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進展》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的光污染正在持續惡化——2012年到2016年每年10月份的衛星觀測數據表明,人工照明面積正在以2.2%的幅度逐年增長。
研究人員通過掃描夜空照片,考察世界各地夜空中究竟有多少人造光線,以及亮度隨時間推移會如何變化。數據表明,大部分人工照明面積增長來自發展中國家。在城市開始興起的時候,工業蓬勃發展的國家需要額外的戶外照明是可以理解的。實際上,輕微光污染的增長可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相關聯。隨著南美洲、非洲和亞洲國家的GDP急劇上升,人工照明的使用也在增加。
不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人工照明情況在衛星圖像上顯得更加穩定,這是因為研究中使用的衛星只能“拾取”舊燈泡的紅色、橙色和黃色光,而發光二極管(LED)的藍光不會顯示在圖像中。
LED光源比舊光源效率更高,持續時間更長,許多城市和家庭都開始換用這種光源,以減少開支并保護環境。國際空間站采集的圖像顯示,城市已經從過去的黃色變成藍色,與此同時,城市的擴張正將這些明亮的邊界推向更遙遠的地方。但研究人員擔心,高效LED光源的使用雖然在增加,但舊光源的擴張也很快,很容易抵消LED光源的優勢。
雖然光污染不像空氣污染那樣致命,但仍會損害健康。時間生物學專家正在研究睡眠和覺醒周期對健康的影響,人造光特別是藍色人造光容易在人準備入眠時觸發覺醒,過度接觸夜間光線已經與癌癥、肥胖等聯系在一起了。
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3日警告說,飲酒與癌癥之間有直接關聯,會增加至少7種癌癥發生風險,應提高人們對飲酒危害的認識。穆爾蒂當天發布關于酒精與患癌風險的建議,包括在含酒精飲品的標簽上標注致癌風......
癌癥作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一直是人類亟待攻克的難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杜鵬教授和團隊,提出利用植物中的一種蛋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從而實現對惡性腫瘤的廣譜抗性。這種跨物種基因工程技術,為人類治療......
代謝重編程作為癌癥的一個顯著特征,體現在腫瘤對營養物質利用方式的改變上,這種變化有助于其無節制地生長和存活。過去幾十年,癌癥代謝研究主要聚焦于葡萄糖,特別是著名的Warburg效應,即癌細胞即便在有氧......
《分子細胞》雜志11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癌癥擁有獨特的分子“指紋”,這些特征可以在疾病早期被檢測到。這項由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進行的研究發現,利用小型便攜式掃描儀只需幾個小時,就能以極高......
科技的迅猛發展使癌癥診療方法日新月異。在近日舉行的柏林科學周活動中,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MDC)向公眾展示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AI)的在線工具,可幫助醫生和患者找到最適合的診療方法。研究人......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6個基因,乳腺癌細胞在逃離腫瘤的低氧區后,利用這些基因在血液中存活。每一種都是阻止癌癥復發的潛在治療靶點,其中MUC1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這項研究于9月2......
近日,一項發表于《國際癌癥雜志》的研究,分析超25萬人的數據后發現,除了降低膽固醇、保持大腦健康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外,不飽和脂肪酸歐米伽3和歐米伽6還有助于預防各種癌癥——它們的水平越高,患癌風險越低......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團隊及其國際合作者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三篇研究論文,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小DNA環(ecDNA)在人類癌癥中所起作用的理解。這些研究詳細闡述了ecDNA在近15000例癌癥患者中的......
哪些人更容易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退行性疾病?哪些人更容易罹患癌癥?“端粒長度的平衡在人類疾病中起了關鍵作用。長端粒更容易導致癌癥,短端粒則更容易患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疾病。”在10月25日舉行的2024年世......
關于發布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競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