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病防控工作進展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所長周曉農在會上表示,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我國已經消除了瘧疾,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但是目前輸入性病例比較多,我國仍然存在著輸入性瘧疾病例引起當地流行的風險。
周曉農說,在新冠疫情以前,我國每年大概有3000例左右的輸入性病例,這些病例進來以后,可能會造成三個方面的風險:
一是全球瘧疾病例還是處于高峰時期,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報告全球有85個瘧疾流行國家,發生了2.41億的病例,比2019年增加了6%,而且死亡病例還有所增加,全球有62.7萬瘧疾病例死亡,比上年增加了12%。二是我國與非洲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交流越來越頻繁,國際貿易、勞務輸出、旅游出境等人員增多,瘧疾病例輸入的風險一直存在。三是我國瘧疾流行區傳播媒介孳生環境沒有徹底改變,所以流行的條件還是存在。
周曉農特別指出,作為一個物種,目前科技手段還不能達到消滅蚊子這個物種的狀態,所以蚊子的存在,特別是傳播瘧疾的按蚊,瘧疾輸入以后會引起再傳播的風險。
一項基因分析顯示,曾經被認為是在倫敦地鐵隧道內進化而來的蚊子,實際上可能早在幾千年前的埃及就已經出現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庫蚊因叮咬在地鐵隧道和車站躲避德國空襲的倫敦人而臭名昭著。這種蚊子看起來......
荷蘭萊頓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瘧疾疫苗接種策略:利用攜帶改良版瘧疾寄生蟲的蚊子叮咬人類,以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在一項最新試驗中,這種方法降低了參與者對瘧疾的易感性,有效率高達89%。這一方法為更有效地......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領導的一個團隊,在已知的蚊子“感覺能力清單”中又新增加了一項——紅外輻射感知能力。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埃及伊蚊等蚊子利用多種線索從遠處......
計劃三年后上市的一款瘧疾疫苗首次在臨床試驗中證明了對孕期女性存在保護力。這是一種基于惡性瘧原蟲子孢子的輻射減毒、非復制性全生物疫苗——PfSPZ疫苗,由總部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的沙納瑞亞公司(S......
瘧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盡管人們作出了巨大的控制和努力,全球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有感染瘧疾風險的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瘧疾每年導致近2.5億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鮮為人知的是,除了......
瘧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盡管人們作出了巨大的控制和努力,全球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有感染瘧疾風險的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瘧疾每年導致近2.5億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鮮為人知的是,除了......
瘧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盡管人們作出了巨大的控制和努力,全球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有感染瘧疾風險的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瘧疾每年導致近2.5億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鮮為人知的是,除了......
“瘧疾在我國都已經被消除了,還要你們干嗎?!”每當聽到這句話時,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員高琪都有點“哭笑不得”。“目前,我國主要瘧疾流行區的傳播因素尚沒有根本改變,傳瘧媒介依然存在。每年有數千例......
“雌蚊通過叮咬吸食被感染患者的血液,將血液中的瘧原蟲吸食到蚊子腸道中,隨后瘧原蟲在蚊子體內通過有性生殖并大量增殖,感染蚊子的唾液腺,使蚊子具備通過再次叮咬傳播瘧原蟲的能力,從而傳播瘧疾。”近日,中國科......
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瘧疾病例估計達到2.49億例,比2019年多1600萬例。氣候變化對瘧疾防治構成巨大風險,因此全球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減緩全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