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背景下,冰川持續退縮對其補給流域的影響日益增強。珠峰地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分布區,科研人員以珠峰為例,探討冰川補給水體中硝酸鹽的來源和轉化過程,剖析高海拔冰川消融對區域氮循環的影響。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系統觀測了珠峰冰前湖和冰川融水徑流并采集樣品,分析了冰川補給水體中硝酸鹽及其同位素組成(δ15NNO3、δ18ONO3和Δ17ONO3)的變化。該研究根據Δ17ONO3結果量化了冰川補給水體中硝酸鹽的來源,闡明了冰川補給水體中硝酸鹽的轉化過程,評估了未來冰川消融對冰前水體硝酸鹽循環過程的影響。
研究發現,冰川融水徑流中的硝酸鹽濃度在匯入冰前湖后顯著降低,流出冰前湖后向下游逐漸增加。穩定的δ15NNO3值和沿徑流逐漸降低的δ18ONO3和Δ17ONO3值表明,不同的源混合比控制硝酸鹽濃度變化,冰湖中硝酸鹽濃度降低主要是懸浮顆粒物沉降造成。根據Δ17ONO3計算得出,冰川融水對其補給水體硝酸鹽具有重要貢獻(均值為49.16±5.40%)。較高的δ18ONO3和Δ17ONO3值以及δ15NNO3與δ18ONO3的非相關性說明,冰湖和冰川融水徑流中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不顯著。結果表明,隨著冰川消融加劇,冰前湖快速出現和擴大可能對硝酸鹽起“截留”作用,進而限制冰川輸出硝酸鹽向下游的傳輸,冰前環境將對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區的硝酸鹽循環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研究成果以Isotopic constraints on sourc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nitrate in the MountEverestproglacial water為題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氣候變化背景下,冰川持續退縮對其補給流域的影響日益增強。珠峰地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分布區,科研人員以珠峰為例,探討冰川補給水體中硝酸鹽的來源和轉化過程,剖析高海拔冰川消融對區域氮循環的影響。近日,中......
氣候變化背景下,冰川持續退縮對其補給流域的影響日益增強。珠峰地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分布區,科研人員以珠峰為例,探討冰川補給水體中硝酸鹽的來源和轉化過程,剖析高海拔冰川消融對區域氮循環的影響。近日,中......
《科學》在線發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劉坤祥領銜的植物氮素營養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西北農林科大供圖 9月23日,《科學》在線發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劉坤祥領銜的植物氮素營養團隊的最......
夜間化學反應是硝酸鹽的主要來源之一,對硝酸鹽的貢獻在全球可達50%。由于夜間殘留層中富含高濃度臭氧,傳統認為殘留層中NOx向硝酸鹽的轉化極為迅速,且形成的硝酸鹽在第二天殘留層消失后對近地面有顯著貢獻。......
硝酸鹽氣溶膠是大氣氣溶膠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氮氧化物(NO+NO2)排放量的不斷增加,硝酸鹽氣溶膠在大氣環境和氣候變化方面的重要性也愈來愈被學界關注。作為硝酸鹽的主要前體物,氮氧化物不僅是主要的大氣污......
大氣硝酸鹽是大氣氮氧化物的匯,可通過沉降的方式進入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并成為生態系統重要的氮來源。氮沉降量增加過度會產生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酸化、水體富營養化等。我國由于經濟高速發展,硝酸鹽的前體......
在美國,許多人輕信自來水的清潔程度足以直接飲用,但新的研究不啻為當頭棒喝:美國各地的自來水都有硝酸鹽污染的問題,它可能會導致每年超過1萬2500起的新發癌癥病例。在此,小編與閱讀者分享有關自來水水質各......
植物吸收利用的無機氮主要為硝態氮和銨態氮。在混合氮源下,植物對兩種無機氮源利用的份額因植物種類、生長發育時期以及所處的環境背景的不同而不同。確定植物硝酸鹽和銨鹽的區別貢獻有助于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和減......
研究和探索新型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對于激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具有平面三角構型的π-共軛基團,可以兼具較大的光學各向異性和倍頻系數,從而實現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激光頻率轉換,被認為是優異的紫外和深紫外......
硝酸鹽依賴的鐵氧化過程(NDFO)是微生物介導的硝酸還原和鐵氧化耦合的過程,最終導致亞鐵的氧化,產生亞硝酸根、氧化亞氮或者氮氣。此過程是促進地球環境中鐵元素循環的重要途徑,并且此過程耦合硝酸的還原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