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1-29 11:28 原文鏈接: 王中林團隊質疑:撓曲電光伏效應真能提高電池效率?

      科學評論:撓曲電光伏效應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非也!

      光伏效應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并作為清潔能源應用于各種設備。然而,其開路電壓受半導體的帶隙能帶限制,效率較低。體光伏效應 (bulk photovoltaic effect)能夠產生極大的光生電壓,遠遠超過相應半導體的帶隙,但其短路電流異常低,整體發電效率極低;同時,具有體光伏的材料通常受限于寬帶隙非中心對稱材料體系。Yang, Kim and Alexe 等人在《科學》上報道了撓曲電光伏效應[1](Flexo-electric photovoltaic effect, 以下統稱為“該文”),即通過半導體中的應變梯度,可以在任何半導體中產生體光伏效應,同時能產生非常大的光伏電流(該文宣稱電流提高了兩到三個數量級),并認為通過該效應可以極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圖片.png

      最近,由鄒海洋博士,張春利博士,薛昊博士和吳治嶧博士等組成的由王中林院士領導的團隊從實驗設計,實驗數據,機制原理,和結論分析等方面對該文進行討論,認為該文實驗設計不合理,用于計算分析的物理模型不合理,實驗結果無法支持物理模型,結論陳述有明顯的誤導和錯誤。作者們認為該文對學術界和公眾認知存在重大誤導,非常有必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和疑問。其評論的原文發在了ACS Nano[2] 。

    圖片.png

      首先,Yang, Kim and Alexe提供的數據不一致。文中宣稱電流有兩到三個數量級的提高,而支撐材料中大量的數據卻表明電流提高倍數都低于20倍。在納米尺度下,強壓力會引起諸多參數極大地變化,包括AFM 針尖和晶體形變引起接觸面積,接觸電阻等的變化,因而電流發生變化的原因則存在了很多可能性。

      第二,沒有有效數據證明實驗中是否產生了撓曲電效應以及其強度。Yang, Kim and Alexe文中沒有實驗數據,只有計算試圖驗證撓曲電的產生,而其實驗設計和實際情況與所用物理計算模型的基本適用條件完全不符,計算結果將應力梯度極大放大,得到了完全偏離實際的結果。

      第三,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證明該實驗產生了體光伏效應。Yang, Kim and Alexe文中所得到的電流和偏振光角度的變化沒有太大關系(與電流總值相比,電流波動幅度1pA非常小),這與體光伏效應的這一特性的典型曲線不符。

      第四,沒有數據體現出撓曲電光伏理論中的極化現象。極化電勢會對I-V兩端曲線產生不對稱的變化,而在Yang, Kim and Alexe文中的出現的是對稱變化,這更可能是壓阻效應的結果,而不是具有極化效應的撓曲電或體光伏。

      第五,沒有任何數據表明撓曲電光伏效應能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以及突破SQ效率限制。太陽光與該文中所用的極化激光有著極大地本質不同。另外,Yang, Kim and Alexe文中得到的電壓仍在帶隙內,電流的量級(pA,nA)依舊異常低,無法得到高效的光電轉換。也沒有任何理由相信,通過大面積的探針陣列壓在普通太陽能電池上就可以產生體光伏來提高電流,電壓或者效率。另外,強外力作用下的探針陣列會影響光吸收,反射,電阻,增加材料缺陷,影響太陽能的性能和壽命。

      評論文章里提出了30個Yang, Kim and Alexe文章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質疑,認為該實驗無法證明產生了撓曲電光伏效應,更無法證明該效應是電流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撓曲電光伏效應能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結論不能成立。

      參考文獻:

      [1] M. M. Yang, D. J. Kim, M. Alexe, Science 2018, 360, 904.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91/904

      [2] 評論原文:Haiyang Zou, Chunli Zhang, Hao Xue, Zhiyi Wu, Zhong Lin Wang*, “Boosting the Solar Cell Efficiency by Flexo-photovoltaic Effect?”, ACS Nano, 13 (2019) 12259-12267.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9b07222


    相關文章

    ScholarGPS發布榜單:王中林院士榮獲多個關鍵領域學科全球第一學者

    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杰出學者王中林院士,在過去五年中被公認為該領域的頭號學者。根據近日scholarGPS發布的榜單,王中林院士在材料與工程學科等多學科下的排名,近五年榜單終生榜單里均名列前茅。排名類......

    王中林院士憶“命運的齒輪”:永遠感念李政道先生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張雙虎李政道倡導的CUSPEA(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讓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學院院長王中林院士“命運的齒輪”開始飛速運轉。從大學時......

    王中林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展建言獻策

    心系母校,建言獻策。1982年,時年21歲的王中林從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順利畢業,隨后前往美國繼續深造;2017年,王中林以校友的身份回到西電,參加本科生畢業典禮并作為校友代表致辭,......

    科學家揭示鐵電體光伏效應中的電荷分離機制

    近日,我所太陽能研究部(DNL16)李燦院士、范峰滔研究員等利用表面光電壓方法,揭示了鐵電半導體光伏效應中的彈道傳輸和漂移機制。在太陽能光催化過程中,提高太陽能轉化效率的核心問題是提高光生電子和空穴的......

    王中林:傾數十年打造納米能源研究體系

    編者按:2022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迎來了10歲生日。如果說我們通常所見的研究所就像一片小森林,每個課題組都是一棵“樹”,那么這個特立獨行的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更像是一株“獨木......

    王中林:傾數十年打造納米能源研究體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26.shtm編者按:2022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迎來了10歲生日。如果說我們通......

    第九屆納米研究獎揭曉

    4月7日,《納米研究(英文版)》編輯部發布了第九屆納米研究獎評選結果。美國斯坦福大學戴宏杰院士以及佐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院士成功入選。戴宏杰教授因在碳基納米科學、可再生能源材料和納米醫學領域的杰出成就而......

    王中林團隊質疑:撓曲電光伏效應真能提高電池效率?

    科學評論:撓曲電光伏效應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非也!光伏效應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并作為清潔能源應用于各種設備。然而,其開路電壓受半導體的帶隙能帶限制,效率較低。體光伏效應(bulkphotovolt......

    王中林團隊質疑:撓曲電光伏效應真能提高電池效率?

    科學評論:撓曲電光伏效應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非也!光伏效應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并作為清潔能源應用于各種設備。然而,其開路電壓受半導體的帶隙能帶限制,效率較低。體光伏效應(bulkphotovolt......

    王中林團隊質疑:撓曲電光伏效應真能提高電池效率?

    科學評論:撓曲電光伏效應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非也!光伏效應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并作為清潔能源應用于各種設備。然而,其開路電壓受半導體的帶隙能帶限制,效率較低。體光伏效應(bulkphotovolt......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