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意外懷孕率高達50%。目前可用的避孕方法中,主要是針對女性,男性可選擇的避孕/節育選擇很少,只有避孕套和輸精管結扎術。但避孕套是一次性的,而且容易失效。而輸精管結扎術,雖然有時候可以逆轉,但逆轉手術費昂貴且不一定能成功,所以幾乎可以認為這是一種永久性絕育方式。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開發出有效的男性避孕藥,但至今仍未獲成功。目前在進行臨床試驗的男性避孕藥基本都是激素類藥物,針對雄性激素睪酮,這些激素類男性避孕藥藥效很好,但會導致體重增加、抑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等副作用。
2021年2月,美國內華達大學閆威教授聯合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唐運革、秦衛兵團隊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發表論文,發現并證實了從傳統中藥雷公藤中提取的雷公藤內酯酮(Triptonide)可作為一種口服、非激素的男性避孕藥。這是非激素類男性避孕藥研發領域的重大突破,但該藥物通過導致精子畸形來實現避孕,需要服藥幾周時間才會起效,停藥后也需要幾周時間才能恢復。
2023年2月14日,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發表了題為:On-demand male contraception via acute inhibition of soluble adenylyl cyclase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可溶性腺苷酸環化酶(sAC)抑制劑,小鼠實驗顯示,給藥后2小時內避孕效率高達100%,而在24小時后,生育力會恢復到正常水平,持續用藥6周未發現消極健康影響。這項研究為開發男性避孕藥物工作帶來了新進展。
成熟的哺乳動物精子在附睪尾以休眠狀態儲存,其中的碳酸氫鹽保持在≤5mM。在射精后,與精液的混合使精子暴露于大約25mM的碳酸氫鹽濃度水平,從而調節可溶性腺苷酸環化酶(sAC)的活性。這種sAC依賴性環磷酸腺苷(cAMP)增加是激活精子活力和獲能的初始信號事件,也是精子獲得受精能力的先決條件。sAC基因敲除的雄性小鼠表現出不育癥,而sAC基因純合突變的男性也是不育的。
精子必須經過一段距離的游動才能與卵子相遇,從而完成受精過程,如果失去了這種游動能力,就無法完成受精過程。研究團隊之前就開發了針對可溶性腺苷酸環化酶(sAC)的抑制劑,能夠特異性阻斷 sAC,阻止精子的游動能力,在體外或在小鼠中實現避孕。
接下來,研究團隊使用多組小鼠進行了一系列概念驗證實驗,這些實驗支持了 sAC 抑制劑的避孕效果。具體來說,在正常交配情況下,TDI-11861給藥后數小時內即可實現避孕效果,給藥2小時后的避孕效果高達100%,3小時后仍有91%。而到24小時后,雄性小鼠的生育力會恢復到正常水平。此外,持續給藥6周時間未發現消極健康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盡管該研究中大多是通過注射給藥,但是口服給藥也能使雄性小鼠精子活力降低到同樣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因為 sAC 基因純合突變而不育的男性具有更高的腎結石風險,但只有 sAC 長期被阻斷(數月乃至數年)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而 sAC 抑制劑只會在體內短暫存在,因此沒有足夠的時間導致腎結石風險。小鼠實驗中的長期給藥也未發現腎結石傾向。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證明了針對男性的按需使用的避孕藥是可行的,研究團隊還表示,將進一步改進 sAC 抑制劑,希望在未來2-3年內開發出能夠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改進版 sAC 抑制劑。
在多個哺乳動物物種中發現一個特殊基因或許就能為開發人類和動物的高效、可逆的非激素男性避孕藥物鋪平道路;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題為“ARRDC5express......
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意外懷孕率高達50%。目前可用的避孕方法中,主要是針對女性,男性可選擇的避孕/節育選擇很少,只有避孕套和輸精管結扎術。但避孕套是一次性的,而且容易失效。而輸精管結扎術,雖然有時候......
相信不少女性內心或許面臨過類似的問題。但跟這類問題相伴相生的,是一個恐怖的數字: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數字居世界第一。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今,這個問題或許有解了。如果有這么一款安全、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