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深灰或白中帶粉的身軀,輕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線,帶起晶瑩的水花,嬉戲間臉上掛著俏皮的微笑。
圖片來源于網絡
5月8日,我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人們將視線投向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國際稱印度太平洋駝背豚)。
從曾經終年可見到僅存4000余頭,相關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近岸河口生態系統食物鏈金字塔尖的生物,白海豚這一生態系統指示物種的“落寞”,也給圍填海等涉海工程敲響了警鐘。
“那年春天的清晨,我正在伏案疾書,樓里一陣雀躍,‘快看!白海豚!’‘哇,有3頭!’只見人們拉長了脖子往窗外湊。”多年后,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三所)工作人員莊黃騰仍難以忘懷與白海豚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邂逅。
白海豚屬于鯨類的海豚科,是與大熊貓、華南虎屬同級別的珍稀瀕危物種。
莊黃騰生活的城市地處廈門灣,白海豚曾終年可見。上世紀90年代,在海洋三所研究員黃宗國的帶領下,科研人員對廈門海域白海豚的數量進行大規模摸底調查。數據顯示,該海域白海豚的數量僅60頭左右。
為深入了解我國白海豚分布情況,2010年,海洋三所王先艷博士和同事輾轉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沿海,通過咨詢漁民、目視觀測、拍照、聲學方法等手段,開展了我國首次比較全面的白海豚分布調查,基本勾勒出白海豚分布圖。
“目前正在開展的白海豚全國普查,將進一步摸清不同種群的數量。”但王先艷估計,即使在種群最多的珠江口海域,白海豚的數量也僅為2500頭左右。
作為近岸河口地區生活的物種,中華白海豚的分布水深一般不超過25米,5—25米水深的河口海域是它們最喜歡的生活環境。
遺憾的是,該區域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合。
各種海洋開發活動和增加的航運船舶,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白海豚的生存空間,這被認為是導致白海豚數量驟減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填海圍墾、港口航道、海底隧道爆破……近岸河口地區的涉海工程,已永久侵占了廈門灣120平方公里的白海豚棲息地。噪音、污染不僅讓白海豚逐漸失去“安全感”,甚至變得警惕、閃躲。
野外調查時,王先艷發現,有的海豚個體背鰭被螺旋槳打掉了,有的上顎或者下顎被打掉了,有的周身傷痕累累。
從2009年開始,海洋三所聯合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等單位,通過調查跟蹤,建立起了廈門灣中華白海豚個體識別數據庫。
2011年,全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在廈門建立。
“要保護白海豚,關鍵是加強對其棲息地的保護,特別是要加強涉海工程對白海豚及其棲息地的影響評價。”王先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自己正在開展的一項工作,是以現有的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條件為基礎,根據廈門灣現有的漁業資源及空間分布,開展廈門灣白海豚承載力調查,并通過微塑料、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監測,全面評估白海豚及其棲息地環境的健康狀況,為保護白海豚提供基礎數據資料。
長江江豚和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均為生活在我國境內的珍稀水生哺乳動物(小型鯨類),為守護這些“水中國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鯨類研究團隊聯合多家保護區和研發單位,建成了覆蓋內河和近海......
或深灰或白中帶粉的身軀,輕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線,帶起晶瑩的水花,嬉戲間臉上掛著俏皮的微笑。圖片來源于網絡5月8日,我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人們將視線投向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國際稱印......
或深灰或白中帶粉的身軀,輕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線,帶起晶瑩的水花,嬉戲間臉上掛著俏皮的微笑。圖片來源于網絡5月8日,我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人們將視線投向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國際稱印......
《中國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試行)》第二條:健康的維持、疾病的發生與多種環境因素相關。世界衛生組織經研究提示影響個人健康和壽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學因素占15%、環境因素占17%、衛生服務因素占8%和生活方......
在人類社會,老年性耳聾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多數人的聽覺能力尤其是高頻聽覺能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那么,這一現象是人類所特有還是普遍存在于其它哺乳動物包括海洋哺乳動物之中呢?科學家已經注意到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