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我校與美國圣約翰大學共建多肽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舉行簽約儀式。校長曾寶成,副校長李常健出席并同美國圣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楊冬華博士進行友好交流。
該實驗室的初步建設時間為五年,將依托陳哲生在美國建立的敏感/耐藥癌細胞為研究對象,以我校設計、合成與篩選的多肽藥物為材料,建立多肽藥物篩選與成藥性評價的“中美多肽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以提高我校在多肽藥物開發的科研實力,加快新型多肽藥物應用于臨床的進度,推進生物醫藥的發展。
曾寶成代表學校對陳哲生、楊冬華來校共建實驗室表示感謝。他介紹了學校近些年來的發展概況,并表示學校一直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致力于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他希望在兩位博士的幫助指導下,推動學校科研邁上更高臺階。
陳哲生充分肯定了覃佐東博士團隊在生物科研方面的成果,他希望雙方持續合作,共同推動多肽藥物研發取得新的突破。隨后雙方現場舉行了實驗室共建協議簽署儀式。
黨政辦、宣傳部、國際交流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科技處(服務地方辦公室)、實驗實訓中心負責人,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班子成員、制藥工程系和合成微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學科團隊及學校生化工程中心全體人員參加儀式。
簽約協議后,陳哲生教授為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部分師生作了題為“多肽藥物抗腫瘤的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報告主要從癌癥的發展、治療方式、耐藥性三個方面進行介紹,重點講解了ABC轉運泵引起的耐藥性和逆轉耐藥過程,并說明了很多小分子、天然產物能作為逆轉耐藥分子,和我校合作研究的多肽就顯示了較好的逆轉抗癌耐藥作用。報告會上陳哲生教授還與大家進行了精彩互動。報告會后,黨委書記陳弘同志在會場看望了陳哲生教授夫婦,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陳哲生,男,1963年出生,美國圣約翰大學教授、研究所所長,博士畢業于日本鹿兒島大學。從事腫瘤耐藥性研究,包括抗癌藥耐藥與小分子靶向藥物耐藥及其機理研究,其負責的實驗室已成為該領域國際最前沿的實驗室之一,尤其是在耐藥細胞系的構建(100余株),實驗方法與實驗模型等方面均處在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科學院院士Dr. P. Borst評價說“陳教授在ABC轉運蛋白與甲氨蝶呤(MTX)耐藥研究領域做的比任何人都多”。
陳教授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約200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 SCI論文100多 篇,其中CHEM SOC REV(IF=38.618,1篇),Drug Resist Updat(IF=10.33,3篇),CANCER RES(IF=8.55,13篇),CLIN CANCER RES(IF=8.34,2篇),JMC(IF=6.06,3篇),J Natl Cancer Inst(IF=5.05,2篇),JBC(IF=4.17,3篇);總引用次數10267次,單篇最高他引410次,H-index指數53,I10-index指數133。授權發明ZL4 項(中國3 項,美國1 項)。2003年獲美國AACR 青年科學家;2011年獲圣約翰大學特別榮譽獎;2016年獲圣約翰大學突出成就獎。
人類對于多肽藥物的探索已有百年歷史,由于多肽藥物具有靶點明確、成藥性好、活性較高等特點,已成為新藥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其中,GLP-1多肽藥物在近幾年已成為“明星藥物”,銷售額迅速增長,為全球和國內多......
6月1日上午,我校與美國圣約翰大學共建多肽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舉行簽約儀式。校長曾寶成,副校長李常健出席并同美國圣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楊冬華博士進行友好交流。該實驗室的初步建設時......
6月1日上午,我校與美國圣約翰大學共建多肽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舉行簽約儀式。校長曾寶成,副校長李常健出席并同美國圣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楊冬華博士進行友好交流。該實驗室的初步建設時間為五年,將依托陳哲生在......
2018年4月19日-20日,由美國藥典委員會(UnitedStatesPharmacopoeia,USP)主辦,世易科技協辦的“2018美國藥典多肽藥物質量與標準國際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舉行。大......
在最近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治療策略,可以靶向大約一半前列腺癌中都會發生的基因變異。當TMPRSS2和ERG這兩個基因在染色體上發......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質與多肽藥物重點實驗室與吉爾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天津開發區舉行。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盛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李靜,中國科學院院士、......
昨天上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質與多肽藥物重點實驗室與吉爾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在天津開發區正式揭牌。該實驗室的建立,將促進國內具有自主產權的納米診斷試劑的發展,對未來癌癥診斷和治療產......
近日,來自美國奧古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叫做WASF3的基因在癌細胞中持續表達,但在健康細胞中處于靜默狀態,該基因或成為降低癌細胞轉移能力的重要靶向目標。之前研究發現WASF3蛋白能夠促進癌細胞侵......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與華蘭生物工程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蛋白質與多肽藥物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發蛋白質與多肽藥物,推進我國創新型生物大分子藥物、新型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此前,以血液制品和疫苗為主......
摘要:基于分子生物學和重組技術的發展,蛋白質和多肽已經成為一類重要的藥物,但是其穩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半衰期短等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本文重點介紹了一些新的給藥途徑和給藥系統,例如鼻腔、頰等給藥途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