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9-01-09 08:25 原文鏈接: 特殊小肽突變導致罕見遺傳脫發

    1月4日,《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張學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的發現表明,一種以前未知的由HR基因引導序列編碼的小肽,其突變可降低小肽的功能進而引起一種罕見的遺傳性脫發。作者認為,這一小肽為研發治療人類某些類型脫發的藥物提供了一個新的靶點。
     
    國外研究者在十年前已證明HR基因突變是導致先天性無毛癥(一種罕見的脫發形式)的原因。先天性無毛癥的患兒,一歲之內毛發就完全脫落且不會再生。Marie Unna遺傳性稀毛癥,簡稱為MUHH,是一種與先天性無毛癥有關但病程不同的脫發形式。先天性無毛癥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MUHH則表現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MUHH已經被定位到含有HR基因的一個較小的染色體區域,但還一直沒在MUHH患者中發現該基因的突變。
     
    張學教授領導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發現,直接比鄰HR基因編碼區的引導序列(又稱5’非翻譯區,即5’UTR)編碼一種由34個氨基酸組成的小肽(命名為U2HR),在來自不同國家的19個MUHH家系中存在影響U2HR功能的突變。有趣的是,張學教授實驗室的研究結果提示,U2HR的功能是抑制HR基因自身的蛋白質合成過程,U2HR的致病突變卻是引起HR蛋白量的增加。因此,HR蛋白水平必須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才能阻止毛發脫落。
     
    在U2HR發現MUHH致病突變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揭示遺傳性脫發的一種新機制,同時也證明基因非翻譯區同樣也可以是致病突變發生的主要部位。
     
    研究小組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中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及皮膚科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包括中國、英國、德國、荷蘭、法國、瑞士、意大利、美國、愛爾蘭和澳大利亞共十個國家的相關課題組,在張學教授、何春滌教授和英國Irwin McLean教授的領導和協調下完成。研究經費資助的主要來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創新群體項目。(來源:科學新聞雜志 邸利會)
     
    (《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doi:10.1038/ng.276,Chun-Di He,Xue Zhang)
     

    更多閱讀(英文) 
     
    《自然—遺傳學》發表論文摘要

    相關文章

    細菌細胞會將記憶傳給后代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西北大學和得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聯合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細菌細胞可“記住”其身體和周圍環境的暫時變化。盡管這些變化沒有被編碼在細胞的遺傳基因中,但細胞仍然會將這......

    “頂流”花花和萌蘭如何找對象?科學家有說法了

    熊貓圈粉絲的“心上熊”大明星花花和萌蘭都是高顏值熊。然而,大熊貓繁殖后代一直是一件復雜而頗具風險的事。作為同父異母的兄妹,萌蘭和花花將來能不能找到門當戶對的另一半,將顏值和可愛遺傳給下一代,是粉絲們關......

    科研人員在橡膠樹種質遺傳多樣性和產膠進化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目前橡膠生產上的主要栽培品種均可追溯到來自橡膠樹屬(Hevea)巴西橡膠樹(H.brasiliensis)種內的22株1876(年)魏克漢種質,遺傳資源狹窄是橡膠樹雜交育種進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

    科研人員研究表明:微塑料也可致脫發

    中新網合肥6月19日電(吳蘭靳瑾)記者19日從蚌埠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燒傷科褚維偉副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表明:微塑料也是導致脫發的原因之一。脫發是困擾很多人的“頂級”難題,在遺傳、免疫、精......

    驅動表觀遺傳重編程和分化機制確定

    圖片表示從人類原始生殖細胞樣細胞(綠色)到人類有絲分裂前精原細胞(紅色)的體外分化。圖片來源:日本京都大學人類生物學高級研究所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在《自然》雜志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

    耐力運動員為何飽受房顫之苦

    大多數房顫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上,并且有已知的危險因素,特別是高血壓、肥胖和睡眠呼吸暫停。為什么自行車手、跑步者和其他健康狀況良好的運動員有時也會有這類風險?人們對此知之甚少。這可能涉及遺傳因素和與運動......

    意外受傷帶來啟發!34歲華人PI揭示人類尾巴丟失之謎

    文|杜珊妮徐可瑩“我為什么沒有尾巴呢?”注視著小狗肆意搖擺的尾巴,孩童時的夏波不禁發出這一聲靈魂拷問。轉眼間,曾經的“好奇少年”已經成長為一名遺傳生物學家,一次意外的尾骨受傷讓他重拾對“尾巴”的思考。......

    最新研究:斑鬣狗DNA遺傳信息反映社會地位等級

    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稱,一項研究發現,野生雌性斑鬣狗(Crocutacrocuta)的社會地位反映在其整個基因組的DN......

    人與猿類如何在進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學基礎。靈長類動物尾部表型的系統發育樹(Ma表示百萬年前)。圖片......

    遺傳變異從生命早期就開始影響血壓

    某些與高血壓相關的基因從生命早期就會影響血壓,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表明,高血壓發生在所有年齡組,并且與遺傳因素有關。“我們發現遺傳因素從兒童時期的頭幾年到你的一生都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