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報道,美國理海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效率。使用該材料作為太陽能電池活性層的原型表現出80%的平均光伏吸收率、高光生載流子生成率以及高達190%的外量子效率(EQE)。這一指標遠遠超過了突破硅基材料的肖克利-奎瑟理論效率極限,并將光伏量子材料領域推向新高度。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代表著在理解和開發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的一次重大飛躍。未來,這種創新方法將重新定義太陽能的效率和可及性。
該材料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獨特的“中間能帶態”,即位于材料電子結構內的特定能級。這使其成為太陽能轉換的理想選擇。
這些態的能級處于最佳子帶隙內(材料可有效吸收太陽光并產生載流子的能量范圍),約為0.78至1.26電子伏特。此外,該材料在電磁波譜的紅外和可見光區域具有高吸收水平。
在傳統太陽能電池中,最大EQE為100%,代表從太陽光吸收的每個光子產生并收集一個電子。然而,過去幾年開發的一些先進材料和結構已經證明能夠從高能光子中產生和收集多個電子,也就是說EQE可以超過100%。雖然這種多重激子產生材料尚未廣泛商業化,但它們具有極大提高太陽能系統效率的潛力。
在新材料中,“中間能帶態”能夠捕獲傳統太陽能電池失去的光子能量。研究人員利用“范德華間隙”,即層狀二維材料之間的原子級小間隙,開發了這種新型材料。這些間隙可以限制分子或離子,材料科學家通常使用它們來插入或嵌入其他元素,以調整材料特性。
為了開發新材料,研究人員將零價銅原子插入到由硒化鍺和硫化錫組成的二維材料層之間。隨后,他們開發出可作為概念證明的原型。結果發現,其快速響應和提高效率有力地證明了銅插層作為量子材料在光伏應用中的潛力,這為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8月16日,由三位留美博士創辦的半導體材料科技企業——蘇州珂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珂瑪科技)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發行價8元/股,首日漲幅高達368.25%,首日報收37.46元/股,據此對應最......
科技創新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06所獲悉,秉持這種精神,他們研制出先進耐高溫結構復合材料,獲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復合材料比金屬材料輕,是未來飛行器材料的......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領導的團隊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研發出一種新的3D打印材料。這種材料既有足夠的彈性以承受心臟的持續跳動,又具有足夠的韌性以承受關節的擠壓負荷。它易于塑形以適應患者獨特......
晶體無處不在。從亮晶晶的礦石到每天吃的食鹽和白糖,都是晶體。在現代社會中,人工晶體在激光、半導體、計算機、原子能等高精尖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王穎是中國建材總院所屬人工晶體研究院(以下簡稱晶體院)功能......
“料”! “數載苦學鉆研之路,如滄海尋一漏,蓬山列蚍蜉。常于暗夜燈黃處靜思遭逢,感今之所得為他人相授者十之 八九,孤身自謀者不足一二。因而幸其有感,執筆于心。” 近日,浙......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團隊與中南大學合作,以丙烯酸和氯化膽堿-兒茶酚為原料,制備了強韌且具有多重功能的低共熔凝膠材料,可用作柔性傳感器檢測人體運動和傳遞信息。7月12日,相關研究......
全球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加速進程導致了嚴重的能源、環境和安全問題。低碳、低能耗的被動輻射冷卻技術是解決全球變暖的一種有前景的熱管理策略。傳統的石油化工產品制備的輻射冷卻材料往往存在制冷效率低、環境友好性差......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西北工業大學魏炳波院士團隊在中國空間站開展的高性能難熔合金研究近期成功取得了多項空間材料凝固制備科學新發現,獲取了難熔合金熔體的關鍵熱物理性質,有力推動......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同意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的復函。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阿科瑪(常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藍天氟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