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和腫瘤分子生物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名譽所長顧健人同志,因病于2022年9月27日16時2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
現定于2022年10月3日10時在龍華殯儀館大廳(漕溪北路210號)舉行顧健人同志告別儀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介紹,顧健人院士193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省吳縣一個醫學世家。1954年畢業于國立上海醫學院,同年入黨。1985年創建“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首批院士。曾任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醫藥衛生學部常委,國家“863”計劃專家組長,“973”計劃專家顧問組成員,以及美國General Motor癌癥基金會國際癌癥大獎評委等。
顧健人始終堅持前沿醫學研究,是我國癌基因和基因治療研究的開拓者,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先行者,腫瘤系統醫學的倡導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光華工程科技獎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和首屆上海市科技功臣。他從醫執教60多年,培養了一大批醫學領軍人才,推動了醫學事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顧健人提出腫瘤是一種系統性疾病的概念,“快樂”對于癌癥患者的康復幾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他曾表示:腫瘤的形成就是因為中樞性調控系統“不作為”、外周器官/組織的調控系統“亂作為”。腫瘤就是“黑社會”,自我膨脹,破壞警察系統(免疫系統)。人體免疫系統應該是攻擊癌細胞的,結果變成了它的保護傘,“腫瘤好比組建了一個體內的獨立王國,這是腫瘤難治的根源。”
顧健人還提出關于癌癥“三個1/3”的說法,在醫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3病人死于癌癥發展的自然規律,比如90%死于癌的轉移;1/3病人死于過度治療,把人給摧毀了;1/3病人死于恐懼與高度憂郁,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被嚇死的”。前兩點是現在腫瘤防治的難點與熱點,最后一點是他格外關注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證明,經常克制自己、壓抑憤怒、有不安全感及不滿情緒、悲觀厭世的人,非常容易與癌癥不期而遇,甚至加速癌細胞的擴散。
作為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名譽所長,顧健人非常注重人才培育。他曾親筆寫下“明德、博學、創新”的所訓,這不僅是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對他們的厚望與期待。
腫瘤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和腫瘤分子生物學家顧健人于9月27日在上海病逝。顧健人院士193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
2022年9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發布訃告,顧健人因病于9月27日16時2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顧健人是我國癌基因和基因治療研究的開拓者、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先行者、腫瘤系統醫......
據央視新聞消息,腫瘤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健人,于昨日病逝。顧健人是中國癌相關基因及基因治療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提出腫瘤是一種系統性疾病的概念。他非常關注“快樂”和“情緒健康”的醫學研究,認為......
9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和腫瘤分子生物學家,上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