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兩年的研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項目取得新突破,日前成功實現截癱病人穿戴機器人站立行走,向產業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我國脊髓損傷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數量較大并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包括偏癱、截癱病患以及行走不便的老人,使得助老助殘問題日益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但目前的一些康復設備無法滿足這一巨大的需求。
針對這一社會問題,深圳先進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吳新宇研究員團隊經過兩年多的技術攻關和臨床實驗,研發出一款可穿戴式下肢康復用外骨骼機器人。該機器人采用小型化的動力系統及欠驅動機械結構,運用安全可靠的柔性控制來實現外骨骼機器人穩定的步態,從而實現一位看護照看多個病人、同步記錄病人生理狀態、穿戴簡便省時省力、訓練可因地制宜等多個優勢。與國內外同類型機器人相比,深圳先進院外骨骼機器人具有結構緊湊、多控制模式、智能步態規劃、康復訓練與殘障人士助力行走兼顧的特色。
康復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于一身的復雜智能系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項目。項目團隊在兩年時間里先后研制出兩代機器人樣機:第一代樣機能夠較好地根據實際環境要求調整步態,但還無法很好地實現病患的穿戴行走,其原因在于病患與正常人行走步態的區別以及缺乏臨床實驗。在第二代樣機中,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項目組成員通過大量的臨床實驗進行了多方面改進,基于康復機理設計出科學的步態規劃。
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申請7項國家發明ZL,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參加兩屆高交會機器人展,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重點報道。
截癱病人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站立行走
1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按計劃正常完成休眠設置,目前玉兔二號巡視器累計行走178.9米。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對玉兔二號巡視器成像。中國國......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已經制造出一種“遠程遙控”的老鼠,使用電子植入技術賦予了癱瘓動物行走的能力。科學家聲稱,“這項研究或許能夠幫助部分因脊椎損傷而癱瘓的人士進行康復治療,使他們行走的更加自然。”進行......
經過近兩年的研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項目取得新突破,日前成功實現截癱病人穿戴機器人站立行走,向產業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我國脊髓損傷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數量較大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經過近兩年的研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項目取得新突破,日前成功實現截癱病人穿戴機器人站立行走,向產業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我國脊髓損傷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數量較大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早晨化妝和老年女性跌倒,這兩個事物一般很難聯系在一起。歐萊雅的一項研究表明,皮膚護理和美容能幫助老年女性重新獲得良好的自我評價,提升其生活質量,并由此提高她們的行走能力并減少跌倒的危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