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電力建設涵蓋了電力發電、輸電、配電等多個環節,為社會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電力發電方面,傳統的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也逐漸嶄露頭角。同時,智能電網的發展使得電力輸配更加高效、可靠,并促進了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電力建設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用電需求,也支撐了工業生產和城市發展。未來,隨著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電力建設將繼續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為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可持續的動力。
近日,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舉辦的中國電力建設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賦能電力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凝聚行業共識,形成發展合力,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與數智化轉型,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投資規模平穩波動。電力行業是社會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2014-2021年,中國電源工程投資規模呈平穩波動的態勢。根據中電聯數據,2021年中國電源工程投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雖然投資規模較2020年投資規模出現小幅度縮水,但是行業整體趨勢趨于平穩,且2021年投資規模相較于2014年投資規模相差無幾。
發電裝機容量穩步擴大。2015-2021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逐年上升。2021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0億千瓦,同比增長約為8%。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國電力行業發電裝機容量日益擴大,增速穩定在5%以上,發電裝機容量穩步擴大,整體發展趨勢向好。
發電量小幅度下降。2015-2021年中國發電量波動提升。2021年中國發電量超過7萬億千瓦時,相較于2020年發電量小幅度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地區限電,供給市場受到限制,導致中國發電量有所下降。
行業需求市場較為活躍。2011-2021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逐年遞增。這主要因為中國商業、工業和居民用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21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超過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10%。綜合來看,電力行業需求較為活躍,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目前整體發展勢頭較好,用電情況有增無減。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表示,電力建設行業要多元賦能持續提升電力建設安全水平,積極推進“智慧工地”建設等先進技術及裝備,助推電力建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表示,未來電力建設行業要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助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用更多凝聚中國創造、體現中國質量、代表中國品牌的大國重器、大國工程,為中國電力事業發展再立新功,開創電力工程建設新局面。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會長王思強在大會上呼吁推動電力建設行業創新突破和系統變革。“中國電力建設高質量發展序幕已經拉開,未來要立足開局之年、鉚足干事之力,奮力譜寫新時代電力建設新篇章。”
在2023年的嵩山論道·云網智聯創新論壇暨第二屆智聯網絡技術與產業創新大會上,嵩山實驗室首次公開了兩項重大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在業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第一項成果是多模態網絡環境。這是一種全新類型的網絡設......
9月22日至25日,第八屆電力與可再生能源國際會議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電力大學等協辦。大會匯集了中、加、日、英、美等國家約400位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領域專......
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電力建設涵蓋了電力發電、輸電、配電等多個環節,為社會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電力發電方面,傳統的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
5月22日,記者從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杭州220千伏中埠換頻站成功帶電,實現了交流220千伏電壓等級電氣量的頻率可控轉換,意味著全國首個高壓大容量柔性低頻輸電工程——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頻輸電......
在糖尿病患者中,傷口往往進展迅速,愈合緩慢。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利用電力使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愈合速度提高三倍,并為治療那些導致傷口愈合減少的疾病提供了巨大的潛力。糖尿病患者因腳部傷口和潰瘍而截肢......
9月23日,2022年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四屆能源、電力與電網國際學術會議在廣州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廣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勇,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李衛青,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朱繼忠......
8月30日深夜,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布消息稱,該省全部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已恢復正常供電,由極端高溫引起的四川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情況有效緩解,電力供應平穩有序。國網四川電力提供的數據顯示,隨氣溫的下降,四......
8月15日,四川省發布相關文件稱,即日起至20日取消主動錯避峰需求響應,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
7月5日,加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內涵與展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展望》報告)。會議由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和綠色......
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發電模型。鄭望舒供圖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獲悉,在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自航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高效轉換機理研究及驗證”的支持下,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