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2-27 13:03 原文鏈接: 王占國院士:半導體材料將走向“納米化”

      半導體照明5年后進入千家萬戶、上百位的密碼幾秒鐘就計算出來、人類進入變幻莫測的量子世界……日前,在中國科技館數百位參加科學講壇的聽眾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王占國展示了半導體材料的驚人魅力。

      半導體是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自1947年12月23日正式發明后,在家電、通信、網絡、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給電子工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201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達到2983億美元,拉動上萬億美元的電子產品市場。

      伴隨著半導體市場的壯大,半導體材料也不斷獲得突破。王占國介紹,一般將鍺和硅稱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將砷化鎵、磷化銦等稱為第二代半導體材料,而將寬禁帶的碳化硅、氮化鎵和金剛石等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第一代材料中,12英寸單晶硅已經大規模生產,18英寸單晶硅已在實驗室研制成功,全球每年集成電路中的硅用量大約2萬噸。多晶硅方面,由于國內產品純度不夠,我國集成電路所用硅片基本靠進口。2011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為5萬噸。

      硅基微電子技術方面,國際上8英寸已經廣泛用于大規模集成電路,我國現有5~12英寸集成電路線約38條。

      在工藝水平上,國際上12英寸45納米工藝也投入工業生產,預計2016年開發出16納米工藝。但我國還停留在0.18微米、90納米、65納米水平上,只有少數企業擁有45納米工藝。

      “到2015年,我國將擁有多條45~90納米的8英寸、12英寸生產線。2022年進入國際前列。”王占國表示。

      不過隨著集成度提高,硅晶片會遇到很多困難,例如芯片功耗急劇增加,極有可能將硅片融掉。

      國際上預計,2022年將達到“極限”尺寸——10納米。因此,硅基微電子技術最終將無法滿足人類對信息量不斷增長的需求。人們目前開始把希望放在發展新型半導體材料和開發新技術上。

      王占國介紹,以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等為代表的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不斷向硅提出挑戰。它可以提高器件和電路的速度,以及解決由于集成度的提高帶來的功耗增加而出現的問題。

      GaAs、InP等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衛星通訊、移動通訊、光通信、GPS導航等領域。直徑為2、4、6英寸的GaAs已經得到商業化應用,8英寸的也已經在實驗室研制成功。

      王占國說,氮化鎵、碳化硅、氧化鋅等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也發展很快,這些材料都是寬帶隙半導體材料。它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壓高、熱導率大、電子飽和漂移速度快、介電常數小等特征,能夠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例如在半導體白光照明方面,王占國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開發出150lm/W的半導體照明燈,電壓只需要3~4伏,非常安全和節能。

      王占國認為,半導體材料發展的趨勢是由三維體材料向低維材料方向發展。目前,基于GaAs和InP基的低維材料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廣泛地應用于光通信、移動通訊、微波通訊的領域。

      實際上,這些低維半導體材料亦即納米材料。王占國表示,半導體納米科學技術的應用,將從原子、分子、納米尺度水平上,控制和制造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人工微結構材料和基于它們的器件和電器、電路,極有可能觸發新的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變幻莫測的量子世界。

    相關文章

    三星電子公布人工智能半導體技術路線圖

    三星電子日前在美國硅谷舉行“2024年三星代工論壇”,表示2027年將引入尖端晶圓代工技術,推出兩種新工藝節點,形成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研發、代工生產、組裝在內的全流程解決方案。三星電子表示,目前正通過......

    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并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發表重要講話,圍繞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系統闡述,深入回答了新質......

    5月出口金額同比大增!醫療儀器及器械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今日公布5月份進出口數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5月當月,進出口3.71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2.15萬億元,增長11.2%;進口1.56萬億元,增長5.2%。今年前5個月,我國......

    二維半導體三維集成研究取得新成果

    經過數十年發展,半導體工藝制程不斷逼近亞納米物理極限,但傳統硅基集成電路難以依靠進一步縮小晶體管面內尺寸來延續摩爾定律。發展垂直架構的多層互連CMOS邏輯電路,從而獲得三維集成技術的突破,是國際半導體......

    國科大等:二維半導體新成果登上Nature

    創新方法打破硅基邏輯電路的底層“封印”經過數十年發展,半導體工藝制程已逐漸逼近亞納米物理極限,傳統硅基集成電路難以依靠進一步縮小晶體管面內尺寸來延續摩爾定律。發展垂直架構的多層互連CMOS邏輯電路以實......

    國科大等:二維半導體新成果登上Nature

    創新方法打破硅基邏輯電路的底層“封印”經過數十年發展,半導體工藝制程已逐漸逼近亞納米物理極限,傳統硅基集成電路難以依靠進一步縮小晶體管面內尺寸來延續摩爾定律。發展垂直架構的多層互連CMOS邏輯電路以實......

    英偉達重磅!Blackwell芯片已投產聯合電腦生產行業打造AI工廠和數據中心

    英偉達傳來重磅消息。6月2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宣布,英偉達Blackwell芯片現已開始投產。演講中,黃仁勛宣布,英偉達將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Ultra AI芯片。下......

    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舉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集成電路專場活動

    4月10日,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以下簡稱“北京科創基金”)舉辦2024年“創享匯”系列活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集成電路專場活動。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朱建紅,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

    摻雜空氣可讓有機半導體更導電

    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在空氣作為摻雜劑的幫助下,可讓有機半導體變得更具導電性。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是邁向未來生產廉價和可持續有機半導體的重要一步。林雪平大學副教......

    半導體、醫藥成最新調研焦點超200家機構關注這一公司

    近期,半導體、醫藥類公司頻繁被機構調研——5月以來,有相關公司迎來超過200家機構調研;百利天恒-U、天岳先進、盛美上海等22家上市公司均被超過100家機構調研,有的公司已是多次被調研。從所屬行業來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