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傳出消息,“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在國內率先推出物聯網醫學“3+2”肺癌早期診斷法。病人只要用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將病情、病歷等發給呼吸科“肺結節專病門診”醫生,同時上傳CT片、腫瘤標志物、肺功能信息,醫生則在電腦前分析鑒別并及早發現早期肺癌,而那些可疑的小結節也將在醫生嚴密的監測中。 今年65歲的張女士,8年來被肺部性質不明的小結節所困擾,輾轉多家醫院,有的醫生診斷為炎性病變,有的診斷為肺結核,始終無法明確診斷。上月底,張女士通過“掃一掃”,找到中山醫院“肺結節專病門診”,按要求完成檢查后,她將所有信息傳入“云”端。醫生從“云”下載信息后,利用高度精確的肺結節分析軟件,最終確診,張女士可疑的小結節是多發原位性肺腺癌。隨即,醫生為她進行胸腔鏡腫瘤切除治療,移去了埋在體內的“定時炸彈”。 目前,中山醫院物聯網“肺結節專病門診”已接診千余名患者。據悉,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推出的物聯網醫學,還為......閱讀全文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健康產業科技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未來經濟增長,引領健康服務模式變革,支撐健康中國建設,科技部等6部門制定《“十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
未來總規模將逾8萬億的健康服務業,引來各路資本搶灘布局移動醫療。 一周前,美國一家名為CastlightHealth的移動醫療公司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當日該公司股價最高漲幅達1.5倍。事實上,這家公司過去三年虧損持續擴大,2013年虧損更是達到6220萬美元,約為2011年虧損額的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人工智能輔助治療模式需要三個方面的技術支撐,包括高精度的語音識別技術、醫學影像識別技術,以及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挑戰性最大的醫學自然語言理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明顯,加之長期積累的慢性病難題和環境污染的疊加影響,我國仍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優質醫療資源缺乏、醫
人工智能是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新冠疫情期間,一批人工智能產品,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智能語音機器人等,在抗疫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用于應對疫情,雖然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但是長遠來看這將是發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明顯,加之長期積累的慢性病難題和環境污染的疊加影響,我國仍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優質醫療資源缺乏、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區域醫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急需注入新的動力。 過去幾年,“互聯網+”打開了傳統醫療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伴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革新、生物醫學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將為病人提供更精準、高效、安全的診斷及治療。“目前我國精準醫療計劃已經啟動實施,包含5大任務、25個方向,預計投入資金16億元。”在近日由貝殼社等主辦的第六屆Bio4P精準醫療創新論壇暨20
對于醫生來說,認知智能就是一個感性的“超人類大腦”,它可以學習常人醫生窮極一生都無法學習到的經驗、文獻、案例、醫學影像等知識,它還可以快速提取這些數據、基于證據匹配出最為精準的治療方案,并用自然的語言告訴醫生他想要知道的一切。 醫療是IBM認知智能部分最先涉足的領域,為幫助醫生應對“信息爆炸
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醫療大數據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數據孤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瓶頸。國家從14年開始相繼出臺多項重磅政策推動醫療大數據產業的應用。 2014年國家衛計委制定“46312”工程,其中,“4”代表4級衛生信息平臺,分別是:國家級人口健康管理平臺,省
每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志洪和他93歲的母親,都會用智能血壓儀量一量血壓,通過藍牙把數據傳送到手機APP軟件上,再借助3G網絡傳送到健康云平臺。這個個性化血壓管理系統,正是姚志洪努力了數年的一項成果。 在國內,像姚志洪一樣,在移動健康(mHealth)研究領域努力著、實踐
3 月 28 日,百洋醫藥集團與 IBM 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百洋智能科技將成為 Watson Health(沃森健康)中國地區的戰略合作伙伴,獲得 Watson for Oncology 在中國市場三年獨家總代分銷權,同時獲得其未來部分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優先談判權和上市新產品的研發合作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在大數據時代,以數據為內容的移動醫療將徹底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產業鏈各方須適應產業環境和自身競爭力的變化,在生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信息收集和傳遞會優先誕生較多的投
一、工業物聯網概述 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從應用形式上,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具有實時性、自動化、
人工智能技術在物流、醫療、金融、產業物聯網等很多領域都有現實應用。對于關乎每個人健康的醫療領域而言,不管醫生是不是接受,人工智能已強勢闖入醫療界。 最近有兩條消息再次把人工智能推向了高潮: 1.2017兩會中人工智能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注人工智能的科技界因此熱血沸騰。 2.世界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加快物聯網發展,培育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 〔2015〕40號文(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
三、裝備制造業 (一)基礎機械 1. 機械基礎零部件抗疲勞、長壽命制造的納米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納米基礎技術研究,包括提高納米金屬陶瓷鍍層與基體結合強度試驗研究,納米金屬陶瓷鍍層技術與構件噴丸強化、熱處理技術的復合應用研究,納米金屬陶瓷電沉積對微裂紋修復技術研究,納
Technologies(現為Thermo Fisher收購)公司全國臨床與科研事業部銷售總監、ThermoFisher公司全國臨床市場戰略總監柴映爽寫了一系列文章,對基因測序領域進行了深入剖析。讓我們看看這個領域深入工作的人士,怎么看待2015年基因測序市場大熱這一現實的。 ▌第一篇:基
“Biomarker” 這個詞在用于生物醫學領域之前,多見于地質學文獻,曾被翻譯成“生物標志化合物”,指的是地質材料中來自于活的生物體的一些有機化合物。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一詞匯開始出現在醫學文獻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它被正式地引入到生物醫學領域。在生物醫學領域,對它也曾有過不同的描述。2001年,
“Biomarker”這個詞在用于生物醫學領域之前,多見于地質學文獻,曾被翻譯成“生物標志化合物”,指的是地質材料中來自于活的生物體的一些有機化合物。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一詞匯開始出現在醫學文獻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它被正式地引入到生物醫學領域。在生物醫學領域,對它也曾有過不同的描述。2001年,美國N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為規劃原文: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吳海龍教授 來自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吳海龍教授帶來了題為《光譜分析與化學計量學》的報告。吳教授介紹了光譜分析和化學計量學的概念,并綜述了代表性光譜測量手段與化學計量學多維校正等方法相結合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的若干新進展。針對基體與干
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OFweek 2020中國醫療科技在線論壇”于4月21日在線上正式舉辦。本次論壇通過在線音視頻直播+即時互動答疑+干貨下載+實時分享+精彩回放等多種形式,全面探討了機器人、AI、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與醫療產業的深度融合,并對醫療科技
日前,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傳出消息,“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在國內率先推出物聯網醫學“3+2”肺癌早期診斷法。病人只要用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將病情、病歷等發給呼吸科“肺結節專病門診”醫生,同時上傳CT片、腫瘤標志物、肺功能信息,醫生則在電腦前分析鑒別并及早發現早期肺癌,而那些可疑的小結節也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