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測序成本的降低,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曾被認為會創造行業神話,但據目前來看,市面上大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都不太樂觀。在市場尚未規范、技術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野蠻生長起來的消費級基因檢測似乎讓消費者并不太買賬。
打開天貓,搜索“DNA檢測”,就會出現親子鑒定、腸道菌群檢測、肥胖易感基因檢測、癲癇基因檢測等幾十種產品,價格從一百元至幾萬元不等。但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產品的成交量十分慘淡,月成交量為零的產品占半數,大多數產品每月也只是交易零星幾單。
隨著測序成本的降低,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曾被認為會創造行業神話,但據目前來看,市面上大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都不太樂觀。在市場尚未規范、技術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野蠻生長起來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未火先衰”,前景不容樂觀。
問題一:檢測準確度存疑
從疾病風險評估到酒精代謝檢測,再到美容減肥指導等,消費級基因檢測項目可謂是五花八門。為了取悅消費者,有些服務商甚至還推出天賦基因、性格基因、婚戀基因等項目。
一家名為“各色DNA”的公司官網上,還推出了一系列心理基因檢測產品,用戶只需取2毫升唾液,即可檢測個人人格、人際關系、戀愛能力等心理行為,并獲得一份“十萬字的DNA解讀報告”。
那么,這些基因檢測的結果靠譜嗎?
一般來說,消費級基因檢測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檢測服務,沒有中間環節;另一類是通過其他商家渠道,間接向消費者開展檢測服務。
一位基因檢測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與醫療級基因檢測相比,消費級基因檢測多采取商業化運作模式,檢測過程沒有醫療人員參與,也無須遵守醫療法規,商家與用戶之間是純粹的商業合同關系。
以天貓商城上的一款肥胖易感基因檢測產品為例,用戶下單后會收到公司寄來的取樣盒,用戶按照說明,通過劃口腔壁的方式采集樣本,再放入取樣盒寄回公司,數日后即可收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店家在商品詳情中聲明,市場上大部分公司宣傳的99%準確率,是指檢測1000個堿基允許出現1個錯誤,而通過采用全新的芯片技術,基因分型檢測準確率高達99%。
實際上,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的準確性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唾液是大規模收集普通DNA樣本的可行方式,唾液DNA檢測主要是檢測唾液中的白細胞和上皮細胞。但他也同時強調,口腔本身清潔度是確保檢測準確度的首要問題,唾液中細胞數量多,這就需要口腔清潔,之前不要進食。
而對于算法的準確性,除了公司檢測技術本身,還有賴于數據解讀的依據是否科學。據了解,目前,所有公司的基因解讀都自成體系,因為不同公司的研究團隊對性狀與基因的認識不同,選擇的基因位點不同,建立的算法模型也不同,由此形成基因解讀的差異化。
“由于疾病成因復雜,因此針對每一種疾病風險模型的評估也不是固定的,比如乳腺癌,從最初的問卷調查,到后來的基因家族遺傳史,會不斷增加新因素,疾病風險評估模型本身也處在動態變化當中。”基云惠康CEO郝向穩說。
對用戶而言,也很難知曉商家的檢測手段和技術方法。比如都聲稱可進行乳腺癌檢測,但有的僅檢測個別位點,有的會全部檢測,因此是良莠不齊的,這也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出挑戰。
而對于遺傳變異的基因檢測,準確性就更難保證了。根據國際權威學術雜志《醫學遺傳學》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分析49例利用消費級基因檢測獲得的遺傳變異的原始數據,與臨床試驗數據比對發現,有高達40%的變異為假陽性,僅有60%的致病突變是真實的,這也意味著這種檢測方式的錯誤率達到了40%。
問題二:個人隱私泄露
除了對準確性存疑,個人基因數據的安全性也是用戶質疑的焦點。
不久前,彭博社報道稱,一位測試者向23andMe等三家公司提出申請,想要這些公司刪除所有關于自己的基因信息。但23andMe回復稱,刪除數據和樣本所需要的工具目前還沒有。另一家公司表示,按照政府規定刪除個人基因信息屬于違法。只有Exploragen公司同意完全刪除該測試者的遺傳信息。
當個人遺傳物質樣本送給基因測試公司之后,你或許再也無法掌控自己遺傳信息的命運。一邊是精準醫學打開的未來醫療世界大門,一邊卻是海量數據帶來的隱私安全“黑洞”。
經查閱,我國在2014年頒布了《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辦法(試行)》,2015年發布了《人類遺傳資源采集、收集、買賣、出口、出境審批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這兩個法律性文件在國家層面對個人遺傳信息進行了保護。
