市的大氣重灰霾事件,減輕重污染天氣對廣大市民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的長期改善目標,濟南市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勢在必行。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生態環境部12日發布,今年上半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1.4%,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2.6%,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至6......
今年以來,淮北市杜集區生態環境分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有序推進,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并積極開展三項專項治理(道路揚塵專項治理、渣土運輸專項治理、餐飲油煙專項......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藍天保衛戰十年,大氣治理幾乎沒有放松的時候。2013年9月,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界簡稱“大氣十條”)啟動,這是我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明確......
藍天保衛戰十年,大氣治理幾乎沒有放松的時候。2013年9月,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界簡稱“大氣十條”)啟動,這是我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明確......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董光輝團隊聯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于云江團隊等,揭示了大氣污染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癥(ADHD)患病風險的粒徑效應,有望為大氣顆粒物控制管理政策和兒童健康政策的......
“與我們傳統的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點,當前的工作基礎依然薄弱,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時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觀......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植物在清除家中、學校或工作場所的有毒、致癌污染物方面是多么有效,這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你呼吸的空氣更加清潔。鑒于人們在家里、學校或工作場所花了90%的時間在室內,我......
“今年,我國面臨著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的雙重壓力,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嚴峻。”28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他表示,將通過工程減排、企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