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測試設備行業即將走出一家上市公司。
在工業生產、建筑工程乃至科研項目中,測試設備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以來,國內高端測試設備行業主要由外資品牌主導,國產品牌多處于中低端市場。為推動行業發展,博科測試憑借長期創新及技術積累,在伺服液壓測試和汽車測試試驗領域實現突破,成功成為行業中為數不多能夠提供高端設備的國產品牌。
隨著產能漸趨飽和,博科測試選擇通過 IPO 募資擴產。12 月 9 日,博科測試開啟申購。從申購結果來看,公司此次上市受到資金熱捧,有效申購戶數達 1168.43 萬戶,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達到 7980.63 倍。
深耕測試領域十八載,成就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現代工業生產過程環環相扣,無論是研發試驗階段還是生產制造階段,均離不開測試設備的輔助。由于外資品牌起步較早,國內測試設備行業,尤其是高端測試設備行業長期以來由少數國際品牌壟斷。隨著國內工業實力不斷增強,國產測試設備品牌也開始奮起直追,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作為國內測試設備領軍企業之一,博科測試成立于 2006 年,在 " 兩翼齊飛 " 戰略的引領下,目前公司業務已涵蓋伺服液壓測試設備和汽車測試試驗設備兩大類。
其中,伺服液壓測試設備及相關技術可以滿足不同工況下振動模擬試驗或結構加載試驗的測試需求,汽車測試試驗設備及相關技術可以滿足整車及零部件的檢測、試驗測試需求。
自成立以來,博科測試始終堅持自主研發,近年來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水平。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間,博科測試的研發費用由 2469.28 萬元增至 3094.56 萬元,占總營收的比重也由 6.09% 增至 6.60%。2024 年上半年,公司繼續加碼研發,研發費用支出 1858.16 萬元,營收占比增至 8.67%。
與此同時,博科測試還建立起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已經增至 75 人,占員工數量的比例達到 22.39%。
通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及自主創新,博科測試積累起了多項核心技術。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獲得國家專利 116 項,軟件著作權 77 項。2021 年以來,公司先后推進了 50 余個項目的研發,其中約 30 個項目已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包括現代燃油汽車檢測系統、新能源汽車檢測系統、輪耦合道路模擬試驗系統等高新技術產品。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博科測試先后獲評北京市 " 專精特新 " 中小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 " 小巨人 "、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等多項榮譽。
憑借技術積累,博科測試逐步在所處市場中實現進口替代。在國內高端伺服液壓測試市場以及汽車整車研發、生產測試試驗市場中,博科測試是主要參與者中唯一的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均在 15% 左右。依托技術優勢及市場設備升級需求,未來公司的市場份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獲業界廣泛認可,募資強化競爭優勢
自 2006 年成立以來,博科測試通過產品與服務,取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
早在 2008 年,博科測試就在國內推出了第一套三臺陣地震模擬振動臺系統,并為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提供了一套高溫熱模擬材料試驗機,開始進入鋼鐵冶金行業。同年,公司又向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提供了兩套用于汽車轉向系統測試的五通道轉向系統試驗臺,在汽車測試行業取得了一席之地。
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提出,自 2013 年起,博科測試也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測試解決方案的研發工作。2014 年,公司向比亞迪投放了首套新能源整車檢測設備,并在此后陸續獲得了小鵬、蔚來、理想、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長安新能源等一系列廠商的訂單。
隨著自動駕駛、智能制造等前瞻業務逐漸發展,博科測試也針對性地布局了自動駕駛業務整車測試產品及智能制造相關管理系統。
連續抓住風口,博科測試的業績實現持續增長。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4.05 億元、4.59 億元、4.69 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8181.78 萬元、8814.89 萬元、9439.31 萬元。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46.71%、44.84%、44.97%,持續保持較高水平。
2024 年,博科測試的業績將繼續增長。據公司預計,2024 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 5.14 億元,同比增長 9.53%;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1.00 億元,同比增長 4.10%。
隨著博科測試的業績增長,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也逐漸趨于飽和。2023 年上半年,公司產能利用率約為 94.36%。在此背景下,公司通過 IPO 募資擴產。
通過此次 IPO,博科測試計劃對北京總部生產基地進行升級,并在江蘇新建高端測試裝備產業基地。建設上述項目,可以提升公司高端測試設備產品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強化對下游客戶的交付能力和響應能力,最終提升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綜合競爭力。
在博科測試推進上市進程期間,國內資本市場改革也在逐步深化。
4 月 12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 " 國九條 "),提出要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為貫徹落實新 " 國九條 ",4 月 19 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政策助力下,今年 9 月 18 日,博科測試成功通過創業板注冊,并于 12 月 9 日正式開啟申購。
從申購結果來看,博科測試受到了市場資金的熱捧。本次網上定價發行,有效申購戶數共 1168.43 萬戶,有效申購數量為 1175.07 億股,中簽率約為 0.0125%,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為 7980.63 倍。
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開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滬經信制〔2024〕196號)等文件要求,經各區(管委會)推薦、答辯評審等環節,形成《擬入選2024年上海......
國產測試設備行業即將走出一家上市公司。在工業生產、建筑工程乃至科研項目中,測試設備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以來,國內高端測試設備行業主要由外資品牌主導,國產品牌多處于中低端市場。為推動行業發展,博科測......
國產測試設備行業即將走出一家上市公司。在工業生產、建筑工程乃至科研項目中,測試設備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以來,國內高端測試設備行業主要由外資品牌主導,國產品牌多處于中低端市場。為推動行業發展,博科測......
國產測試設備行業即將走出一家上市公司。在工業生產、建筑工程乃至科研項目中,測試設備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以來,國內高端測試設備行業主要由外資品牌主導,國產品牌多處于中低端市場。為推動行業發展,博科測......
近日,工信部公開對《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的意見。《指南》(2024版)顯示,到2026年,制修訂100項以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構建適應新型工業......
進博會期間,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加強標準國際合作共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今天(11月5日)下午在上海舉行。本次分論壇由商務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辦,吸引了來自制造業領域的標準化研究機構、企......
在“中國智造創新路徑與實踐”閉門研討會上,雪迪龍(002658)董事會秘書葛毅捷分享了雪迪龍在智能化和技術創新上的實踐和探索。葛毅捷表示:“數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前提,以環境監測通用場景來說,現在我們在硬......
在遞表一年后,上海延安醫藥洋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延安醫藥”)選擇主動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請。IPO文件顯示,延安醫藥主要從事化學藥品制劑、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藥品制劑涵蓋消化系統、糖尿......
又一家醫藥企業主動撤回IPO。9月11日,創業板申報公司景杰生物向交易所遞交了撤單申請,終止IPO進程。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月,景杰生物就已成功過會,但之后一直未提交注冊,IPO進程陷入停滯,直到......
10月11日上午,青島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暨技術改造推進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設備供應商、技改服務商、重點技改企業以及消費品生產企業的代表參會。10個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重點項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