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15 17:33 原文鏈接: 浙江大學發表肝癌研究新進展

      肝癌是一種預后很差的常見惡性腫瘤。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每年約有11萬人死于這種疾病。肝細胞癌(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 也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盡管HCC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其預后情況仍然很差。

      此前有不少研究顯示,激酶信號傳導的失調會促進HCC。浙江大學醫學院和美國加州希望城國家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在人HCC和小鼠HCC模型中鑒定了調控基因表達改變的激酶。他們在Oncogene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CAMK2γ在肝細胞癌發生中起到的作用。文章通訊作者是希望城國家醫學中心的黃文棟(W Huang)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徐榮臻(R Xu)研究員。黃文棟教授也是浙江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的兼任教授。

      研究人員用化合物誘導小鼠發生肝癌,發現CAMK2γ?/?小鼠的肝癌比野生型小鼠嚴重得多。研究表明,CAMK2γ刪除會增強mTORC1靶標的肝激活,進而導致肝細胞增生。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可以有效減弱CAMK2γ?/? 肝臟的這種肝細胞增生。研究人員還揭示了CAMK2γ在肝癌發生過程拮抗mTORC1激活的分子機制。

      低氧微環境是HCC侵襲和轉移的強大推動力。眾所周知,HIF-1α(低氧誘導因子)是低氧應答的關鍵轉錄調節子,能夠誘導多個靶基因表達,涉及HCC轉移的不同階段。鑒定這些靶基因對于理解HCC轉移的分子機制至關重要。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的研究團隊在HCC中鑒定了HIF-1α的重要靶基因,為HCC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靶標。(更多詳細信息參見: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攜手發表肝癌新成果)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在細胞增殖、細胞分化和血管生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在HCC中鑒定了一個異常剪接的FGFR3轉錄本,并將其命名為FGFR3Δ7-9。他們在Cancer Research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FGFR3 mRNA的錯誤剪接在HCC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望成為HCC治療的新靶點。(更多詳細信息參見:上海交大權威期刊發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是維生素B3的一種衍生物。科學家們證實,補充這種物質能夠阻止小鼠肝癌的發展,誘使腫瘤退縮。他們建立了首個能真實重現HCC發展的小鼠模型。研究顯示,在HCC初期的DNA受損階段,富含煙酰胺核糖的飲食能夠為小鼠提供保護。而且這樣的飲食對于已經患上HCC的小鼠也有療效。(更多詳細信息參見:Cell子刊:改變飲食可以治療肝癌?)

      作者簡介:

      徐榮臻 醫學博士,浙江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1991 浙江醫科大學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01 浙江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2001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2009-2010 美國City of Hope 國家醫學中心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浙江分會血液學會委員,國際輸血和血液學雜志編委.

    相關文章

    科學家研發出預測肝癌復發的“肝癌免疫預警系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孫成研究組與合作者開發出全新的“肝癌免疫預警系統”——TIMES評分系統。TIMES評分系統如同腫瘤免疫的“天氣預報”,可以提前判斷肝癌是否會復發,為醫生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決策。腫瘤宛若......

    肥胖等代謝風險因素成全球肝癌新“推手”

    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研究團隊通過對全球肝癌流行病學進行系統分析,發現肝癌的致病因素正在發生重要轉變,其中代謝性風險因素的威脅日益突出。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于《癌癥生物學與醫學》。研究者利用全球疾病負擔研......

    全球首例T細胞療法治療乙肝相關肝癌獲臨床試驗突破

    近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杜順達教授團隊為一名乙肝相關肝癌的晚期患者進行了特異性T細胞免疫治療并長期隨訪觀察。據悉,這是全球首例乙肝特異性T細胞療法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

    登上Cell子刊:熱景生物開發基于細胞外囊泡miRNA的早期肝癌液體活檢技術

    肝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到2025年將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約占所有原發性肝癌的85%。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之低,只有約18%的患者在確診后能......

    樊嘉:中國超八成肝癌與乙肝有關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樊海明:如何“從1到無窮大”是我最關心的問題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釔90微球選擇性內照射治療”助力肝癌降期

    年逾七旬的包奶奶(化名)被診斷為肝癌晚期,肝臟右側巨大腫瘤合并門靜脈右支癌栓以及左側肝臟子灶,惡性程度非常高,治療效果不容樂觀。記者9日獲悉,面對無法手術的患者,上海肝外科專家袁聲賢教授團隊探索為其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政函〔2024〕9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進一步提高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化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維護患者健康權益,我委組織對《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

    JAMANetwOpen:實時導航技術或能作為治療人類肝癌的有用工具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AMANetworkOpen上題為“IntegratingNavigation-AssistedAblationintheLocoregionalTreatmentofHep......

    圣諾醫藥發表論文,揭示多肽納米顆粒遞送雙重siRNA,增強肝癌治療效果

    研究結果為進一步探索STP707用以治療肝細胞癌及其他實體瘤,以及STP707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聯合療法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近日,圣諾醫藥(Sirnaomics)的研究人員在NARCancer期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