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質量與安全創新團隊利用感官組學技術,從分子水平揭示了生姜香氣特征的形成機制,為生姜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研究成果于4月10日在線發表于《農業食品化學(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生姜有“菜中之祖”的美譽,是全球范圍內長期種植和大量食用的園藝作物,是我國的優勢特產調味蔬菜和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創匯蔬菜;中國生姜栽培面積占世界生姜栽培面積的48%左右,生姜出口量約占世界生姜出口貿易量的77%。在影響生姜品質的眾多因素中,生姜風味特征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最重要評判指標。姜的風味品質主要包括由揮發性的姜精油賦予的特殊芳香味和由非揮發性的姜樹脂賦予的辛辣味。生姜辛辣味的研究已有百年歷史,但針對生姜香氣特征的現有研究仍停留在揮發物質的定性定量階段,沒有從分子水平最終揭示生姜香氣特征具體貢獻組分的相關報道。
該團隊利用分子感官科學(Molecular Sensory Science)手段,結合非破壞性揮發物質組合提取技術,引入揮發組分香氣屬性和香氣閾值的概念,從生姜中眾多揮發組分中篩選出生姜香氣活性組分。并在此基礎上,借助稀釋嗅聞技術,最終從香氣貢獻量化的角度實現生姜關鍵香氣組分的準確鑒定。該研究從分子水平準確解析了生姜香氣特征形成的作用機制,明確了生姜香氣品質評價的靶向分子。該研究結果對于促進生姜揮發性風味其他相關系列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還能為生姜采收成熟度確定、生姜精細加工與高附加值利用、高風味品質生姜新型深加工產品的開發與品質控制等提供技術指導。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煙草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6B01)的資助。煙草所龐雪莉博士為第一作者,孔凡玉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材料——ZMQ-1分子篩,解決了傳統材料無法處理“大分子”的難題,在促進化工生產更加綠色、高效等方面有廣闊應用前景。該成果北京時間12月......
——探索生命奧秘新途徑為促進我國糖復合物領域的合作交流,加快國內糖科學的發展 ,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糖復合物專業分會、復旦大學/衛健委糖復合物重點實驗室主辦 ,分析測試百科......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永豪團隊在《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最新科研進展。這項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off-siteradicalsinjection”的概念,利用先進的單分子結技術,實現......
探索無機成分以外的玻璃是人造透明材料發展的新方向,受聚合物和超分子玻璃的啟發,科研人員探索通過低分子量單體的聚合制備透明玻璃。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有關單位,構建了一......
運動有益健康,但人們并非總是想去鍛煉,這究竟受到什么影響?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薩比奧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身體運動有關的3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能是激活運動欲望的“開關”。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日前報道,美國特拉華大學的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化學處理工藝,能高效地將織物分解為可循環再利用的分子。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擴大規模,該技術有望顯著緩解時尚行業面臨的......
湖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中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環糊精等為原料,基于低共熔策略制備了超分子玻璃。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上。超分子玻璃制備過程。......
中新網長春5月26日電(高龍安)徐如人老人家中的小院里,兩棵李子樹長滿新葉。此時李子雖未成熟,但老人已收到“新果”。近日,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徐如人(吉林大學)第四屆中國化學會終身成......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學家近日揪出導致阿爾茨海默病惡化的“黑手”,揭示了其分子驅動因素。研究團隊期望這些分子能成為藥物靶點,在開發治療或緩解藥物方面發揮作用。相關論文發表于21日......
哺乳動物復雜性狀的性別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與雄激素密切相關。然而,性別差異的分子和細胞特征及其雄激素的調節仍然缺乏。 2024年4月10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分子細胞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