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生命之源,血型的問題事關重大。但近日有報道,湖南一男子獻血6年才知自己血型異常。血型與遺傳有關,父母血型正常,子女為什么會出現血型異常現象?專家表示,除極少部分基因突變之外,即便是特殊血型也來自父母,只是決定特殊血型的遺傳基因,在父母那體現為隱性而已。
男子獻血6年才知血型異常
據新華社報道,湖南省益陽市中心血站在對無償獻血者血液例行檢查時,發現了一例稀有血型,經湖南湘雅附一醫院輸血科鑒定,確認為“類孟買A型”血型。該血型比之RH陰性血型(熊貓血)更加稀有,我國目前記錄在案的不到30例,這也是湖南首次發現該血型。
“身懷”這一極其稀有血型的人叫吳志強,今年36歲,是益陽市桃江縣自來水公司職工。從2007年開始,他每年都會獻血。醫院已對吳志強的父母、兒子等直系親屬進行了鑒定,均為正常血型。
為啥6年沒弄清自己的血型?
孟買血型被稱“偽O型血”,漏檢率高
新聞報道中的湖南人吳志強,獻血6年,竟然都沒弄清自己的血型,這是怎么回事?“其實不奇怪,他的血型本身就屬于ABO血型系統,而且孟買型血非常容易和O型血混淆。 ”練詩梅說。
孟買血型究竟有什么特殊性?練詩梅介紹,我們常見的ABO血型系統,指的是人類紅細胞膜存在A、B抗原,它決定著我們的血型到底是A型還是B型、O型。在人類第9號染色體上,有A、B、H三個等位基因,另有一個極少見的無效基因h。“極少數基因型為hh純合子,表型為Oh,就是孟買型,因為Oh型在孟買被首次發現,所以又叫做孟買型。
”
之所以孟買型容易漏檢,是因為人一旦擁有了hh基因,由于紅細胞表面沒有H抗原,即使擁有顯性等位基因A或B,紅細胞表面也不會合成A抗原和B抗原。在常規驗血時,就會因為檢測不到A抗原和B抗原,而誤認為O型血,但實際卻是孟買血型。
孟買血型這一家族中還有類孟買型。類孟買表現型Ah及Bh,這兩類血型的紅細胞上,缺乏血清學足以檢查出的H抗原,但卻有少量A、B抗原。吳志強的血型就是類孟買A型。
目前,中國發現類孟買血型個體不到30例,分散在全國各地。由于專業知識及技術水平的限制,這一血型的漏檢率、誤檢率非常高。
ABO血型外啥血型比較多見?
被稱為“熊貓血”的Rh(-)也不少
你是什么型血?看看身邊的親人朋友,大都不外乎A型、B型、AB型和O型這四種。其實這就是專業人士常說的ABO血型系統,除此之外的血型都被列入特殊血型當中。練詩梅介紹,目前已發現人類有26個血型系統,除ABO血型外,還存在數種特殊血型,包括Rh陰性血型、Lewis血型系統、MNSSU血型、P型血型系統等二十多個血型系統,這之中,以Rh陰性血相對常見一些。
在漢族人群中,Rh陰性血型者極為稀少,大約一千個人中,有三四個是Rh陰性血型,因此被稱為“稀有血型”,俗稱“熊貓血”,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些城市里,同是“熊貓血”的人還組成了志愿者組織,有人需要獻血時相互幫助。
特殊血型也是遺傳來的?
是的,多來自父母隱性遺傳基因
父母雙方分別是A型血和B型血,孩子卻是O型血,這一現象并不奇怪。因為O型在父母遺傳上屬隱性表達的遺傳因子。同樣的道理,父母是正常血型,孩子的血型也可能是Rh陰性。
練詩梅解釋稱,大多數的情況是:父母雖然不是特殊類型血型,但很可能他們有特殊血型的隱性基因,只是本人未“表達”而已。當父母都存在上述情況,都將隱性基因遺傳給子女,就產生了特殊類型。
以Rh血型為例,Rh(-)基因是隱性基因,當Rh(+)的父母帶有Rh(-)基因且同時遺傳給子代時,其孩子即表示為Rh(-),單親有一人是Rh(-)時,其子女為Rh(-)的機會增大,反之機會減少。
另外,“子女在血型方面也有突變的因素,就是父母血型完全正常,子女卻是特殊血型。 ”練詩梅說,許多人擔心基因突變和一些疾病有關,但從目前的文獻顯示,單純血型基因的變異與其他疾病沒有必然的聯系。
特殊血型輸血有難題?
