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全國政協人環資委、科技部等聯合主辦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在貴陽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宣讀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并發表演講。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李萌出席了會議開幕式。
會議期間,科技部牽頭舉辦了“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高層論壇”,圍繞“石漠化防治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主題開展交流和研討。我國在石漠化防治、退化生態與土壤治理、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等多個領域的科技攻關與示范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在石漠化防治方面,研發了一大批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土壤改良、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及內澇災害防治技術,構建了多種生態產業發展集成模式,這些技術模式的示范推廣取得了顯著效果。例如,貴州省畢節石漠化綜合治理技術模式示范面積超過3萬畝,推廣面積超過8萬畝,已在貴州80余個縣級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應用。
此外,我國生態保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通過喀斯特石漠化防治、荒漠-綠洲生態建設等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建設和發展,有效推進了科技資源的整合和產學研機制的建立。與會嘉賓和代表認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科技創新工作,要注重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推廣,加強科技示范基地建設。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開展合作。要加強創新人才和團隊的培養。
會上,來自貴州省關嶺縣、長順縣地方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交流了基層開展石漠化防治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強調了科技在支撐石漠化防治、引領生態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科技部副部長李萌......
“中國人購買科研儀器的熱潮,不知救活了多少外國公司!”科技部原副部長的一句話,道盡了中國科技界的無奈。但科研儀器不能自主的后果才剛開始顯現。【1】2018年,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臺機器出了故障。當校方向......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
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時,可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國家領導人和先輩,努力帶領著全國人民向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七十余年來,幾經風雨,篳路藍縷,以長以成。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已經不再......
新冠疫苗研發的超級加速度,讓全世界見證了產學研通力合作的巨大能量。在科學改變世界的路上,企業和資本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從實驗室到商品架,從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穩扎穩打走好每一步?日前舉行的......
俄羅斯從化合物溶液中制備出锝量子和光學研究亮點紛呈2020年,俄羅斯科學家在量子、光學和計算機領域不斷發力,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果。俄羅斯審計咨詢公司FinExpertiza發布研究報告稱,2010—20......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國家現代化創新爭先,近日,中央宣傳部、......
2020年11月25日,北京師范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與順義工作站及順義區企業發展促進會在順義區成功開展企業需求調研和“百進千”對接會。活動由順義區科委(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順義工作站)會同北京師范大學研發......
11月20日,《2020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報告》在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農業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征,需要按照區域農業生產功能需求和產業發展問題導向,合理布局農業......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毅團隊發現,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巨大的固碳能力在以往研究中被低估。10月29日,劉毅團隊在《自然》上發表研究成果,認為基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計算排放通量的方法體系將為我國“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