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土壤疾病,哪來舌尖安全”,“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更值得關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召開。今年,土壤污染依然是代表和委員們關心和熱議的焦點之一。
熱點的聚焦是現實的折射。我國農業資源短缺、污染嚴重已成農業發展的束縛,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環境破壞不僅致使農產品從源頭上隱匿了安全危機,也令公眾對“舌尖安全”更為惶恐。
哪些環境因素影響著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環境污染與農產品安全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兩會期間,《中國科學報》記者就以上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
土壤污染
危害具有隱蔽性且難以治理
“凈土才能潔食。”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陳世寶用這幾個字說明土壤與農產品安全的關系,“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良好的土壤質量是農產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來自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的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總體情況卻不容樂觀。
據2014年4月17日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的結果,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在兩會期間,履新的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對土壤污染的調查結果進行了回應。他向媒體表示,國家已把治理土壤污染確定為向污染宣戰的三大行動計劃之一,土壤防治污染法正在起草之中,國家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通過兩會,各界人士正積極地為防治土壤污染獻計獻策。
據統計,截至目前,在今年兩會政協委員的提案中,有超過20件與此相關。例如,致公黨中央提交了《關于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和修復的提案》,民建中央提交了《關于加快治理農田殘膜污染的提案》,農工黨中央提交了《關于切實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監管的提案》。
然而,土壤污染的防治并非易事。
3月8日,在全國政協提案辦理協商會上,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以“一污染就天長地久”解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的嚴峻。
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也有這樣的擔憂。他向媒體表示,相比于廣受關注的空氣污染,從長期危害性和治理難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問題其實更值得關注。
“與大氣和水體環境相比,土壤污染對生態的破壞及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和地域性,且具有不可逆轉、難以治理等顯著特點。土壤被污染后,其對環境的危害往往需要大量、多途徑科學調查才能發現。”陳世寶說,“從這些層面上來說,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更值得關注。”
重金屬超標
成因“沒那么簡單”
盡管土壤污染“更值得關注”,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土壤污染物雖可通過農作物的吸收、富集進入食物鏈,但農產品安全與土壤污染之間并非“直接”和“線性”的關系。
“提到農產品污染,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由土壤污染引起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廣東生態環境和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指出,在厘清農產品安全與土壤污染的關系時,需要認識到,農產品安全受諸多外部因素的綜合作用,而土壤污染對農產品污染超標的貢獻率也受多種外部條件影響,如作物品種、土壤酸堿度、有機質含量等。而土壤中重金屬也存在不同的形態和性質,因此在不同的條件下,情況截然不同。
“在某些地區就可能出現土壤重金屬含量不超標,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現象;而另一些地區,則有可能出現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但是農作物中的重金屬含量不超標的現象。”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農產品安全與環境質量檢測中心主任王顏紅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
“以鎘元素為例,在一些地區土壤中鎘元素的濃度并不高,但是經檢測農作物的鎘含量很高。”陳能場說,“這其實與土壤酸化有關,在酸化的土壤中鎘元素的活性更高,也更容易通過農作物進入食物鏈。”
實際上,重金屬在土壤和作物系統中的遷移能力也千差萬別。例如,金、鈦、釔等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就極難溶解,而如砷、汞、鉛等在土壤中則很難遷移。陳能場表示,重金屬中真正通過土地生產的食物而對人體產生健康損害的目前只有鎘。
而鎘元素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一方面在于其毒性會通過植物表現在動物和人體之中,另一方面在于其常與其他礦石共生。因此,鉛鋅礦、鐵硫礦等開采容易導致鎘對環境的污染,加之其低熔點和低沸點,所以冶煉、燃煤甚至抽煙都可將鎘蒸發到大氣中。
在陳能場看來,農產品安全與土壤污染之間的關系“沒那么簡單”。實際上,環境介質中的多種重金屬大多數情況下是相互作用的,而這種相互作用可被用來減輕有害重金屬的吸收。同時,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種在污染土壤中的安全性也有所差別。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能以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多少這一數值來簡單地理解土壤重金屬污染。” 陳能場表示,對土壤污染的考量應對土壤環境、土壤作物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
空氣污染
對農產品安全的影響不可小覷
除了不能“一刀切”地理解土壤污染與農產品安全之間的關系,空氣污染對農產品安全的影響也值得公眾重新審視。
