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有一個很酷的時鐘——生物鐘。然而,生物鐘調控生理、代謝和行為等生命活動的機制十分復雜,仍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記者15日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王恬教授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在《細胞通訊》上刊發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鐘調控代謝的新方式。
生物鐘由基因和蛋白質打造,是生物進化的禮物。生物鐘掌控著我們每天生活的節奏:什么時候安然入睡,什么時候精神飽滿地醒來。長期的生物鐘紊亂可導致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甚至癌癥。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即授予3位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鐘基因的科學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最豐富的一種轉錄后修飾,在基因表達、RNA剪切、mRNA運輸與翻譯等方面均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動態和可逆的m6A甲基化修飾廣泛參與哺乳動物的發育、免疫、腫瘤生成和轉移、干細胞更新、脂肪分化等生命過程。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小鼠肝臟生物鐘基因Bmal1特異性敲除,發現小鼠肝臟脂代謝異常,mRNA的m6A水平升高,并且失去晝夜節律性。通過m6A-seq,研究人員發現調控肝臟脂代謝的重要基因PPARα的m6A修飾升高,提示Bmal1影響m6A RNA甲基化修飾進而調控脂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調節脂代謝。進一步研究證實,m6A RNA甲基化修飾可通過YTHDF2影響PPARα mRNA的穩定性和壽命,從而調控PPARα基因的轉錄與翻譯,并影響脂代謝。該研究揭示了生物鐘調控代謝的新方式,拓展了人們對生物鐘、m6A RNA甲基化修飾和代謝相互關系的認識。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巍團隊聯合中山大學教授肖仕和德國馬普學會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教授BerndMueller-Roeber,研究發現生物鐘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節律的新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Jo......
光信號與生物鐘之間存在密切互作關系:一方面,光是重要的生物鐘授時因子,光信號通過與生物鐘核心振蕩器的多層級互作,馴導生物鐘,使植物生長和代謝的晝夜節律性與環境光周期同步,從而達到最優化的生長;另一方面......
眾所周知,晝夜節律是一種內源性的計時系統(生物鐘),大約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人體內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控制機體一系列生物過程,包括激素分泌、代謝循環和對病原體的免疫保護,也誘導了我們充滿節......
11月8日,《歐洲心臟雜志—數字健康》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晚上10點至11點之間睡覺與早睡或晚睡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更低。人體有一個24小時的內部時鐘,稱為晝夜節律,有助于調節身體和心理功能。該研究通......
如人類一樣,細胞也有“生物鐘”,會依據自然的“晝夜交替”周期來調節各類蛋白的高低表達,以此控制新陳代謝。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癌細胞卻“偷偷”在“加班”,能夠不顧晝夜節律來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加速擴張。......
就生物鐘而言,有人習慣早睡早起,有人則是晚睡晚起的“夜貓子”。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夜貓子”如果違背生物鐘作息,或更易抑郁、幸福感低。先前研究顯示,人體有351個基因與生物鐘類型有關。英國埃克塞特大......
抵抗衰老,延長健康壽命,一直是醫學工作者的最高理想。衰老的本質是長年的損傷積累和機體修復功能的下降,臨床表現為代謝病、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高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抵抗衰老?最近,Natur......
為了適應地球自轉引起的環境周期性變化,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進化出了內源計時器——生物鐘,它可以維持細胞內近24小時的基因表達節律性以適應環境中光溫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生物鐘參與調控植物體內幾乎所......
人體內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它們的相互作用對代謝健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睡眠與飲食時間不規律容易患肥胖癥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然而,關于生物鐘與飲食時間之間的相互作用科學家們仍知之甚......
關注睡眠|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而且已經是第21個世界睡眠日。呼吁大家不要僅在睡眠日關注睡眠,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睡眠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問題。近日,中國醫師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