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傳出消息,“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在國內率先推出物聯網醫學“3+2”肺癌早期診斷法。病人只要用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將病情、病歷等發給呼吸科“肺結節專病門診”醫生,同時上傳CT片、腫瘤標志物、肺功能信息,醫生則在電腦前分析鑒別并及早發現早期肺癌,而那些可疑的小結節也將在醫生嚴密的監測中。
今年65歲的張女士,8年來被肺部性質不明的小結節所困擾,輾轉多家醫院,有的醫生診斷為炎性病變,有的診斷為肺結核,始終無法明確診斷。上月底,張女士通過“掃一掃”,找到中山醫院“肺結節專病門診”,按要求完成檢查后,她將所有信息傳入“云”端。醫生從“云”下載信息后,利用高度精確的肺結節分析軟件,最終確診,張女士可疑的小結節是多發原位性肺腺癌。隨即,醫生為她進行胸腔鏡腫瘤切除治療,移去了埋在體內的“定時炸彈”。
目前,中山醫院物聯網“肺結節專病門診”已接診千余名患者。據悉,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推出的物聯網醫學,還為睡眠呼吸暫停、慢阻肺、哮喘等多種慢性病病人帶來診療便捷。
據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中山醫院呼吸科教授白春學介紹,中國肺癌5年生存率僅約15.6%,主要原因是約75%的患者在診斷時已屬晚期肺癌。物聯網醫學可以為此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物聯網醫學技術具有其獨特的和拓展的功能,可以收集海量信息,深度挖掘,聯合云中專家,作出診斷或會診,并隨訪跟蹤,在保健、預防、早期診斷、綜合治療方面提供方便。”白春學表示。
專家認為,物聯網醫學是有別于以往常規醫療模式的革命性診療技術手段。其發展迅速,創新性地解決了許多以往無法普及的問題,促進了疾病診治和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方面,適合現代醫學正加快向早發現、精確定量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具有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模式轉變過程中,面向基層、家庭和個人的健康服務,開展疾病預警、保健、管理和康復等新的醫療改革重點需要的功能。物聯網醫學為社區醫師和專業醫師提供了相互取長補短與難以想象地放大服務效果的良好技術平臺。
應用物聯網醫學技術后,社區醫師將有機會隨時隨地接受教育,以及經常與專科醫師交流,迅速提高專業水平、彌補高端設備覆蓋率低和高新技術掌握度低等不足,更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庭的認可。同時,患者則可以解決入名院難、看名醫難的“二難”問題。
GBI獲悉,此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簡稱“試行方案”)中曾提到,診斷方式應多管齊下。按照以往的“核酸陽性”標準并不能確診全部患者,對此,試行方案在湖北省......
在眾多影像學醫生的呼吁下,國家衛健委更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將CT影像學結果納入新型肺炎疑似病例的臨床診斷標準,暫限湖北。圖片來源于網絡此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
我是華大基因汪建。一名親歷03年非典疫情的老兵,當年我們在國內最早完成SARS病毒測序、最先研制出診斷試劑盒,我本人還擔任過北京SARS病原組組長;這次疫情,我們在臨床上最先給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正確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PKI)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截至2019年12月29日的三個月中,珀金埃爾默總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563億美元增至8.055......
諸如登革熱病毒、黃熱病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和日本腦炎病毒之類的黃病毒對全球健康構成沉重負擔。黃病毒可通過蚊子等昆蟲傳播,可引起人類出血熱,并導致全世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科學家們正在尋求開發新的......
近日,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穎的診斷方法,稱為RFS(快速FRET血清診斷),用于快速現場測量患者樣品中的抗體。這項技術可以徹底改變微生物,自身免疫和過敏性疾病的血清學診斷現狀。如今,這組......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廉價的方法來識別趨于惡性的高度異質性腫瘤,這類腫瘤或許需要進行積......
日前,致力于早期診斷癌癥的GRAIL公司,在ESMO大會上公布了該公司基于DNA甲基化狀態開發的液體活檢的最新臨床試驗結果。試驗數據表明,該公司的多癌種血檢能夠以99.4%的特異性(相當于假陽性為0.......
2019年9月4日-6日,由BioBAY聯合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DeviceChina2019于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高峰論壇以“匠心智造,創新突圍”為主題,共設1個主會場、2個分會場及......
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在納米醫學、光聲成像技術的基礎上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檢測技術,用于解決鑒別微小肝癌及肝硬化這一具有挑戰性的醫學問題,并取得顯著的診斷效果。該項研究成果作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