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12 11:41 原文鏈接: 生態文明建設:永續發展的“綠色密碼”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連日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這個主題,結合打造“生態強省”的具體實踐,安徽代表們積極建言獻策。

      文明步入綠色時代

      “如果說人類原始文明是‘原始綠色文明’、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態文明可稱為 ‘綠色文明’。 ”十八大代表、池州市委書記陳強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從“五位一體”發展戰略的總體布局上,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這是我們黨在科學發展理論和實踐上的一次飛躍,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代創新。

      “生態環境優越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品牌。 ”陳強代表說,多年來,池州市一直主打生態牌,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銳意探索:在發展理念上,提出 “保一方好山水,富一方老百姓”;在發展戰略上,提出“五位一體、生態優先”;在發展空間上,強調 “開發沿江一線,保護腹地一片”;在發展目標上,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文明城市,力爭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生態池州是安徽的縮影。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要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強省,體現了省委對中央精神的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 “十八大報告為我們生態強省建設提供了黃金機遇。 ”十八大代表、霍山縣諸佛庵鎮黨委書記儲詒權認為,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定位,整體目標就是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只有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同步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才能實現。 “革命老區六安是一片紅色的土地,也是生態要求高的地區,保護生態環境任重道遠。 ”十八大代表、六安市委書記孫云飛說,六安市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和保護中逐步提高老區人民生活水平。

      既做減法又做加法

      “10年前要說起火電廠,你頭腦中的印象肯定是黑煙滾滾的大煙囪。傳統火電廠給千家萬戶帶去了光明,但它本身也是能源消耗大戶、污染排放大戶。 ”來自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的張宏妹代表說,這幾年發電企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興建大容量、高參數的超臨界發電機組,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實現低污染、低能耗的清潔發電。這正是生態文明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具體實踐。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綠色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們寧可犧牲一點速度,也絕不走過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為此,我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淘汰落后產能。 ”十八大代表、銅陵市委書記姚玉舟說,銅陵市每年因此減少工業產值200億元左右,但換來了生態環境的持續好轉,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節能做“減法”,綠化做“加法”。這幾年,黃山市大力實施“保綠”、“還綠”、“增綠”等六大行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果。 2011年,黃山市林業總產值100個億,林業對GDP的貢獻率接近20%。 “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們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努力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崛起之路。 ”十八大代表、黃山市委書記王福宏說。

      制度體系尚待完善

      “多年的實踐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 ”陳強代表說,只有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

      生態環境是跨區域的,加強區域合作勢在必然。 “報告提出,要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導向,有利于正確處理保護地和受益地之間的關系。 ”陳強代表說。

      生態補償試點,安徽走在全國前列。兩年來,我省新安江流域以實施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為契機,進入了流域綜合治理的新階段。 “目前新安江流域黃山市境內的地表水水質優良率100%,新安江出境的斷面水質保持基本穩定,新安江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水系之一。 ”王福宏代表建議,國家在現有試點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措施,使生態補償機制更好地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原則。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環保、林業、旅游、城鄉建設等多個部門,容易出現‘多龍治水、政出多門’的弊端,不利于整合資源,形成整體合力。 ”陳強代表建議,國家要全面統籌,研究制定國家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凝聚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相關文章

    杜絕“一刀切”!廣西全面啟動第二輪第二批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10月8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全部對外公開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廣東省生態學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

    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站“智慧”守護“地球之肺”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如何開展“無廢城市”建設?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隆重開幕

    7月8日,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并作主旨講話。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論壇為期2天,今年的主題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舉辦開......

    全國生態日正式設立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

    為提升生態文明意識,我國擬設立“全國生態日”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節能新報告:科技助力節能減排

    數字化綠色制造技術與裝備、移動儲能技術在工業節能領域的應用、高電壓大功率固體電蓄熱爐技術……4月18日,在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機械工業節能與資源利用中心主辦的“節能服務進企業”暨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