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9-12 09:43 原文鏈接: 電穿孔轉染DNA實驗

               

    實驗材料

    指數生長的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液

    試劑、試劑盒

    Giemsa 染液 甲醇 磷酸鹽緩沖液 丁酸鈉 載體 DNA 細胞生長培養基

    儀器、耗材

    組織培養皿 基因脈沖器 II 電穿孔設備與電轉化池 Sorvall H1000B 轉子或類似設備

    實驗步驟

    材料

    緩沖液與溶液

    貯存液、緩沖液與試劑的成分見附錄 1。
    稀釋貯存液至所需濃度

    Giemsa 染液(10%m/V)
    Giemsa 染液應使用前用磷酸鹽緩沖液或水新鮮制備的,用 Whatman1 號濾紙過。

    甲醇

    磷酸鹽緩沖液
    溶液使用前過濾除菌,室溫保存

    丁酸鈉(500 mmol/L)(備選)
    在化學通風櫥內,用10mol/LNaOH 調節丁酸貯存液至 pH7.0。用 0.22um 的濾器過濾除菌,-20°C 保存

    核酸與寡核苷酸

    載體 DNA(10mg/ml; 如超聲處理的鮭精 DNA)(選用)
    線狀或環狀質粒 DNA(用滅菌去離子水配成 1ug/ul)

    培養基

    細胞生長培養基(完全培養基與選擇性培養基)

    離心機與轉子

    Sorvall H1000B 轉子或類似設備

    特殊設備

    電穿孔設備與電轉化池

    基因脈沖器 II(Bio-Rad 公司 Cat.oo.165-2105for 110V U.S.Systems and Cat.no.165-2106 for 220V European Systems)。

    組織培養皿(35 mm)
    此方法適用于用 35 mm 培養皿培養細胞。如果使用其他多孔板、細胞瓶或其他直徑的培養皿,按比例改變細胞濃度與試劑的用量,見表 16-3。

    附加試劑
    本方案第 10 步可能需要列于第 17 章方案 7 或方案 1 的備選方案中的試劑。

    細胞與組織

    指數生長的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液

    方法

    1. 細胞生長到對數中期或晚期時收集細胞,用包有橡皮的玻璃棒或胰酶釋放貼壁細胞。4°C、500 g 離心 5 min(Sorvall H1000B 轉子用 1500r/min)。

    2. 用 0.5 體積的初始培養基重懸細胞,用血細胞計數器計細胞數目(見附錄 8)。

    3. 離心(同步驟 1) 收集細胞,室溫下用培養基或磷酸鹽緩沖液重懸細胞至 2.5X106~2.5X107 細胞/ml。

    4. 將 400ul 的各等份細胞懸液(106~107 細胞)加入標記好的電轉化池中,冰浴。

    5. 設置電轉化參數。一般電容量為 1050uF。電壓在 200V 至 250V 之間,不同細胞系所需電壓不同,平均為 260V。內部阻抗設為無窮大。進行電穿孔前先用一個裝有 PBS 的電轉化池放電至少兩次。

    6. 每一裝有細胞的電轉化池內加入 10~30ug、體積最大可至 40ul 的質粒 DNA。[有些人加入載體 DNA(如鮭精 DNA) 使 DNA 總量至 120ug。] 用吸管將 DNA 與細胞輕輕混勻。立刻繼續進行第 7 步。
    重要:混勻時不要產生氣泡。

    7. 立即將電轉化池移至電極間放電,1~2 min 后,取出電轉化池,冰浴,立即進行下一步操作。

    8. 用帶有高壓滅菌吸頭的微量移液器將電穿孔的細胞轉移至 35 mm 培養皿中。用等體積的培養基洗滌電轉化池,洗液加人培養皿。培養皿置于含 5%~7%CO2 的 37°C 孵箱。
    如果要丁酸鈉休克(見方案 2 第 5 步),用含適量丁酸鈉的培養基洗滌電轉化池,將洗液與轉化的細胞合并后再孵育。24 h 后,吸去含丁酸鈉的培養基,加入正常培養基。

