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8-14 10:09 原文鏈接: “癡呆基因”甩不掉?或因賦予女性一大優勢

      大約1/5的人出生時攜帶至少一份APOE4基因變異,這使他們在年老時更容易患心臟病和阿爾茨海默病。這種變異如此普遍,給進化帶來了一個謎:如果APOE4影響了人類健康,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何它沒被清除出人類基因?

      現在,針對亞馬孫地區一個傳統社會近800名女性的研究發現,攜帶這種致病變異的女性,生育的孩子略多一些。生育優勢可能使這種基因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持續存在。8月9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進展》。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物人類學家Cynthia Beall說:“研究結果很有意思,它說明生活在農村、非工業和非機械化環境中的人,可以為生活在工業化地區的人提供生物學和健康方面的視角。”

      APOE基因編碼載脂蛋白E,后者是一種幫助身體在血液中運輸膽固醇的分子。APOE基因有3種主要變體,人們可以從父母那里繼承一種變體,還有一種叫作APOE3,比APOE4更常見。在歐洲血統的人群中,有APOE4拷貝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并使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增加3倍;那些有兩個拷貝的人面臨12倍甚至更高的大腦疾病風險。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人類學家Benjamin Trumble是研究人員之一。他的團隊和其他科學家在之前的工作中指出了可能抵消APOE4負面影響的潛在好處:攜帶APOE4的小鼠和兒童,似乎比沒有攜帶該變體的小鼠和孩子更善于清除腸道蠕蟲和其他寄生蟲,這使他們生長得更快。如果女性攜帶APOE4基因有利于她生育更多孩子,這或能解釋,為什么這種基因持續存在。

      研究人員試圖在工業化和城市人群中證實這一理論,但沒有發現APOE4和生育能力之間的聯系。Trumble說,這并不奇怪,因為寄生蟲感染在這些地區很少見,而且節育也很常見。

      為探究APOE4在那些生活方式更傳統、接觸寄生蟲較多、節育措施較少人群中的作用,研究團隊啟動一項由美國和法國研究人員領導的針對齊馬內人群的長期健康研究。這個有1.7萬人口的部落生活在巴西亞馬孫地區,以狩獵、飼養和從事園藝工作為生。

      Trumble和合作者分析了20年來采訪的795名年齡在13歲到90歲之間女性的生育數據,并測試了她們DNA樣本中APOE4的含量。這些女性平均有9個孩子,但攜帶一個APOE4拷貝的147名女性平均有9.5個孩子,而擁有兩個基因拷貝的12名女性平均多生兩個孩子。

      齊馬內人群的數據讓研究小組深入了解APOE4如何提高生育能力:攜帶APOE4基因的女性比不攜帶的女性稍微重一些,開始生育的時間比不攜帶的女性早一年,下一個孩子出生的時間也早幾個月。Trumble說,這與對寄生蟲的抵抗力更強相吻合。“處于更好的免疫狀態意味著你可以投入更多的卡路里更快生長,進而更快生育后代。”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流行病學家Rudolf Westendorp 指出,他的研究小組在加納人中發現了類似結果,他們觀察到了另一個增加心臟病風險的膽固醇相關基因變異,在19世紀,當許多人死于感染時,攜帶者實際上活得更長。他說:“在過去,該基因的攜帶者有生存優勢,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變異體現在仍然存在。”

      巴西圣保羅大學遺傳學家Tábita Hünemeier表示,盡管這項新研究的“方法非常有趣”,但也帶來了一個新的難題。她認為,自然選擇本應導致更多齊馬內人攜帶APOE4基因。

      Trumble小組報告稱,即使在齊馬內老年人中,阿爾茨海默病和心臟病的發病率也很低,這可能得益于他們積極的生活方式。但他表示,APOE4仍可能產生平衡利益的有害影響——例如,它可能會降低男性的生育率,或降低兒童存活率。“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弄清楚該基因在某些人生階段是否存在不利因素。”他說。(文樂樂)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e9797

    相關文章

    胰腺腫瘤內兩個關鍵基因發現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兩個對胰腺腫瘤生長起關鍵作用的基因:腫瘤抑制基因USP15和SCAF1。研究發現,擁有這兩個基因突變的人,其腫瘤更有可能快速生長,但這些腫瘤也更容易受到化療的影響。最新......

    印遇龍:加快推進供體豬、模型豬研究實現“豬盡其用”

    生豬生產在我國畜牧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豬養殖和豬肉產品消費國,但還不是養豬強國,特別是生豬遺傳育種工作落后于歐美國家,急需在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上加大投入,實現“彎道超車”。今天......

    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相關基因找到

    科學家對英國、歐洲和美國的數百人進行DNA檢測,發現了與神經發育障礙(NDD)相關的基因突變。圖片來源:英國《衛報》網站 包括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牛津大學科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基因......

    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

    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開發的逆轉座子基因工程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有望為遺傳病、腫瘤等疾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全新治療方式,為新一......

    科學家開發逆轉座子基因工程新技術?實現全RNA介導的基因精準寫入

    基因組DNA是生命的藍圖,對基因組DNA實現任意尺度的精準操作代表對生命藍圖進行修改繪制的底層能力,是基因工程技術發展的核心。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進步實現了基因組單堿基和短序列尺度的......

    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

    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開發的逆轉座子基因工程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有望為遺傳病、腫瘤等疾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全新治療方式......

    《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通過,細胞與基因療法行業迎來重大利好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并審議通過了備受矚目的《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這一舉措對于推動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細胞與基因療法行業,有望因此迎來全......

    中信湘雅與華大基因攜手促基因組學等前沿研究

    7月3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信湘雅-華大DCSlab”科研實驗平臺,推動基因組學、基因檢測、輔助生殖技術及精準醫療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簽......

    工業大麻產量基因首次被發現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CGCT2024】青藜論壇全議程揭曉,開啟CGT九大主題交流!

    2024年第四屆基因與細胞治療青藜風云論壇(CGCT2024),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工轉化與健康產業融合專業委員會、博騰生物、佰傲谷BioValley聯合主辦,將于2024年7月5-6日在上海召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