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03 15:06 原文鏈接: 澳大利亞開征碳排放稅

      7月1日,澳大利亞正式開始以每噸23澳元的定價向全國294家被列為排污最嚴重的電力、煤炭、運輸等企業征收碳排放稅。同時開始實施的還有各項補貼和減稅計劃,以降低碳稅對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影響。但是,當地人對碳稅的影響仍心存不安,朝野爭論也更趨激烈。

      根據有關報道,伴隨碳稅開征而來的漲價預計將使澳普通家庭的開支每周增加約10澳元,但中低收入家庭可以從政府計劃中獲得每周約10澳元的補助。抵銷漲價因素后,許多家庭應有節余。同時,個稅起征點也由原先的6000澳元提高到18200澳元。吉拉德總理表示,至少100萬澳人將因此而拿到更多的錢,約700萬人可以享受到相關減稅。

      眼下是否會出現“漲價潮”是各方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悉尼城鄉旅館代表表示,由于電費上漲,他們將提高房費10%至20%。經營多種業務的蘇伊德表示,需要冷凍的商品的價格將會上升,“我將盡量少漲,但也得面對現實”。肉店老板彼特羅給克則擔心漲價會失去一些顧客。花店老板瓦內·凡表示,如果供貨方提高價格,那么,她也不得不提高售價。

      為防止“搭車漲價”,澳消費者權益組織日前就提醒人們警惕“居心不良”的商家漫天提價。消費者權益組織發言人加斯特表示,如果消費者覺得價格增長不合理,可以向澳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投訴。澳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也開通了碳稅價格投訴熱線。澳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主席西姆斯表示,消費者因碳稅的實施可能會受到欺騙,不得不接受商品或服務價格的上漲。他警告稱,商家應合理制定相關價格,一個基于“誠信”計算碳稅價格的商家是不需要害怕來自委員會的相關調查的。

      不過,碳排放稅的影響是長期的。澳社會與經濟模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菲利普斯稱,政府計劃將惠及撫恤金領取人員和在職貧困者,但是,在9月至 12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公布之前,還很難弄清楚碳稅給人們帶來的全面影響。而小企業,特別是零售業主,對碳稅的影響,更是抱著不安的觀望態度。小企業理事會發言人斯特朗表示,在考慮是否漲價之前,零售業者大約需要等待12個月,才能對碳稅的影響看得比較清楚。他說,這對零售業者來說將是一段艱難的時光。

      新南威爾士商會發起“共享”活動,讓商界將其受到的影響的詳細記錄上傳到該會網站,供大家分享。新州商會執行主任卡特賴特表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碳稅是在業已困難的經濟環境中不得不承擔的又一種負擔。澳零售協會負責人齊默曼表示,零售商還無法準確估計碳稅究竟會讓他們付出什么,他們應仔細留意其每周的開支,然后制定應對計劃。

      澳朝野圍繞碳稅的爭論也進一步白熱化。反對黨領導人艾伯特6月30日在自由黨年會上表示,如果在下屆大選中當選總理,取消碳稅是其“絕對的、無條件的承諾”,是其政府的“首要任務”。反對黨還發起廣告戰,指責吉拉德總理在2010年大選前曾承諾上臺后不推進碳稅,稱她在碳稅問題上謊話連篇。

      吉拉德總理則反擊稱,艾伯特不可能真正兌現其承諾,企業界已經為碳排放定價做好了準備,新的投資已經開始。她表示,人們會在實際中根據自己的體驗來判斷這項“歷史性的碳稅改革”是好還是不好。她說,“一旦付諸實施,大家都知道這不可能退回去”,就像霍華德在2000年推行消費稅一樣,當時大家爭論也很激烈,但這么多年過去了,現在消費稅已經不再是公眾爭論的主要問題了。

      根據澳知名智庫羅伊研究所最新的一次民調,澳人對碳稅的態度在過去幾年中有了很大變化,目前反對碳稅的人達63%。57%的人贊成“聯盟黨政府取消碳排放交易計劃”(如果聯盟黨在下屆大選中當選上臺)。羅伊研究所自2005年起就開始持續跟蹤民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態度。在2005年和 2006年,澳人認為氣候變化是澳12項外交政策重點中的首要問題。但到2008年,氣候問題已降到第5位,2009年為第7位;在2010年和2011 年則進一步下降到第9位。

      根據澳政府的碳排放稅計劃,現時碳價將在隨后幾年中逐漸有所增加,并到2015年轉化為碳排放交易計劃,完全由市場來確定碳排放價格。澳計劃到2020年將全國的碳排放量降低5%。

    相關文章

    中國碳衛星可觀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及凈碳通量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發布

    7月26日,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編寫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報告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

    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7億噸

    7月12日,時值第11個“全國低碳日”,由生態環境部和陜西省政府主辦的“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在西安舉辦。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表示,我國建立起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3年......

    創立BigLCA耦合大數據的生命周期先進評價方法

    中國是碳排放大國,但是由于在碳核算相關方法等方面基礎研究起步較晚,一直在國際上缺少話語權,不利于保護我國合法發展權益和企業國際競爭力,中國亟需探索建立符合國情更先進的方法論和標準。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

    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仍存在四大誤解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由來已久,伴隨著現代食品加工工藝的改進和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研發和使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食品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發起的《中國消......

    益生菌市場“套路”多消費者難辨別

    “不用找醫生,這款益生菌就能搞定”“女生怎么選對私密益生菌?吃1年得出的經驗”“終于可以痛快呼吸了!重磅推薦這款舒鼻益生菌”……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宣稱各類功效的益生菌產品漸漸成為消......

    隆基聯合沙漠郵局打造零碳主題郵局

    “到2030年,我國碳排放會增加到140~145億噸,如果構建以低碳產業為主導的產業調整,上述數值估計能夠降低8.1億噸左右。”5月31日,在北京隆基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會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

    新型負碳環保水泥

    鑒于生物炭能從空氣中吸收其重量23%的二氧化碳,在一項概念驗證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在普通水泥中注入環保生物炭,得到了一種新型負碳環保水泥,且其強度與普通水泥相當。這一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

    研究稱冰蓋融化將使南極深海環流急劇放緩

    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碳排放維持在當前水平,南極冰蓋融化將導致南極深海環流在30年內放慢40%,并使深海溫度上升,對海洋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產生深遠影響。南極區域的表層海水由于密度較大而下沉......

    科學家試圖減少研究帶來的碳排放

    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亞前所未有的野火讓人記憶猶新。而對于貝克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所計算生物學家MichaelInouye來說,正是隨著氣候變暖更有可能發生的讓其實驗室關閉的野火,促使他開始關注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