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水質鎘超標導致水廠停水事件,環境保護部日前啟動突發環境事件調查程序,并要求新余市切實加強環境應急響應工作,及時公開事件處置情況,積極回應公眾關切。
2016年4月3日,原宜春中安實業有限公司在暴雨期間,集中將廠區內含有大量重金屬鎘、鉈、砷的廢液偷排入袁河,導致袁河及仙女湖鎘、鉈、砷超標,由仙女湖取水的新余市第三水廠取水中斷,新余市部分城區停止供水。
事件發生后,環境保護部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新余市指導當地政府開展污染源排查、應急處置和供水保障工作。截至4月10日,新余市第三水廠完成工藝改造,經衛生部門檢測,出水水質穩定達標,于9時左右恢復供水。4月12日,新余市第三水廠備用水源引水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按照與仙女湖湖水1∶3的比例進入水廠,水廠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實現正常供水。
鑒于此次事件造成新余市第三水廠取水中斷,部分城區供水受到影響,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標準,初步認定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環境保護部依照《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辦法》啟動事件調查程序。調查結束后,將及時向社會公開調查結果。
新聞鏈接
肇事企業被找到 責任人已被控制
本報見習記者杜林 張林霞南昌報道 江西省環保廳日前對外公布,目前新余市第三水廠自來水已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全市恢復正常供水。
據了解,4月5日,江西省新余市水務集團在水質檢測中發現江口水庫(即仙女湖)水源地出現重金屬鎘濃度超標,單項指標水達到劣Ⅴ類水標準。當日下午,新余市第三水廠關閉停產。
事發后,新余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了Ⅳ級應急響應,各級部門積極為城區居民安排應急供水,加強對第三水廠水源的應急監測。
從4月5日晚開始,新余市環保、國土、安監等部門迅速聯動,在江西省環保廳專家組的指導下,對境內仙女湖上游袁河流域的工業園區和所有企業、礦山、尾礦庫、入湖口等開展了拉網式排查,同時發動群眾舉報,均未發現鎘污染源。
4月6日晚,經過國家、省環保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日夜地毯式排查,發現袁河上游段原宜春中安實業有限公司排污口正在向袁河下游排污。
4月7日,經江西省環保廳檢測,該廠排污口水中鎘濃度超過排放標準。該企業法人代表隨后被控制,污染源被切斷。
肇事企業位于宜春市袁州區彬江鎮彬江村與新余市分宜縣分宜鎮角元村交界處,廠區占地約6畝,法人代表為曾平華,于2014年8月在宜春注冊,原注冊經營項目為農業項目開發和有機肥生產、銷售。2015年3月被宜春市袁州區彬江鎮人民政府關停。
經查,2016年3月6日至4月5日,該企業主在沒有申請改變經營范圍、無環評審批手續,無有效的污染治理設施的情況下,以從湖南衡陽等地拉來的危險廢物為原料,生產鐵渣、鋅渣、氯化鉀、硫酸鉀和海綿銦等產品。
經檢測,其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鎘、砷、鉈等有害重金屬。為了規避監管,其私設約2.5公里排污管,間歇性地惡意偷排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該廠外排口水中鎘濃度4655mg/L,超過標準46550倍。
該公司生產時間、排放污染物種類與仙女湖受污染的時間、污染物種類相吻合,且企業污染物排放量與湖區污染物總量基本相符,可以基本確定是造成仙女湖污染的污染源。
目前,環保部門已截斷了該企業的排污管道,封存了生產設備、原料和廠房,企業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已被宜春市警方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4月6日16時許,經新余市第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第三水廠自來水已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4月11日,新余市衛計委發布公告,稱新余市第三水廠恢復供水,經市疾控中心多次檢測,出廠水污染物相關指標水質穩定,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無錫高科物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究,國家環......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介紹,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確定50個考核水體,分區分類開展水生態監測評價,2025年將開展第一次考核。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與我們傳統的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點,當前的工作基礎依然薄弱,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時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