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新能科(300072)(300072.SZ)與SK Energy International進行了座談交流,進一步展示了公司技術硬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在國內,隨著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的開展,二代生物能源發展正迎來機遇期,海新能科作為國內烴基生物柴油產能最大的上市公司,長期來看有望持續受益于國內國際范圍的碳中和進程。
與國際大廠達成合作
據海新能科方面消息,近日,韓國SK Energy International一行五人到訪海新能科,雙方就深化交流合作,共謀發展新篇章進行座談。資料顯示,SK Energy International隸屬韓國第二大集團企業SK集團,后者業務涵蓋能源化工、信息通信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加速布局全球綠色能源產業。
在座談中,SK與會人員圍繞SK集團的業務布局、主營產品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了介紹,充分展現了SK集團在多領域的合作潛力,表示期待雙方深度挖掘合作方向,加強探索雙方合作機制,共謀發展。
海新能科副總經理兼生物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吳永濤表示,海新能科面向生物能源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在打通合作通道、開拓海外市場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希望海新能科與韓國SK Energy International能夠在生物燃料及其他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
海國投集團總經理兼海新能科董事長于志偉表示,海新能科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以成熟技術實力打造優質可靠產品,要聚焦雙方合作的契合點,積極推進合作步伐;要發揮好海新能科全鏈條優勢,挖掘生物能源方面多領域的合作機會,探索產業相融更多潛能;要以戰略視野持續迭代合作模式和發展路徑,加強在戰略規劃、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溝通與協作,積極構建雙方共贏的合作機制
共同把握時代機遇
據了解,韓國現行可再生燃料標準規定柴油需按一定比例混合生物柴油,這一混合比例最初設定的目標值為5%,并計劃在2030年上調至8%,這將為雙方深度合作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
此次拜訪交流也是海新能科二代生物柴油產品在國際范圍內得到認可的具體表現。自1997年成立以來,海新能科始終致力于可持續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特別是在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發與生產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公司的二代生物柴油產品以其環保、高效的特點在歐洲市場上獲得了廣泛認可。
系列優勢也兌現在業績上,過去的2023年,海新能科生物柴油銷量增長超74%。眼下隨著低碳環保的意識持續深入,生物能源細分領域迎來利好,海新能科的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技術進步助力行業快速發展
具體來看,據了解,生物柴油是指以動植物油脂為主要原料生產的液體可再生燃料;二代生物柴油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有助于實現能源多樣化。有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市場規模約1633億元,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接近1815億元。
市場規模可觀的同時,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也正促進行業快速發展。據智研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報告,在利用酶催化反應合成的傳統生物柴油基礎上,具備高效率、低能耗、環境友好等多重優點的新一代酶促生物柴油已出現。生物精煉技術也更多地應用到生物柴油的生產中。
另外,生產原料的日益多樣化也為生物柴油的更大范圍的應用打下基礎。以上述二代酶促生物柴油為例,這類生物柴油可以使用非糧食生物質作為原料,如木材、秸稈等,通過酶催化反應將其轉化為生物柴油,具有更廣泛的原料選擇范圍,并且可以避免對糧食資源的過度依賴。另一類酶促生物柴油微藻生物柴油利用微藻作為原料,通過酶催化反應將其轉化為生物柴油。微藻生物柴油具有高生產效率和較低的土地需求,也被認為是一種潛力巨大的酶促生物柴油類型。
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宣教中心消息,受原料供給能力的限制,生物柴油的體量在能源中占比小。因此隨著上述新一代酶促生物柴油的發展,這一原料供給限制對生物柴油體量的影響或能得到解決。
政策面“暖風”頻吹
除了產業端積極信號不斷,政策規劃上的利好也讓市場對生物柴油的發展提速充滿信心。例如美國曾發布《可再生燃料標準》(RFS)等政策,強制要求在交通燃料中混合生物柴油;2023年7月,美國方面對這一標準進行了更新,確定了2023年至2025年可再生燃料標準(RFS)中纖維素生物燃料、生物質柴油、高級生物燃料和全部可再生燃料的適用數量要求和百分比標準。顯示其國家層面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的進一步努力。
在國內,2022年國家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規劃》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先進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點領域替代推廣應用、建立生物質燃燒摻混標準、積極開展生物柴油推廣試點,推動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轉型。
2024年4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的通知》,政策逐步落地,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進程持續向前。同樣顯示出政策驅動型產業特點、并呈現出積極發展態勢的還有航煤領域。
眼下,生物柴油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正在迅速增長。據海新能科在一次投資者交流上介紹,航空煤油是用于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指以動植物油脂或農林廢棄物等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燃料,也稱生物航煤,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55%至92%,被全球航空業視為能否實現減排突破的關鍵。