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十分明確的官方指導文件或者行業協會的指導文件對基因檢測的隱私保護進行規定,更缺少相關法律對泄露基因信息的行為進行懲處。尤其是在“天賦檢測”、健康風險等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國內的監管始終處于缺位狀態。
“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數量眾多。如果未來出現‘基因黑客’這種職業,即使這些測序公司主觀不會泄露個人信息,我們能夠保證每一家的數據都不會被盜取嗎?”注冊營養師陳然覺得,“從醫學角度來說,基因檢測絕對有其重要的價值。但如果只是出于好奇,或是為了一些與生命無關的需求而進行基因檢測的話,付出的隱私代價似乎就過于巨大了。”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呼吁,國家應盡快出臺監管政策,同時強化數據資源在采集、存儲、應用和開放等環節的安全保護,推動電信和互聯網數據管理細則出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個人遺傳信息除了需要法律保護外,還需要技術上的保護,即通過“基因組隱形”技術來屏蔽個人信息,通過加密技術對個人的基因組加密,既允許研究人員只分析個體的基因差異和大數據,又能保護受試者的基因組信息的隱私。
問題三:價格仍難接受
一個產品對市場的顛覆不僅僅在于技術上的創新,同時也需要有一個親民的價格,從而服務市場上的大多數人。對于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價格仍處于不被普通家庭所接受的范圍。比如天貓商城上一套兒童健康基因檢測套餐,價格竟高達69800元。
實際上,基因檢測的成本在行業內都比較透明,以當前單個基因位點的價格計算,低通量基因檢測的成本一般要十元到二十元;但如果使用PCR方法、基因芯片和二代測序,可能一個位點平攤下來只有幾毛錢、幾分錢甚至更低。
“當然,不能單獨拿位點數來定義檢測成本,主要的成本還是在于技術方面,一個基因芯片的成本就遠高于PCR,還要加上人力、設備、對應的耗材以及時間和管理成本。”某基因檢測公司負責人說。但是,他并不否認目前市面上部分檢測產品的定價明顯脫離實際成本。
6月26日,國內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突然發布降價公告,將其基因檢測產品從499元直接腰斬到299元。去年8月,23魔方就曾將檢測價格從999元砍到499元,當時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公司產品銷量也因此漲了數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421.shtm10月11日,科幻電影《749局》科影融合特別場在京舉行。電影主創團隊與科技領域相......
10月11日,甘肅省迎來了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歷經六十八載發展的甘肅省唯一一所林業類高等院校,正式邁入了本科教育的新階段,開啟了新的征......
”標志性科考活動獲系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主體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這次科考從天到地、從冰到水取得了全方位的進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
關于確定2024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
10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團隊梅之南教授和楊慶勇教授課題組,發布了首個專門面向菊科植物的多組學數據庫平臺——AsteraceaeMulti......
實驗桌上堆放著精密儀器和焊接工具,電腦上是正在運行的電路圖,一頁頁寫滿了數據、畫滿了圖樣的紙張在桌面鋪開,各式或大或小的電子元件前,南京郵電大學工程實驗教學部創新中心副主任郝學元正在埋首研制電工電子實......
近日,記者從中國計量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蜜蜂與蜂產品學研究團隊主持的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4349-2024 蜂花粉總多酚的檢測福林酚試劑比色法》和《GB/T44350-202......
10月10日,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并主持召開的“面向軟性物料的多級賦碼追溯柔性包裝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議在廣東佛山舉行。經專家鑒定,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獲悉......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組培與轉基因團隊在全球率先獲得了橡膠樹CRISPR/Cas9純合基因編輯橡膠苗。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andProd......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香(大)蕉栽培生理生態研究組從森林鏈霉菌2-6中分離獲得抗枯萎病菌(FocTR4)的活性物質FluvirucinB6,解析了該抗真菌物質的抑菌作用位點及抑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