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繼國儲庫被曝流入大量轉基因菜油后,湖北一品牌也被爆檢出含轉基因成分。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檢出轉基因成分的湖北大米系湖北天谷漢水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主要產自襄陽。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湖北種植轉基因水稻其實早有先例,轉基因大米的背后是多家企業的聯合推動。記者了解獲悉,華中農業大學下屬企業華中農大新技術研發公司及由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掌舵的原武漢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都曾在轉基因水稻生產性實驗過程中,因"擅自擴大制種",被有關部門責令整改。

      據了解,針對國內銷售的大米和進口大米,國內目前并沒有檢測轉基因含量的明確規定。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政府部門釋放的信息混亂,造成了轉基因產品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公開。

      湖北轉基因大米非法入市

      正值國家主糧轉基因推廣舉棋不定之機,湖北一品牌大米被檢出轉基因成分的消息無疑牽動了各方神經。

      據《消費者報道》報道,經國家級轉基因檢測實驗室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盲樣檢測,湖北"天谷漢水源香米"樣品中檢出NOS和CryIA/nos兩個基因,屬于Bt63的特征基因,判定為含有"抗蟲水稻Bt63轉基因成分".

      據了解,Bt63涵蓋了2009年獲得農業部頒發安全證書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 轉基因品種。2009年,經過多年嚴格的實驗研究,農業部依法向華中農業大學研制的兩種轉基因水稻頒發了安全許可證書,獲得安全證書就代表國家承認其安全性。不過,這兩種轉基因水稻卻一直沒有獲得商業化種植許可。

      "天谷漢水源香米"產自襄陽,系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銷售。

      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湖北谷城縣城關鎮,是當地一家大型水稻、糧油加工企業。谷城縣委宣傳部主任阮班明告訴記者,企業看到相關報道后,已將倉庫里的"天谷漢水源香米"進行封存,停止銷售,將包括"天谷漢水源香米"在內的多個產品樣品送檢。"檢測大概需要12天的時間,我們也希望盡快看到檢測結果。"

      據了解,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明是谷城縣人。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谷城縣中天米業有限公司。"公司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發展很迅速。"阮班明告訴記者。而這也是"天谷漢水源香米"首次被檢出含轉基因成分。

      公開資料顯示,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擁有鄂西北規模最大的大米生產線,日處理稻谷800噸。此外,該公司還是湖北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北省糧食局指定的"湖北省軍供大米定點加工企業",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認定的"重點支持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

      不僅如此,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還是中商集團應急大米儲備企業。而被檢出轉基因成分的"天谷漢水源香米"正是從中商集團旗下的武漢市徐東中商平價廣場購買的。

      作為一家糧食加工企業,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實際上并沒有相關轉基因的檢測能力。湖北某糧食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加工企業,收購的糧食來自農戶,本身無法判斷其中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收購糧食時,企業會進行嚴格篩選,不過并不具備轉基因相關檢測資質。

      谷城縣政府一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谷城縣并不屬于產糧縣,更多的集中于工業發展。而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收購的糧食來自于哪里,其并不清楚。

      記者多次致電湖北天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明,但張的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專項基金成大規模種植誘餌

      水稻是中國人的主糧之一。每年人均消費97公斤大米,而中國整體的消費量則有1.7 億噸,約占中國糧食總產量的35.7%.

      事實上,主糧轉基因化的底線正在慢慢被突破。

      湖北已不是第一次爆出出現轉基因大米的消息。轉基因水稻在湖北等地,早在2004年就曾因非法種植而備受關注。

      2004年,有組織曾在湖北展開了對轉基因水稻種植的四次調查,并于2005年4月13日發布了《非法轉基因水稻污染中國大米》調查報告。該報告認為,轉基因水稻在湖北等地的種植已經非常廣泛。該組織同時將調查報告送往農業部。

      2005年4月14日,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公布了《關于"轉基因水稻污染我國大米"的書面答復材料》,對該組織的檢測結果"無法認同", 關于報告中所提轉基因水稻的種植面積、允許范圍、是否違規等問題,農業部將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湖北農業廳對此事的執法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和處理。

      2005年8月11日,湖北省政府委托省農業廳就"轉基因水稻事件"首次發表聲明,武漢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漢禾盛種衣劑有限責任公司和華中農大新技術研發公司在承擔轉基因水稻生產性實驗過程中,"擅自擴大制種",并責成有關單位對其進行處罰。

      湖北省農業廳隨即對已種植的上萬畝轉基因水稻進行鏟除,并對農民進行每畝四五百塊錢的補助。

      公開資料顯示,華中農大新技術研發公司是華中農業大學下屬企業,武漢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則于2001年2月成立,由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出任首席執行官。資料顯示,該公司曾公開招引"轉基因抗病、蟲水稻及品質改良"專案的投資,投資額為1 億元。但該公司于2005年注銷。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轉基因水稻在湖北等地的規模種植,誘因是多方面的。其中,240多億的轉基因研究專項基金和轉基因種子巨大的市場價值,無疑攪動了各方的利益神經。"

      數據顯示,中國的種子市場價值已經從2001年200億元增長到目前的500億元左右,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種業市場。作為全球第一大水稻生產和消費國、第二大玉米消費國,中國轉基因作物市場猶如一座等待開掘的金礦,各個研究機構和公司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跑馬圈地"了。

