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開創性的人工智能驅動技術,它能揭示納米粒子的隱秘運動,而納米粒子在材料科學、制藥和電子學中至關重要。通過將人工智能與電子顯微鏡相結合,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直觀地看到以前被噪聲掩蓋的原子......
記者25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批準建立端度基準裝置,該基準裝置首次實現(0.1~1000)毫米一等量塊的測量,填補國內空白,測量水平躋身國際第一梯隊。端度是指物體兩個面之間的長度。量塊則是常用于復......
“空天海地的網絡建設,信息世界感知力、通信力以及智算力的建設,迫切需要高端、新型的硅基芯片。然而‘自上而下’的光刻技術制造方式已經接近物理極限。”在日前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說,全......
近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超)純水電導率量值的校準與測量能力(CMC)通過國際評審,相關結果在國際計量局(BIPM)官網正式公布。此次公布標志著中國計量院(超)純水電導率量值......
近日,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承辦的2024年第28屆國際亞穩態、非晶和納米結構材料研討會(ISMANAM28)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舉行。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與ISMANAM指......
當地時間17日,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舉行的研討會上,緊湊型繆子螺線管探測器(CMS)合作組報告稱,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對W玻色子質量進行了迄今為止同類實驗中最精確的測量,結果為80......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記者9月9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進行研究,揭示了其調......
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如何實現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持久的鋰金屬電池,一直是科研界的一大難題。記者9月6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與能源學院的郭洪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酰氨基功能化聚合物電解質,為鋰金屬......
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如何實現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持久的鋰金屬電池,一直是科研界的一大難題。記者9月6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與能源學院的郭洪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酰氨基功能化聚合物電解質,為鋰金屬......
近日,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在DiabetesCa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TimingofModeratetoVigorousPhysicalActivity,Mortality,Cardi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