海新能科通過分析大陸地區2021年到2035年的國際航線航煤消費量預計,中國這15年間累計航煤消費增量可達8.2億噸,其中國際航線航煤消費量占比屆時將由目前的30%提高到40%~45%。根據CORSIA實施方案,由此產生的化石航煤碳排放增量可以通過使用經ICAO認證的SAF來抵消,估計航空生物燃料最大累計需求量可達1.6~1.8億噸,中國民航業(大陸地區)將累計購買碳信用約1000億人民幣。航空生物燃料市場潛力巨大,應用前景良好。
海新能科既擁有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物航煤(SAF)的技術儲備及生產實踐;同時公司的北京市海淀區及日照莒縣生物柴油推廣應用兩項目還入選了上述《關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的通知》名單。隨著試點項目形成生物柴油示范效應和規模效應,國內市場需求將逐步釋放,為公司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綜合實力引領發展
種種成績背后是海新能科包括技術實力在內的多項領先優勢。據了解,公司掌握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并降低生產成本。以公司的MCT懸浮床生產烴基生物柴油技術為例,據介紹,該技術一方面對原料雜質要求低,無需前精制和預處理,可加工高酸值、高雜質原料;另一方面催化劑可多次循環使用和在線補充,可長周期連續運轉;另外油品直接達到商品級品質,無需再進行后精制處理,對外出口的烴基生物柴油品質處于同類最高水平。
注重創新、夯實技術底座的同時,海新能科也致力于原料供應鏈的優化和管理,確保使用多樣化的非食物原料來源,如廢棄食用油和農業殘留物,這不僅提升了可持續性,還降低了原料成本。
在目前減碳的共識和趨勢下,海新能科的產品切中市場需要,因此得到政府等各方支持。公司也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積極參與各類可再生能源項目和政策試點,獲得了多項政策優惠和財政補貼。
除了夯實國內業務外,海新能科也放眼國際市場,此次簽下SK集團重要訂單即充分說明公司在提升全球競爭力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
身處低碳環保產業,海新能科不僅在產品端致力減碳進程,同時亦從自身出發踐行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海新能科年報顯示,公司加強節能減排及清潔生產管理工作,嚴格遵守各項環保排放標準以及檢測計劃,實現達標排放、減量排放等。切實地為減碳貢獻力量。
過去的2023年,海新能科持續處置了低效資產,各項財務指標逐步向好。公司曾表示,2024年將繼續聚焦生物能源主業,做強做優核心運營資產,推進資產優化盤整,剝離低效資產;通過明確戰略聚焦主業、優化資產提質增效、盤活閑置產能協同發展、精益管理改善經營的具體措施,切實提升經營效益。2024年一季度,公司即取得業績成果,單季度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同比減虧。隨著全球減碳進程持續推進,生物柴油迎來更長足發展,海新能科后續經營值得持續關注。
近日,海新能科(300072)(300072.SZ)與SKEnergyInternational進行了座談交流,進一步展示了公司技術硬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在國內,隨著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的開展......
近日,海新能科(300072)(300072.SZ)與SKEnergyInternational進行了座談交流,進一步展示了公司技術硬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在國內,隨著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的開展......
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公開征求《青稞儲存品質判定規則》等8項標準意見的通知,其中海能技術參與起草了《糧油檢驗植物油揮發性風味成分的測定氣相色譜-離子遷移譜法》,并參與聯合方法驗證。 ......
近日,關于運輸公司罐車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大豆油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既承接糖漿、大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罐車不按規定清洗、檢查,造成食用油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污染。罐內殘留幾千......
新疆、江蘇、四川用戶、渠道商交流會新疆、江蘇、四川……用戶、渠道商交流會于多地持續舉行。海能積極聽取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用戶與伙伴的寶貴反饋和建議,追求用戶的極致體驗,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機遇。01用戶......
海能技術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41億元,較2022年的2.87億元增長了18.72%。營業總成本3.13億元,其中研發投入0.552億元,占總收入的16.2%......
5月15日晚間,海能技術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蘇州新儀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簡稱“新儀科學”)于2024年5月15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核發的一項《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名稱:變頻板的識別及控制方法、裝......
中國醫藥全產業鏈新資源大會(“CBC大會”)將于4月16-18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大會以“新領域、新資源、新項目、新合作”為主題,主打全產業鏈“新”資源對接。海能技術攜K2025高效液相色譜儀、......
analytica2024德國慕尼黑分析生化博覽會于當地時間4月9日—12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辦。作為世界范圍內分析學領域規模宏大的國際博覽會,大會囊括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技術、醫療診斷、藥學......
歲暮大寒,共赴溫暖。1月20日,海能技術“幸而有你”2024年會舉行,四方家人八方齊聚,共賀佳期,共享盛宴。幸而有你張總帶領海能家人解析行業概況、企業現狀,與大家分享公司戰略規劃、團隊發展目標,回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