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手術、化療和放療是治療腫瘤的三大武器,但近幾年細胞治療和免疫治療顯現出巨大潛力,有望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力量。”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血液科主任王亮當選為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以下簡稱健科會)細胞免疫治療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他期望通過健科會的平臺推進新興治療手段的規范化應用,同時為基層醫生提供一個培訓學習的平臺,并增進全社會對細胞免疫治療的正確認知,以推動相關研究的開展,使新療法惠及更多患者。
腫瘤治療兩大新武器
2013年,免疫治療在中國興起。免疫治療是指通過誘導、增強或抑制免疫反應的疾病治療方法。具體而言,人體依靠T淋巴細胞識別并殺滅腫瘤細胞,但T細胞表達的調節蛋白PD-1與腫瘤細胞表達的配體蛋白PD-L1一旦結合,會使T細胞的免疫識別功能被抑制。
“相當于腫瘤細胞把T細胞的‘剎車’給踩住了,那T細胞就無法殺滅腫瘤細胞。”王亮解釋道,當前的PD-1單抗、PD-L1單抗等藥物的治療原理就是阻斷PD-1與PD-L1的結合,即松開“剎車”,恢復T細胞的免疫功能。
免疫療法可用于治療各類腫瘤,包括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但從臨床應用來看,免疫治療對淋巴瘤的療效更好。
數據顯示,在肺癌、乳腺癌等實體瘤中,免疫治療單藥有效率約為20%~30%,但在淋巴瘤中高達60%~70%。因此,現階段免疫治療一般配合化療、放療、CAR-T細胞治療和其他靶向藥物,發揮增效作用。
而CAR-T細胞治療更趨向個體化治療,需先從患者體內提取淋巴細胞,并分離出T細胞。隨后,為T細胞安裝“GPS”,即“CAR”,使其能夠自動識別腫瘤細胞表達的抗原,如CD-19、CD-7、BCMA等;然后為其配備“發動機”,使其具有強大的細胞擴增能力。“這樣回輸進患者體內的T細胞就擁有了“火眼金睛”,能直接找到并殺滅腫瘤細胞。”王亮說。
2021年,兩款CAR-T細胞治療藥物在國內獲批上市,一款是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 另一款是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因此,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CAR-T細胞治療的元年。
但這兩款藥物價格極高,并非普通患者所能承受。“但相比傳統治療,CAR-T細胞治療已經實現了巨大的飛躍。”王亮表示,“可以預見CAR-T的前景非常廣闊,但我們對它的探索還只是冰山一角,期望通過技術創新,使這一新型治療方式更加親民。”
CAR-T治療仍不夠完美
采訪中,王亮表示,化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化療藥物進入人體后,好的細胞壞的細胞都會被殺掉。而且化療會產生脫發、惡心、嘔吐以及包括白細胞水平低在內的骨髓抑制等毒性反應。“但CAR-T細胞治療則是更精準殺敵。”
同時,CAR-T細胞治療更加強效。目前,CAR-T細胞治療主要用于復發難治性腫瘤,即對常規治療已經產生耐藥性的腫瘤。數據顯示,CAR-T細胞治療對復發難治性B細胞淋巴瘤的有效率可達80%,對骨髓瘤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有效率接近100%。
“任何一種治療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尤其在發展初期。”王亮表示,CAR-T細胞治療在某些情況下會產生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反應),也稱細胞因子風暴,使患者出現反復高熱、血壓、血氧降低等癥狀,甚至各個臟器都會發生相應的毒性反應。
當記者問及如何為腫瘤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時,王亮還是建議,如果放療、化療已經能夠達到較高的緩解率,如60%或70%以上,仍傾向于為患者提供一線治療。如果現有治療手段療效甚微,則優先考慮CAR-T細胞治療。“這是因為T細胞的提取和培養過程約需三周時間,周期較長,回輸進患者體內還可能面臨一些未知的不良反應。而化療藥物不需個體定制,且副作用相對明晰,因此可控性更強。”
“CAR-T細胞治療還遠遠不夠完美。”王亮直言,很多CAR-T細胞治療還只是單靶點,只針對B細胞淋巴瘤,而且僅上市了兩款藥物,以后CAR-T會有雙靶點、三靶點,適應證也會增至T細胞淋巴瘤、髓系白血病,甚至是實體腫瘤。
針對細胞治療,當前一些學會已經牽頭制定了包括患者評估、產品質量、回輸前后的處理步驟和不良反應管理等內容的規范性指南。王亮表示,“我們專委會的工作是協助推廣和實施這些指南,并進一步填補空白,健全管理,推動細胞治療步入正軌。”
此外,細胞免疫治療專委會還會定期進行會議交流,傳播先進技術;搭建培訓基地,讓更多醫生熟知并掌握細胞免疫治療;引導醫生正確看待科研,善于從臨床上發現問題,并開展科學研究;促進多方協作,研發出療效更好、價格更低的藥物。
目標既定便矢志不移
“我從來沒想過當醫生。”高考后在填報志愿時,王亮心儀的專業是金融學、生物學等專業。之所以最終會被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錄取,要歸功于同學家長的極力推薦,“報北京協和醫學院吧!那可是中國頂尖的醫學殿堂”。
抱著“試試”的心態,王亮竟“歪打正著”地被錄取了。“協和是提前批,當時收到錄取消息后,我還想能不能把檔案追回來。”王亮用玩笑似的語氣講述著當年的心情。
“但當我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名醫生時,我就決定肩負起治病救人的使命。”大學期間,王亮不僅專業成績名列前茅,而且獲得多項獎學金。進入臨床工作后,王亮更是迅速成長為青年醫師中的佼佼者。他先后獲得了“榮耀醫者·青年創新獎”“珠江青年醫師獎”“中國 35 歲以下最具潛力青年腫瘤醫生”等多項榮譽。
在談及挑選學生的標準時,王亮表示,“誠實最重要,還要有點悟性。悟性是建立正確的科研思維并具有敏銳發現臨床問題的能力,悟性高的學生能夠促進臨床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并通過科研反哺臨床。”
為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才,即便身兼數職、工作忙碌,王亮仍會抽出時間參與研究生組會,讓學生們解讀最新的學術文獻,匯報在科室輪轉中接收的病例情況、發現的問題等。
“我希望能通過科學研究讓每位患者的病情都得到緩解,甚至被治愈。”王亮說,這才是他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成就感。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程濤、沈俊、王建祥團隊及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昕團隊合作圍繞“效率”和“藥效”,開發了人多能干細胞(hPSC)定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C......
4月12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員許杰課題組發現CD3的首個配體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腫瘤免疫逃逸與睪丸免疫豁免中的關鍵作用,表明CD3L1是腫瘤免疫治療的全新靶點,有......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37.shtm......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3月17日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許琛琦研究組和李伯良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果:“通過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強CD8+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他們發現“代謝檢查點”可以調控T......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25.shtm5月11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上海首例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臨床試驗......
腫瘤細菌療法是一種以細菌為主體的腫瘤療法。但天然菌株的毒性較強、療效不穩定,限制了腫瘤細菌療法的應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這一療法提供了新的契機。......
4月15日,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傳中心主辦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現場宣傳活動在長沙市雨花區舉行。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陶學永在現場表示,目前湖南省14個市州及部分縣區完成了癌癥防治中心......
“過去,手術、化療和放療是治療腫瘤的三大武器,但近幾年細胞治療和免疫治療顯現出巨大潛力,有望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力量。”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血液科主任王亮當選為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