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豐村,每個養殖場都建有干糞堆積池,豬糞經干濕分離后由街道干糞處置中心統一收集處理加工成有機肥。
現狀與問題
總體數量大、規模小、布局分散,嚴重影響水環境質量
嘉興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
畜禽養殖歷來是嘉興的主要產業,其生豬養殖量占浙江全省的1/4。高密度養殖使得環境不堪重負。
據嘉興市農業經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畜禽養殖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總體數量大。2011年,全市生豬養殖戶有12.9萬戶,生豬飼養量已達770多萬頭,人均兩頭豬,畜禽養殖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單體規模小。據統計,全市89.28%的養殖戶年出欄生豬在50頭以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例僅為77.6%,低于全省82%的水平。
三是布局分散。大部分養殖場(戶)建在房前屋后的空地或承包田里,人畜混居,污染集中處理困難。
一方面畜禽排泄物資源化利用不充分,另一方面缺乏與生豬養殖量不斷增加相配套的治污設施,生豬養殖污染日益凸顯,個別養殖密集地區一度出現河道堵塞現象。
來自嘉興市委政研室的研究數據顯示,2010年,嘉興畜禽養殖業氨氮排河量達4874.98噸,總磷排河量達1562.22噸,分別占全市污染物排河總量的31.2%和52.2%。
措施與成效
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原則,推廣多種治理模式
針對嘉興市平原地區水網縱橫、養殖場(戶)量大面廣的特點,各地結合實際,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條農牧結合、生態循環型畜牧業發展道路。
分散處理、集中利用模式。南湖區屬高密度養殖區,通過干濕、雨污“兩分離”,干糞堆積池、沼氣池和沼液儲存池“三配套”設施建設,實現污水分戶處理生產沼氣,干糞“戶集、村收、片處理”加工成有機肥,實現豬糞尿資源化利用。
種養結合、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在中密度養殖區,養殖場先做好雨污、干濕“兩分離”,配套建設干糞堆積池、沼氣池、沼液儲存池,小規模戶和農村散養戶建設柵格式沉淀池,對污水進行處理。按照種養結合的要求,通過溝渠、管網或槽罐車運輸就近、異地配套土地進行消納,形成畜禽―農家肥―作物、畜禽―沼氣(沼液)―水產、畜禽―蚯蚓―作物等多種生態循環利用模式。據統計,目前,嘉興市已完成5200家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的治理任務,建設了27個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
養殖權流轉模式。海鹽縣根據拆多建少、總量控制的原則,在元通街道實施養殖權流轉試點,對農房征遷或搬遷涉及的合法豬舍面積,按當年度評估價格進行補償,對農房征遷和搬遷涉及的違章豬舍按評估價的30%給予補償。如果農戶拆除豬舍后要求進牧業小區繼續養殖,街道給予每平方米100元的補助,進牧業小區面積不得大于原有豬舍面積,超過部分應向其他農戶購買養殖權。如果農戶拆除豬舍后不再養殖,每平方米給予200元補助。經過試點,元通街道拆除177戶養殖戶的3.1萬平方米豬舍,放棄養殖權的農戶達到152戶,新建了年出欄量達1.2萬頭生豬的幸福牧業小區。
“三水合一”治理模式。平湖市草橋街道選擇生豬養殖相對集中的野馬、孔家堰、愚橋3個重點村的部分自然村開展“三水合一”綜合治理,將養殖戶的廚房、生活及畜禽養殖污水,通過管網排到沼氣池進行發酵處理。目前,已有207戶生豬散養戶完成“三水合一”綜合整治,共建造沼氣池2848立方米。
聯戶處理模式。在單戶難以開展治理的情況下,幾戶聯合起來治理,在可以建沼氣池、沼液池的地方征用土地,把附近幾戶的畜禽污水通過集污管道納入沼氣池、沼液池,進行集中處理。平湖市曹橋街道野馬村余涇港自然村就采用這一模式。豬糞經干濕分離后由街道干糞處置中心統一收集處理加工成有機肥,沼液就地綜合利用。
合作社治理模式。2010年5月,平湖市5位農民注冊成立了平湖市佳農養殖污染處理專業合作社,如果養殖戶畜禽糞便堆積、沼氣池滿了,只要一個電話,合作社馬上會上門收集。合作社還負責建設和維護農村“兩分離三配套”設施、收集清運畜禽糞便、建造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池。
調研建議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不搞“一刀切”
針對嘉興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現狀,調研組對推進農業源污染減排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現有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僅對規模化(國家規定500頭以上,浙江省規定200頭以上)養殖戶提出治理要求,并有相關違法行為的罰則。而不少地方畜禽養殖規模化程度較低,如嘉興市50頭以下的散養戶占絕大多數,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大部分畜禽養殖場(戶)無法納入監管范圍。建議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中對散養戶提出明確的污染治理要求。
二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以海鹽縣為例,2010年~2012年爭取的種養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補助資金共350萬元,加上地方財政1∶1.5配套的525萬元,這些資金對于量大面廣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是杯水車薪,建議中央財政對包括畜禽養殖在內的農業源減排加大資金投入。另外,應加大種養結合推廣力度,鼓勵各地綜合利用畜禽養殖排泄物。
三是加強科技攻關,探索治理新技術。加大與科研院所在畜禽養殖方面的合作,重點開展清潔生態養殖、沼液深度處理、畜禽糞便無臭處理、有機肥深加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提升治理科技水平。
四是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無害化處理制度。2011年,嘉興市生豬飼養量已達770多萬頭,若按一般2%~4%的死亡率估算,全年需處理的病死豬數量達15萬~30萬頭。如隨意扔放,不僅會帶來大量細菌和病毒污染,還會造成2萬~3萬噸化學需氧量的排放。調研中,我們在養殖集中區看到有一些病死豬存放處置池,但處置方法和設施簡陋,其規范性和安全性遠遠不夠,存在較大的衛生安全隱患。建議盡快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無害化處置制度。
“聽說馬蓮村黨參多收了一成半,上馬龍村的辣椒也增產了這么多!”“用上這個肥,去年大白菜都多收兩成嘞!”“臭烘烘的糞便菌渣,咋讓專家給變成寶貝了?”盛夏時節,甘肅省宕昌縣的農民忙碌在田間,喜滋滋地議論著......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孟凡利、總指揮覃偉中簽發了2023年1號令——《關于全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以下簡稱1號令)。這是自2019年以來,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技術指南》系統梳理農藥制造企業產排污特點、污染預防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將為農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
改性粘土應急處置赤潮正在作業中 海洋所供圖近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中科院海洋所研發的“改性粘土應急處置赤潮技術”作為“推......
近日,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袁浩然主持的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污染防治與修復”專項“農村生活垃圾能源化與資源化清潔利用技術及裝備”項目進行結題驗收。專家組經過查......
在長達8000多年的有機肥使用歷史中,人們經常忽略了有機肥也應當分門別類,并根據作物需要和土壤條件進行精準施用。9月5日,《自然—食品》(NatureFood)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國......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強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公布如下: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