    9. 重復第 6~8 步,電轉化所有 DNA 與細胞樣品。記錄下每一電轉化池的實際脈沖時間以便于比較。

    10. 如要獲得穩定轉化體,直接進行第 11 步。如果是瞬時表達,則于電穿孔 24~96 h 后用下述方法之一檢測細胞:

    ? 如果使用的是表達 E.coli β-半乳糖苷酶的質粒 DNA 按第 17 章方案 7 所列操作步驟檢測細胞裂解液中酶活性。或者按照方案 1 的附加方案中介紹的組化染色

    方法操作。

    ? 如果使用綠色熒光蛋白表達載體,在 450~490nm 光照下用顯微鏡檢測細胞。

    方法

    1. 細胞生長到對數中期或晚期時收集細胞,用包有橡皮的玻璃棒或胰酶釋放貼壁細胞。4°C、500 g 離心 5 min(Sorvall H1000B 轉子用 1500r/min)。

    2. 用 0.5 體積的初始培養基重懸細胞,用血細胞計數器計細胞數目(見附錄 8)。

    3. 離心(同步驟 1) 收集細胞,室溫下用培養基或磷酸鹽緩沖液重懸細胞至 2.5X106~2.5X107 細胞/ml。

    4. 將 400ul 的各等份細胞懸液(106~107 細胞)加入標記好的電轉化池中,冰浴。

    5. 設置電轉化參數。一般電容量為 1050uF。電壓在 200V 至 250V 之間,不同細胞系所需電壓不同,平均為 260V。內部阻抗設為無窮大。進行電穿孔前先用一個裝有 PBS 的電轉化池放電至少兩次。

    6. 每一裝有細胞的電轉化池內加入 10~30ug、體積最大可至 40ul 的質粒 DNA。[有些人加入載體 DNA(如鮭精 DNA) 使 DNA 總量至 120ug。] 用吸管將 DNA 與細胞輕輕混勻。立刻繼續進行第 7 步。
    重要:混勻時不要產生氣泡。

    7. 立即將電轉化池移至電極間放電,1~2 min 后,取出電轉化池,冰浴,立即進行下一步操作。

    8. 用帶有高壓滅菌吸頭的微量移液器將電穿孔的細胞轉移至 35 mm 培養皿中。用等體積的培養基洗滌電轉化池,洗液加人培養皿。培養皿置于含 5%~7%CO2 的 37°C 孵箱。
    如果要丁酸鈉休克(見方案 2 第 5 步),用含適量丁酸鈉的培養基洗滌電轉化池,將洗液與轉化的細胞合并后再孵育。24 h 后,吸去含丁酸鈉的培養基,加入正常培養基。

    9. 重復第 6~8 步,電轉化所有 DNA 與細胞樣品。記錄下每一電轉化池的實際脈沖時間以便于比較。

    10. 如要獲得穩定轉化體,直接進行第 11 步。如果是瞬時表達,則于電穿孔 24~96 h 后用下述方法之一檢測細胞:

    ? 如果使用的是表達 E.coli β-半乳糖苷酶的質粒 DNA 按第 17 章方案 7 所列操作步驟檢測細胞裂解液中酶活性。或者按照方案 1 的附加方案中介紹的組化染色方法操作。
    ? 如果使用綠色熒光蛋白表達載體,在 450~490nm 光照下用顯微鏡檢測細胞。
    ? 如果使用其他基因產物,則通過體內代謝標志物進行放射免疫、免疫印漬、免疫沉淀或測定細胞提取物的酶活性來分析新合成蛋白。
    為減小不同培養皿之間轉染效率的差異,最好(1)用每一構建體轉染數個培養皿;(2)孵育 24 h 后用胰酶消化細胞;(3)將細胞匯集起來;以及(4)重鋪細胞于數個培養血上

