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的文章,報道了人類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的顏寧(Nieng Yan),2007年作為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的顏寧受聘于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回國的幾年間,顏寧教授研究組主要聚焦于膜蛋白、膽固醇代謝調控通路相關因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在Science、Nature、Cell等雜志上發表多篇重要的論文,并榮獲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HHMI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等獎勵。
從低等微生物到高等動物如人類,葡萄糖代謝對于細胞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葡萄糖無法自由通過由膦脂雙分子層構成的疏水細胞膜,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入需要借助于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其中一類屬于主要協同轉運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簡稱MFS),是大腦、神經系統、紅細胞、各個器官中最重要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簡稱GLUT)。
GLUT1是MFS葡萄糖轉運蛋白亞家族成員。GLUT1由SLC2A1編碼,廣泛表達于多種組織細胞調節葡萄糖攝取。尤其是它對葡萄糖分子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因此在相對低濃度的狀態下也能轉運葡萄糖分子,是介導葡萄糖經過血腦屏障的主要轉運蛋白。血腦屏障內皮細胞中的GLUT1對大腦和其他器官的葡萄糖供應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失活性突變會導致GLUT1葡萄糖轉運活性受損,使得大腦缺乏能量供應而引發相關人類疾病。GLUT1缺陷綜合征(又稱作為De Vivo綜合征)具有早發性癲癇、小頭畸形和發育遲緩等一系列的癥狀特征。由于無氧糖酵解是一種較低效率的能量獲取方式,癌細胞必須更加努力地獲取更多的食物,尤其是葡萄糖來維持生存。以往的研究在幾種癌細胞類型中均觀察到GLUT1表達水平增高,確定了GLUT1是腫瘤發生的一個重要預后指標。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GLUT1成為了當前功能和結構測定研究的一個熱點。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了分辨率為3.2埃的人類GLUT1晶體結構。捕獲的全長GLUT1蛋白呈現一種向內開放的構象,并表現出典型的MFS 家族折疊方式——由12個跨膜螺旋組成N端和C端兩個以假兩次軸對稱的結構域。這種結構使得研究人員能夠精確地繪制出GLUT1中致病突變結構圖譜,并闡明其潛在機制。
在以往的研究中,顏寧課題組曾獲取了GLUT1-4在大腸桿菌中的同源蛋白XylE的結構。XylE在腸桿菌中負責將D-木糖以質子依賴的方式同向轉運進入細胞。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將GLUT1與XylE的結構進行了對比,從而為理解協助擴散單向轉運體及質子驅動的協同轉運體的轉運機制奠定了基礎。
獲得GLUT1、XylE和GlcP的結構為從結構和機制上了解參與各種生物學過程及與許多生物技術應用相關的這一MFS葡萄糖轉運家族提供了重要的新見解。此外,新研究結果也為開發出靶向GLUT1和其他生理上重要的MFS葡萄糖轉運蛋白的潛在治療藥物提供了指導準則。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9月23日至28日,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簡稱IMC)在長沙、三亞兩地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和分享近視眼領域的新理念與新成果。第19屆世界近視大會舉行。主辦方供圖今年......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科研團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明清時期人類干擾加劇喀斯特洼地侵蝕產沙。該研究成果9月14日發表于ScienceChina-Ear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