“大氣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似乎被低估了。”陳能場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研究表明,我國2010年有色金屬行業鎘的大氣排放高達1681噸,而燃煤來源的鎘也達到了303噸。大氣沉降鎘的濃度為0.4~25鎘/公頃/年。最高值遠高于10鎘/公頃/年的高鎘沉降范圍。
大氣中攜帶污染物的顆粒可通過大氣干、濕沉降到達地表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此外,通過葉片的吸收,大氣污染顆粒也能在農作物中富集。
“葉片對大氣污染的吸收和累積,是一條容易被忽略的途徑。” 陳能場說。事實上,不同方法的各種研究均證明了大氣污染對蔬菜等植物的葉片吸收重金屬有著直接的影響。
王顏紅長期從事環境質量與食品安全的研究,他們曾以盆栽試驗模擬土壤鉛污染和葉面鉛污染,研究玉米植株內不同來源鉛污染的遷移規律和貢獻率。
“大氣鉛貢獻率為53.7%,土壤鉛貢獻率為46.3%,說明大氣和土壤都是玉米鉛污染的重要來源。”王顏紅解釋,“這說明葉面傳輸也是玉米籽粒吸收鉛的重要途徑。”
其他因素
農產品安全“危機”四伏
除了大氣污染之外,水污染、酸雨等均會對農產品帶來“安全隱患”。
“酸雨影響農產品安全比較容易理解。酸雨能夠改變土壤環境,酸性能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屬。”陳能場解釋,“此外,酸雨也會增加葉片上的有害重金屬的吸收。”
那么酸雨對農產品的安全到底有什么影響呢?陳能場表示,目前對酸雨對土壤活性作用有很多的研究,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實驗也以模擬為主。陳能場認為,無論在公眾的認知上還是科學研究上,酸雨對農產品安全的影響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
除了酸雨,水污染也給農產品安全帶來了巨大“危機”。根據《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地表水總體輕度污染,全國4778個地下水監測點中,約六成水質較差和極差。
研究顯示,農業面源污染是中國水體污染最大的誘因。而反過來,中國是貧水國家,水源的短缺與水污染的加劇,使得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安全的基礎條件變得極為脆弱。
在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經濟學人全球預測總監利奧·阿布魯澤斯就曾指出,中國食品安全的“短板”是水的問題。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高吉喜也呼吁,中國亟待發展環水有機農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氣候因素對農產品重金屬含量的多少也會產生影響。例如,南方的早晚兩季稻,往往早稻的鎘含量遠低于晚稻,且超標率也大幅度降低。
對其原因,業內研究大都認為源于氣候的季節差異。夏天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鎘的吸收量低;而秋天少雨,土壤容易處于氧化狀態,加上天氣干燥,水稻葉片的蒸騰量大,有利于水稻對鎘的吸收。
而根據2014年12月農業部公布的《關于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的公報》,全國土地被評價為七至十等的地力較差耕地面積為5.1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7.9%。在高產出、高投入的模式下,耕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
曾有研究顯示,在盆栽試驗中出現了高產伴隨高鎘的現象,而相關專家表示,高鎘和高產并無直接聯系,但這種現象“在特定條件下還真的會發生”。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BIOTREE協助客戶發表在Microbiome上的關于土壤抗性遺傳的一篇文章。發表期刊:《Microbiome》影響因子:9.133合作單位:南京農業大學據百趣代謝組學小趣了......
時至歲末,又到了財政部“撒錢”的時候。近日,財政部在14天內連發11個通知,密集下達了2023年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農村環境整治等多項生態環保相關資金預算,......
關于公開征求《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64分類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1-28文號環辦便函......
因疫情影響,導致各種會議、展會暫停或延期舉辦,為了充分展示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林廢棄物行業發展,展示優秀品牌企業、挖掘創新技術、推廣應用產品,傳播區域項目信息,宣傳先進經驗,現誠邀地方政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耕地質量保育團隊揭示了長期保護性耕作土壤有機碳激發效應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調控機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對土壤固碳培肥調控機制的理解,為區域保護性耕作實踐和氣候變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為進一步加強用藥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藥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和人民健康權益,現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降低用藥錯誤風險,提高用藥安全水平(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解讀如下:一、《規劃》起草背景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
隨著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全國衛生健康領域迎來重要機遇期,信息化發揮著關鍵的支撐作用,在此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健康數據不僅是重要的生產要素,更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因此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機關各司局、委直屬和聯系單位、中國老齡協會,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機關各司局、各直屬單位:為指導醫療衛生機構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各有關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我委組織起草了《食品添加劑愛德萬甜》等1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2年10月10日前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