      轉基因商業化推廣亂象叢生

      轉基因主糧商業化推廣一直是各方爭議的焦點。

      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而此前不久,農業部剛頒發了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的生物安全證書,這是中國第一次頒發轉基因主糧的生物安全證書。政府對轉基因主糧的關注引起了專業人士和民間組織的激烈爭議。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對國內銷售的大米和進口大米,國內目前并沒有檢測轉基因含量的明確規定。轉基因成分不在大米國家標準(GB 1354-2009)之列,也使常規抽檢無標準可依。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政府部門釋放的信息混亂,造成了轉基因產品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公開。

      與之相反的是,由于轉基因產品的種種不確定因素,世界各國紛紛制定轉基因作物的相關法律法規,以規范轉基因食品市場,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早在轉基因技術開始起飛的上世紀80年代,很多國家都對轉基因作物的種植、生產和進口設置了門檻。例如歐盟有著嚴格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和完善的產品追溯體系;奧地利有一部純凈種子法,禁止常規種子受到轉基因污染;日本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制度每年都要進行重新審定。其中以歐盟對于進口轉基因產品的規定最為嚴格,以至于中國的大米產品屢次因為轉基因問題被擋在了歐洲的大門外。

      此次湖北"天谷漢水源"大米被檢出含轉基因成分無疑將轉基因主糧商業化這個問題再度推至公眾焦點。

      事實上,國際上尚未有國家批準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推廣。

      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種植比較多的國家。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2009年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為85%,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為91%,轉基因棉花為88%.可是,在美國,至今還沒有對主糧小麥進行轉基因的商業化種植。

      美國政府早在2001年就給美國的轉基因主糧小麥(硬質紅色春小麥)頒發了安全證書。

      在2004年美國政府準備批準轉基因主糧小麥的商業化種植,但是,由于歐洲、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一直強烈反對轉基因小麥,如果美國商業種植轉基因小麥,那么這些國家的買家可能會從其他地區尋購小麥。迫于壓力,孟山都公司2004年主動撤銷了轉基因小麥商業化種植的申請。

      轉基因水稻可能透過基因流向栽培稻、雜草稻和野生稻轉移基因,危害這些栽培品種或野生種的遺傳完整性、遺傳多樣性和生存能力,對現存的傳統栽培水稻造成污染。一旦基因污染出現,中國傳統的稻種資源寶庫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相關文章

    花青素合成關鍵基因新發現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功能成分與生物合成創新團隊從中國菰米中鑒定到兩個花青素合成的關鍵調控基因,通過轉水稻功能驗證闡明了其在水稻種子花青素生物強化中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化學......

    保持節奏,我讀研的一些經驗分享

    編者按:陳曦,中國科學院大學2024屆遺傳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培養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跟隨導師王二濤研究員圍繞水稻的共生與免疫信號平衡開展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

    首個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質組圖譜發布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近日聯合國內多家單位,共同繪制了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質組圖譜,為水稻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質表達量資源,也為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多組學數據支撐作物智能設計育種提供了新......

    首個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質組圖譜發布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近日聯合國內多家單位,共同繪制了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質組圖譜,為水稻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質表達量資源,也為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多組學數據支撐作物智能設計育種提供了新......

    七旬院士張洪程:甘為稻農走斷鞋

    “張院士,您的鞋頭咋斷裂了?”“啥?嘿嘿,我說咋感覺腳底漏風。”三伏炎炎赤日天,夏苗垂首如煙燃。年過七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張洪程教授卻步履不停。7月23日,在泗洪現代農業產業園,張洪程沿著七公......

    北京大學袁文平團隊更新發布中國單季稻、雙季稻種植分布數據集

    近日,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城市與環境學院袁文平教授團隊通過生態網絡云平臺(http://www.nesdc.org.cn/)更新發布了中國單季稻、雙季稻種植分布數據集,用戶可在線訪問獲取數據。單季稻......

    北京大學袁文平團隊更新發布中國單季稻、雙季稻種植分布數據集

    近日,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城市與環境學院袁文平教授團隊通過生態網絡云平臺(http://www.nesdc.org.cn/)更新發布了中國單季稻、雙季稻種植分布數據集,用戶可在線訪問獲取數據。單季稻......

    水稻E3泛素連接酶調控抗病性和開花期機制獲解析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在《細胞》子刊《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Cell)發表論文,報道了水稻中一對同源E3泛素連接酶通過靶標一對同源底物蛋白......

    他們心里有“一盤棋”:“精準設計”水稻種子

    ①“中科發”系列水稻成熟了。②團隊為東北稻區“精準設計”的不同品種大米。本報記者丁典/攝③“中科804”稻谷(上)和稻米。④2018年“中科804”五常示范片現場。⑤雙季早粳稻。馮麗妃/攝■本報記者馮......

    這項研究為水稻的種質創新帶來更多可能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真菌與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團隊開發并展示了TadA-8e來源的胞嘧啶堿基編輯系統TadCBEs,和雙堿基編輯系統TadDE能夠用于高效率、高純度、高特異性的植物基因......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