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4-25 09:43 原文鏈接: 消除瘧疾“中國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07.shtm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說起瘧疾,人們自然會想到青蒿素和它的發現者屠呦呦。

    今年恰逢青蒿素問世50周年。曾經,人們談“瘧”色變,有數字顯示,在青蒿素被發現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至少有100萬人死于該病。

    2021年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通過消除瘧疾認證。從20世紀40年代每年報告約3000萬瘧疾病例到如今完全消除,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而在全球,目前仍有91個國家和地區有瘧疾流行,最嚴重的地區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占全球比例的90%。但自2000年以來,全球瘧疾死亡率已經下降了一半。其中,“中國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沒。

    青蒿素類抗瘧藥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自20世紀70年代青蒿素問世以來,所治愈的瘧疾患者不計其數。青蒿素類抗瘧藥,成為瘧疾肆虐地區的救命藥。

    “這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說。

    在中國乃至全球,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家喻戶曉。半個世紀以來,青蒿素、雙氫青蒿素、復方蒿甲醚、雙氫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瘧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并走出國門,最終影響了世界。

    而屠呦呦卻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青蒿素是舉國體制的結果,在全球瘧疾防治的戰場上,個體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組織有目標的大團隊作戰才能逐步戰勝瘧疾。”

    屠呦呦同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廖福龍也認為,青蒿素的發現,體現的不僅僅是中國醫藥在國際醫療健康領域中的一項原創,更折射出一代中國科研人員的精神風貌,那就是他們對于國家任務的責任與擔當。

    “現在這種精神已經被總結成‘青蒿素精神’:胸懷祖國、敢于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系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 廖福龍說。

    青蒿素抗藥性和其他適應癥研究取得進展

    毋庸諱言,歷經半個世紀,青蒿素對全球瘧疾防治功不可沒,但其治療瘧疾的深層機制仍模糊不清。尤其是青蒿素的抗藥性,是屠呦呦一直關心的問題,也是全球抗瘧面臨的最大挑戰。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屠呦呦和團隊成員一直在努力。“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找出青蒿素作用機理,破解其耐藥性,以及如何擴大青蒿素類藥物的適應癥。”廖福龍說。

    欣喜的是,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團隊對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藥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繼剛,采用化學生物學方法,研究血紅素激活青蒿素的過程,發現激活的青蒿素可與瘧原蟲的100多種蛋白以共價鍵結合并使之烷基化,破壞瘧原蟲的諸多生命過程,從而殺死瘧原蟲。這個血紅素激活的多靶點學說已得到國際抗瘧學界的認同,對揭示青蒿素抗瘧的深層機理、耐藥現象并促進更有效的臨床用藥等意義重大。

    王繼剛介紹,根據研究,青蒿素在人體內半衰期很短,僅1至2小時,而臨床推薦采用的青蒿素聯合療法(ACT)療程為3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殺蟲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時。而現有的耐藥蟲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變生活周期或暫時進入休眠狀態,以規避敏感殺蟲期。同時,瘧原蟲對青蒿素聯合療法中的輔助藥物“抗瘧配方藥”也可產生明顯的抗藥性,使青蒿素聯合療法出現“失效”。

    針對此,團隊提出了新的應對治療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3天療法增至5天或7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合理和戰略性地應用青蒿素聯合療法是應對治療失敗的最佳解決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決方案。”王繼剛強調。

    除了青蒿素抗瘧研究之外,團隊還十分關注青蒿素的抗癌等功效。青蒿素的抗癌機制與抗瘧機制有異曲同工之處,即相比于正常體細胞,腫瘤細胞中血紅素的合成更加旺盛,從而激活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隨后激活的青蒿素以多靶點方式殺滅腫瘤細胞。但團隊成員表示,青蒿素的抗癌功效目前還處于基礎研究階段,有效不等于可以成藥。青蒿素能否成為抗癌藥,還需要大量的后續研究工作。

    相關文章

    世衛報告:實現全球瘧疾控制目標充滿挑戰

    北京時間12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組織)發布《世界瘧疾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全球瘧疾病例和死亡人數在2021年仍然保持穩定。今年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團隊發現青蒿素......

    屠呦呦:她以身試藥,用一株小草改變了世界!

    “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青蒿素問世50年來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青蒿素的正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她說:“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出艱苦的努力” ......

    轉基因蚊子的使命——消滅瘧疾

    岡比亞按蚊可以攜帶瘧疾病原蟲。圖片來源:RealityImages/Shutterstock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攜帶瘧疾病原蟲的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可以減緩其體內瘧疾寄生蟲的發育,也可以縮......

    我國仍存在輸入性瘧疾病例引起當地流行的風險

    今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病防控工作進展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所長周曉農在會上表示,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我國已經消除了瘧疾,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但是目前輸入性病例比較......

    我國科學家發現黃花蒿首個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圖譜

    瘧疾至今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黃花蒿是全球普遍使用的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主要天然資源,保障全球優質廉價的青蒿素原料供應對于全球瘧疾防控有重要價值。但黃花蒿基因組雜合度和重復度很高,致使高質量的黃花蒿基......

    非洲國家誓言抗擊瘧疾

    坦桑尼亞阿魯沙的一家紡織廠內,工人正在檢查蚊帳上的洞。圖片來源:JimYoung/Reuters/Alamy近日,在盧旺達舉行的瘧疾和被忽視的熱帶病基加利峰會上,非洲國家、國際捐助者和制藥公司承諾將提......

    屠呦呦:愿青蒿素的故事一直寫下去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分享到它的好處。自己一輩子想的,就是老老實實把科研做好,把課題做好,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開發出更多藥物來,造福更多人,這也是......

    SciImmunol:為何抵御瘧疾的疫苗會很快失去其保護性效應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Immunology上題為“ClonalevolutionandTCRspecificityofthehumanTFHcellresponsetoPlasmodi......

    150年歷史告訴你,基礎科學如何推動人類進步

    90年前,當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通過實驗發現一種新粒子時,他一定想不到,90年后的人們,會受益于他的發現,用上核能發電。2022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相關活動將由聯合國教科......

    蓋茨基金會:中國抗瘧經驗有很強適應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54.shtm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4月26日則是中國的“全國瘧疾日&rdq......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