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文學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發表了云南天文臺“太陽活動和CME理論研究團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由李燕及組內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們詳細研究了帶電粒子在湍動磁重聯電流片中的加速過程,給出了粒子加速的一些新結果。
太陽耀斑是太陽大氣中最劇烈的能量釋放過程(典型爆發的能量可達1025焦耳),它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將磁能轉化為等離子體的熱能、動能及加速帶電粒子。觀測研究表明,高能非熱粒子占據了釋放能量的10%-50%。磁重聯電流片所產生的感應電場是加速高能粒子的一種有效機制,但長電流片通常是不穩定和高湍動的,會產生各種等離子體不穩定性,最主要表現是磁島的形成和合并。研究帶電粒子在這樣復雜的電磁場結構中的運動,對理解粒子加速的細節過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通過對磁流體力學方程的數值計算,獲得了自洽的電磁場結構。然后,通過試驗粒子方法,研究粒子在湍動電流片中的加速。結果表明,電子和質子的能譜均呈現單一的冪律譜。冪律譜的高能成分由被捕獲在閉合磁場中的粒子組成,而逃逸的和部分被捕獲的粒子貢獻了能譜中較低的能量成分。譜指數隨著磁重聯的演化呈現軟-硬-軟的變化(圖1)。由于磁島的運動,使得在磁島的兩端存在相反的電場。這導致此區域曲率漂移對粒子加速和能量增加影響很小,而梯度漂移加速在粒子的加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圖2)。另外,由于磁島的存在,在考慮引導場的情況下并不能像X-點位型那樣很明顯的看到質子和電子的分離,只有很高能部分的粒子才能觀察到這種現象(圖3)。
該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科技專項和云南省林雋科學家工作室的支持。科學計算完成于云南天文臺計算太陽物理實驗室。
圖1.質子(左)和電子(右)能譜的演化
圖2.左:質子在xy平面的運動軌跡。右:粒子平行(紅)和垂直(藍)磁場方向動能及總動能(黑)的變化。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近期,我國提出并牽頭推動在國際電工委員會核儀器儀表技術委員會(IEC/TC45)成立帶電粒子加速器和核設施人工智能兩個國際標準新工作組,實現了我國在核儀器儀表領域牽頭成立國際標......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今日發布太陽耀斑信息提示:北京時間2024年5月3日10時22分,太陽爆發了一個強耀斑(X1.6級)。該事件發生時我國處于白天,耀斑對我國上空電離層產生了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
近期,“夸父一號”衛星(ASO-S)科學團隊利用“夸父一號”衛星上的白光太陽望遠鏡(WST)觀測數據,揭示了太陽白光耀斑并不罕見,并捕捉到耀斑環上的連續譜輻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olarPhysic......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太陽再次爆發X級耀斑打破2017年紀錄記者從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了解到,北京時間2024年2月23日06時34分,位于太陽表面北緯17度東經26度的活動區13590爆發X6.3級大耀斑,......
2024年是太陽活動的“大年”,太陽還會有“大事”。1月1日,中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耀斑黃色預警,太陽在北京時間5時55分時爆發了一個X5.0級強耀斑,這是6年多來的最強耀斑。耀斑是太陽大氣......
科技日報北京1月17日電(記者張蓋倫)記者從北京師范大學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神光Ⅱ”裝置,首次在實驗室實現激光驅動湍流磁重聯物理過程,并通過標度變換用于解釋太陽耀斑爆......
近日,天文學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AstrophysicalJournal)發表了云南天文臺“太陽活動和CME理論研究團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由李燕及組內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們詳細研......
近日,天文學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AstrophysicalJournal)發表了云南天文臺“太陽活動和CME理論研究團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由李燕及組內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們詳細研......
近日,天文學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AstrophysicalJournal)發表了云南天文臺“太陽活動和CME理論研究團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由李燕及組內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們詳細研......
近日,天文學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AstrophysicalJournal)發表了云南天文臺“太陽活動和CME理論研究團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由李燕及組內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們詳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