    11. 分離穩定轉染體:用完全培養基培養 48~72 h 后,胰酶消化細胞,用適當的選擇性培養基重鋪細胞。每 2~4 天換液一次,持續 2~3 周,目的是去除死細胞殘骸,并允許抗性細胞克隆生長。此后,克隆、繁殖獨立克隆以用于檢測 [方法見 Jakoby and Pastan 1979 或 Spector et al.1998b(〈細胞實驗手冊〉 的第 86 章)]。

    用預冷的甲醇固定細胞 15 min, 然后室溫下用10% Giemsa 染色 15 min, 流水沖洗,這樣可以記錄細胞克隆數目 Giemsa 染液應在使用前用磷酸鹽緩沖液或水新配置,用 Whatman l 號濾紙過濾。 如果使用其他基因產物,則通過體內代謝標志物進行放射免疫、免疫印漬、免疫沉淀或測定細胞提取物的酶活性來分析新合成蛋白。

                展開


    相關文章

    新研究闡明真菌感染重要分子機制

    真菌感染會對人類、動物和植物構成威脅,甚至帶來嚴重后果。來自德國杜塞爾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學(HHU)等機構的科學家,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闡明了真菌感染的一個重要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有望促進新型抗真菌藥物......

    Nature子刊:武漢大學團隊開發基于水凝膠的分子張力熒光顯微鏡

    細胞外基質(ECM)剛性是影響多種生物過程的重要機械線索。然而,對剛性傳感的分子機制的理解受到當前細胞力測量技術的空間分辨率和力靈敏度的限制。2023年10月5日,武漢大學劉鄭團隊在NatureMet......

    Nature:外源核酸誘導的原核生物短Ago蛋白系統發揮功能的分子機理

    RNA介導的轉錄后基因調控在生命個體抵御外源入侵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Argonaute(Ago)蛋白是存在于古菌、細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種蛋白。它為非編碼小RNA提供錨位點,達到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翻譯......

    納米孔測序和DNA“條形碼”相結合一次檢測數十種生物標志物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與牛津納米孔技術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種新方法,可同時分析數十種不同類型的生物標志物,改變了對心臟病和癌癥等疾病的檢測,從而讓臨床醫生收集到有關患者疾病的更多信息。研究成果25日發表......

    科學家繪制細胞游離DNA單分子全基因組突變圖譜

    體細胞突變是腫瘤發生的標志,可用于癌癥的無創診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繪制細胞游離DNA單分子全基因組突變圖譜,用于癌癥無創檢測。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Genetics》雜志上,......

    科學家開發工程化細菌用于檢測腫瘤DNA

    人們應用合成生物學手段已開發出精密的細胞生物傳感器,可用于檢測人類疾病。然而,生物傳感器尚未被設計用于檢測特定的細胞游離DNA序列和突變。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等機構合作開發一種工程化細菌,可檢測活體......

    我國科學家提出DNA數字存儲糾錯新算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基因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提出DNA數字存儲糾錯新算法,成功突破了冗余對糾錯能力的限制,將大幅提升DNA存儲糾錯能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

    科學家創制保存高質量DNA的昆蟲野外監測裝置

    生物多樣性喪失是三大環境危機之一。昆蟲作為龐大且多樣化的生物群體,幾乎占據各種類型棲息地,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SITE-100”國際大科學計劃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白明與英國自然博物館......

    交大Nature發文,在DNA計算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樊春海院士與王飛副教授近期發展了一種支持通用性數字計算的DNA可編程門陣列(DNA-basedprogrammablegatearray,DPGA),可......

    科學家捕獲合成DNA原子視圖 有助研究“分子剪刀”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實現了在原子水平上觀察合成DNA,從而了解了如何改變其結構以增強其剪刀功能。更多地了解這些合成DNA反應,或是未來解鎖醫學新技術的關鍵。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子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