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和氣象信息數據共享,聯合預警預報重污染天氣……昨天,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和河南省氣象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就合力應對河南霧霾天氣達成一致。雙方合作后,今年有望預報未來24小時的空氣質量。
聯手“抗霾”,能給公眾帶來哪些及時的便利?省環保廳環境監測處處長韓曉晗在受訪時說,目前,我們的官方網站上,每天都會實時發布全省各地的 AQI(空氣質量指數)等信息。跟氣象局合作后,我們將及時拿到他們的數據,增加天氣預報、實時氣象要素等信息,為老百姓出行提供更好的提示。
“雙方建立資料信息共享機制后,更加全面的天氣、環境預報預警信息會通過網絡、手機短信和媒體發布出去。”省氣象局副局長陳懷亮也表示。
另外,霧霾來了能一目了然,啥時候會散,則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對此,雙方將結合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聯合進行基于AQI的空氣質量預報技術研發和預警預報。
“今年,我們有望實現在全省發布空氣質量預報信息,預報至少未來24小時的空氣質量。”陳懷亮告訴記者。將來,這一預報時限還會逐漸延長。
記者22日從安徽省氣象局獲悉,經過8個多月的準備工作,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氣科學試驗的各項外場觀測試驗于16日正式實施,預計將持續4年左右。2022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國氣象局共同推進安......
“莊稼耕耘看天,工程建設看天,民航起降更看天。”對于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甘肅分局(以下簡稱“民航甘肅空管分局”)氣象臺技術室副主任陳麗晶來說,“觀天問風”的航空氣象員不僅要給飛機飛行提供......
“今年,我國面臨著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的雙重壓力,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嚴峻。”28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他表示,將通過工程減排、企業合......
今年3月23日是第63個世界氣象日,主題為“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18日在京啟動2023年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其間公布了“2022年度氣象現代化建設重大進展”,包括中國氣象......
央視網消息: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催生新發展動能。當科技和春耕相遇,會給麥田帶來了哪些新變化?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大顯身手,今年的春耕生產更有看頭。衛星觀苗情高分衛星遙......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2月和1—2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空氣質量總體情況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下降8.3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
當地時間3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準通過新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計劃,以填補關鍵信息空白,并支持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該機構指出,當下許多涉及溫室氣體的國際和國家活動主要是由研究界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38.shtm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
中新網2月23日電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23-25日,受弱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黃淮中東部、江淮、江南中東部、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4~6℃降溫,局地降溫8℃以上。此外,23日,西南地......
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