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3)》 顯示:我國海洋經濟2030年前仍將處于成長期,但海洋資源和環境問題仍將是制約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5萬億元的大關,海洋生產總值也占到這一年國民經濟總量的9.6%,但是到了2030年這份報告就強調我國海洋生產總值有可能會超過20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有望超過15%,可以看出未來10年到20年在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的引領下,海洋經濟將持續健康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生態保護工作還處于一個薄弱的環節,報告分析指出,中國近海環境污染目前呈現交叉污染的態勢,而且危害加重,防控的難度加大,陸地方面產生的污染是海洋污染一個主要污染源,對我國近海海域污染的貢獻也占到了70%以上,海洋局海洋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劉巖從漁業的污染治理方面進行了分析:
劉巖:現在近海的漁業用一句話描述,近海漁業資源趨于枯竭,第一方面它跟過度捕撈有關,第二方面它和近海的環境污染也有關系,以渤海為例,渤海的水質水量急劇污染,漁業包括產堿地都被破壞了,這肯定就制約了海洋經濟的發展。(記者陳亮)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太平洋學會評審組)初審工作已結束,共有20項申報成果通過初審。其中,科技進步獎10項,青年科技獎10項。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現將初審結果......
7月20日,第四屆國際海洋前沿科學與技術暑期學校開幕式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100多個高校院所的研究生、博士后、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及中小學教師等共計300多人齊聚深圳。據介紹,此次暑期學校以“海洋科......
7月1日清晨,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與往常一樣,走進位于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的辦公室,查看海洋創新藥研發進度表。今年85歲的管華詩,致力于海洋藥物研發40余年。2016年,他倡導發起中國“藍色藥庫”開......
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的通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為進一步規范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珍團隊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姚永堅團隊合作,在南海洋殼結構與巖漿增生歷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揭示了南海洋盆巖漿增生的時空分布新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第二屆海洋內波與混合研討會”在廣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南海海洋所研究員陳植武和蔡樹群作為共同召集人,邀請了中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