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暨博奧生物有限公司10周年成果匯報與慶祝活動在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區委書記、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趙鳳桐,總后衛生部、科技部基礎司、衛生部科教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清華大學等領導和學術界、企業界、醫療領域等170多位嘉賓參加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發來賀信。
張曉強在致辭中說,博奧生物在10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組建了高水平的國際化團隊,自主研發的生物芯片相關產品包括各類生物芯片、配套儀器和設備、軟件與數據庫、生物材料與試劑、對外技術服務等五大類共60余項,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生物芯片產業中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服務與推廣、復合型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重要基地,成為推動我國生物芯片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在回顧博奧生物所走過的10年歷程時說,博奧生物成立之初,就已經承載了明確的產業化目標。像博奧生物這樣“中心+公司”的模式,開創了我國產學研用的一種發展新模式,并在發展中不斷思考和完善。
據了解,在分子診斷這一高技術領域,10年來,博奧生物用“芯”創新,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張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17種分枝桿菌菌種鑒定芯片、世界上第一張結核耐藥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乙肝耐藥基因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SARS病毒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HLA分型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轉錄因子活性譜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細胞電旋轉檢測芯片、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全基因組表達譜芯片、第一張無標記細胞遷移實時定量檢測芯片和世界上第一張電磁生物芯片,并堅持自主創新,開發了一系列與生物芯片配套的儀器設備,使之成為具有博奧特色的生物芯片系統化平臺。
截至2010年9月,博奧生物已申請ZL132項,其中124項獲得國內外ZL授權,ZL實施率達到60%。
在國外知名雜志上發表SCI論文104篇,出版專著10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3項,另有5項科技成果通過部級鑒定。
程京介紹說,博奧生物全新的“四位一體”高通量微陣列技術平臺,近年來已為全國2000多個科研項目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服務支持,針對我國疾病的診斷、預防開展了有益的嘗試。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在《科學》、《細胞》、《自然—遺傳學》等國際著名科學期刊上發表,發表SCI論文300多篇,為中國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貢獻。
歷經10年,博奧生物的人才團隊已從創業之初的7人發展壯大到如今的500多人,從2006年起,博奧生物就開始將疾病的預測、預防和個體化治療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推出了用于重大疾病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SNP芯片服務和可用于九大類60余種疾病易感性檢測的基因芯片,提高了部分重大疾病的早期預防預測水平。同時,博奧生物在遺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的分子診斷上緊跟國際前沿,開展了多項研究工作,以期將更多的產品回饋給科研和臨床。
在慶典儀式上,博奧生物與解放軍總醫院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分別簽署轉化醫學戰略合作協議。兩項協議的簽署,一方面可加快博奧生物研發產品的臨床轉化速度,使博奧生物將要研發的新產品更能符合臨床需求;另一方面,可提升醫院的科研水平和診療水平,使廣大患者受益,并提升醫院在臨床診斷方面的基礎研究水平。
同時,博奧生物與德國羅氏公司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合作方式為技術合作和產品研發。通過協議的簽署,可加快公司產品研發速度,提高公司在國內外臨床檢驗市場的地位、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并會擴大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同時,羅氏公司可增加產品技術平臺,豐富產品種類,提高其在國內外臨床檢驗市場的地位,通過豐富的產品種類擴大其在市場的占有量。
成立10年來,博奧生物始終秉承“詮釋生命,保障健康”的發展理念,在轉化醫學研究平臺、感染性疾病的快速分子診斷和個體化治療、腫瘤的分子分型和預后、生殖醫學和產前診斷及免疫相關疾病的分型和診斷等研究方面,通過與各級醫療機構的密切合作,研發出多種基于生物芯片技術的產品,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貢獻。
十年磨礪,用“芯”創造。據介紹,中心將在前10年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堅持自主創新,追求卓越、永攀高峰,自強不息,為開創生物醫學“芯”紀元而努力奮斗。(潘希)
外泌體是直徑為40nm-160nm的胞外囊泡。外泌體因攜帶大量母細胞的生物信息,在細胞間通訊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視為下一代的癌癥生物標志物。傳統檢測外泌體的方法存在耗時長、靈敏度低等問題,因此亟需發展快......
特大喜訊!15分鐘內出結果!上海芯超生物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研制成功!去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今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
5月24日-25日,第二屆全國生物傳感、生物芯片與納米生物技術高端論壇(BBNChina2019)在山東濟南召開,包括5位國內外院士在內的三百余位專家學者、研究生和業界代表參加會議。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
韓國近日一項研究成果實現了十幾分鐘內完成基因檢測:通過使用納米尺度的金顆粒制作的生物芯片來識別癌細胞DNA特征,能夠迅速完成對特定癌癥標志物的檢測,無需測序,可以識別單個位點基因突變。該技術能夠完成實......
以新型生物芯片為代表的自動化智能型醫療技術從腫瘤診療研究走向早期診斷及動態監控等臨床應用,成為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組成。其中,液體活檢是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癌癥早篩、預后監測、用藥指導、患者分層等領......
“作為經典并廣泛應用的抗栓藥,華法林和氯吡格雷分別在預防靜脈血栓、腦卒中、肺栓塞以及心腦血管血栓缺血性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個體對抗栓藥物的‘適用量’不一樣,有時對大多數人有效的劑量對少數人可能達不......
生物芯片是一類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統,包括微陣列芯片、微流控芯片、芯片實驗室以及相關的儀器和設備。生物芯片是一類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統,包括微陣列芯......
生物芯片是一類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統,包括微陣列芯片、微流控芯片、芯片實驗室以及相關的儀器和設備。它集合計算機、微電子、微機械、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等技術,在一個......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該技術系指將大量探針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與帶熒光標記的DNA或其他樣品分子(例如蛋白,因子或小分子)進行雜交......
海參屬于棘皮動物,是其中體型與形態最為特殊的種類,且處于從無脊椎向脊椎動物分化的獨特進化地位,也是國內外重要的海產經濟物種,具有極高的營養與醫用價值。10月12號,國際學術期刊PLoSBiology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