醫生建議自己為自己提前“儲備”
O型血可以輸給其他血型的人,比較安全,不會像其他血型,一旦輸錯會有生命危險。練詩梅稱這也是在特殊條件下的做法,比如戰爭年代、醫療條件差、血源緊張、緊急情況等。“現在醫學上主張的是,輸血時輸自己相同血型的血。 ”
因為特殊血型人數太少,許多人不得不自己為自己“獻血”,以備不時之需。報道稱,湖南益陽市中心血站,已將吳志強本人所獻的血進行冷凍封存,以保證其本人在意外情況下的用血。
血型到底有多少種?
到目前為止,共發現26個紅細胞血型系統、9個抗原集合體、250種以上抗原。
據國內外臨床檢測,發現人類血型有30余種之多。而在今天,在生活和醫療中應用最廣的當然要數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兩者與輸血者妊娠密切相關,后者與器官、骨髓和干細胞移植密切相聯。最常見血型ABO血型系統,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其中AB血型較少□特殊血型包括Rh陰性血型、Lewis血型系統、MNSSU血型、P型血型系統等二十多個血型系統。
2019年1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秦駿研究組與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高棟研究組、上海交......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池川志郎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發現了導致青春期特發性脊柱側彎病情加重的遺傳基因。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向側面彎曲的狀態。嚴重脊柱側彎會引發肺功能下降、腰疼和背部疼痛,且病情惡化后治療較困難。......
一個由KAUST領導的國際團隊在研究成年人基因組及其所處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調節基因活性的表觀遺傳學機制。來自KAUST的ValerioOrlando實驗室一直在研究Ezh1的作用,該基因在......
如果在出生時關于你的身體基因、相關分子的大數據可被記錄在案,那么你不僅可以照鏡子了解自我,還能翻看屬于自己的“遺傳密碼百科全書”……也許若干年后,上述的想象會實現。屆時,我們對醫療的概念將完全刷新:醫......
在英國知名科學雜志《Nature》上,發表了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的丹尼爾·本杰明(DanielBenjamin)教授等人組成的團隊完成了......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科研小組于2016年8月9日宣布,他們成功發現了會讓肺腺癌患病風險提高的遺傳基因排序類型。肺腺癌是肺癌中發病幾率較高的一種,容易發生于女性及不抽煙者。擁有該遺傳基因特征的人,患肺......
腫瘤學家希望,至少一些關于先天癌癥風險的新發現能夠帶來更好的治療方法。一個年輕的家庭里有兩個癌癥病例,這或者是運氣太壞,或者是有著更深層次的聯系。故事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年輕的兒科腫瘤醫生Michael......
腫瘤學家希望,至少一些關于先天癌癥風險的新發現能夠帶來更好的治療方法。一個年輕的家庭里有兩個癌癥病例,這或者是運氣太壞,或者是有著更深層次的聯系。故事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年輕的兒科腫瘤醫生Michael......
日前從天津市腫瘤醫院獲悉,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高明聯合該院腫瘤分子診斷中心教授于津浦,近期發現了家族性非髓樣甲狀腺癌新的遺傳易感基因。該研究突破了家族性非髓樣甲狀腺易感基因研究的瓶頸,揭示了家族性非髓......
記者日前從天津市腫瘤醫院獲悉,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高明教授聯合該院腫瘤分子診斷中心于津浦教授,在國際上首次研究發現的家族性非髓樣甲狀腺癌新的遺傳易感基因結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