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3-12 14:43 原文鏈接: 澳科學家正研究用激光“誘殺”太空垃圾

      澳大利亞一組科學家正在研究,從地球發射激光,來分解繞著地球旋轉的太空垃圾,減少這些碎片可能引發的一系列衛星撞擊事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學研究院院長克萊思告訴記者,這項工程非常可能成為現實,有關設備可能在10年內運作。

      不清除將有災難性撞擊

      他說,人類進入太空,所到之處都會留下垃圾,這項計劃勢必要成功,太空垃圾實在是太多了。科學家相信,太空中有包括小到釘子和螺栓、大到火箭部件的超過30萬件碎片,它們大部分都以極快的速度圍繞著地球進行低軌道運行。克萊思說,“距離災難性的一系列撞擊可能只有20年左右,到那時所有低軌道的衛星都有可能被撞出軌道。”

      首次提出“誘入大氣層”

      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拿出2000萬美元用于合作研究用激光對太空垃圾進行定位、跟蹤最終移除。研究團隊將整合政府、學術界及航空業界多方力量,預計總投入需要9000萬美元。其實,使用激光對付太空垃圾的想法不是第一次提出來,不過這一次將這一概念進行了大大的推進。科學家此前已經想到用激光將太空垃圾從衛星軌道上移除,澳大利亞科學家的目標則是用激光減小其運轉速度,讓其最后落入大氣層燒毀。

      “激光俠”將成熱門工種

      澳大利亞目前與美國航空航天局合作,用太空望遠鏡追蹤太空垃圾。根據計劃,科學家將先推出跟蹤設備,以避免太空垃圾相撞產生更多垃圾。若該項目實現,操作激光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熱門的技術工作,或許會從視頻游戲玩家中招募。在玩家面前的將是實實在在的“星球大戰”!

      清理太空垃圾“神器”多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太空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垃圾,如何清理他們已經成為新難題,科學家也提出了各種創意方法,其中有:

      “太空彈弓”:

      為了節省燃料,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提出“彈弓-衛星太空清掃器”,能夠捕獲太空垃圾,再將太空垃圾投向地球大氣層燃燒,之后使用動量航行至下一個太空殘骸目標進行清除。

      “立方太陽帆”:

      英國提議建造“立方太陽帆”,使用小型人造衛星帶動太陽帆捕獲太空殘骸至低軌道。最初計劃于2011年實施,但目前該計劃仍在籌劃之中。

      “電動系鏈”:

      2014年初,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提議“電動系鏈”策略來有效消除太空殘骸,電動系鏈的電流可以減緩人造衛星碎片或者太空垃圾的速度。減速的人造衛星碎片將逐漸降落至地面,燃燒殆盡。

      “脫軌任務”:

      該太空任務是2014年初提出的,旨在搜尋并清除軌道高度為800~1000公里極軌道區域的廢棄人造衛星殘骸,歐洲宇航局擬發射一個“太空捕捉器”,通過“織女星”火箭發射,重量為1.6噸。

    相關文章

    香港科技大學將發射香港高教界首枚衛星

    據香港星島網等港媒報道,香港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香港科大”)21日宣布,將于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名為“香港科大-雄彬一號”的多光譜光學衛星。此項目是香港科大作為香港首家發射衛星的高等院校,邁向建立......

    環境減災二號F星成功發射!全天候、全天時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又添新成員

    8月9日6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環境減災二號F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立項,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聯合牽頭組織研制的......

    我國首款柔性太陽翼衛星銀河航天靈犀03星成功發射升空

    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由銀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制,衛星配置了數......

    2030年,300顆星組網運行——解碼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

    低軌星座建設是國家戰略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低軌星座建設可以提供更加精準、實時、高效的服務,滿......

    中歐合作“微笑”衛星轉入正樣研制計劃于2025年發射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北京時間2023年7月13日,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簡稱“微笑衛星”)中歐評審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署SMILE任務轉正樣設計評審報告,標志著該任務完成初樣階段全部......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

    7月9日晚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攜手遠征一號S上面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

    又一顆衛星成功發射!主要用于對地觀測技術試驗

    北京時間2023年6月20日11時1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

    Astranis成功測試了其用于互聯網連接的低成本衛星技術

    Astranis是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太空公司,總部設在加州舊金山,其使命是為服務不足的地區帶來適當的互聯網連接。第一顆Astranis衛星現在已經進入太空,并且該技術正在按預期運行,因此該公司正在計劃......

    我國海洋衛星地面系統奠基人劉建強突發疾病去世

    記者從劉建強同志治喪委員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建強同志在工作會議現場突發疾病,送醫搶救無效,于2023年5月25日3時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

    大連理工大學:發一顆衛星,蹚一條“路”

    近半年來,幾乎每隔幾天,大連理工大學(以下簡稱大工)航空航天學院教授于曉洲就要跑一趟北京。5月10日,由該校航空航天學院微納衛星與電推進團隊研制的大連1號-連理衛星(以下簡稱大連1號)搭載天舟六號貨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