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諺說“入秋蘿卜勝良藥”,眼下正是白蘿卜上市的季節。不過,有時候人們會發現買來的白蘿卜切片后中間是藍色的。網上有些“科普”解釋說“藍心蘿卜是加了有毒保鮮劑,不能吃”。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宋弋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說,“蘿卜心變藍的情況比較罕見,但大多數時候,這種變化其實是植物本身的自然變化現象,無毒無害,消費者無需為此擔心。”
宋弋解釋說,白蘿卜變色與儲存條件和環境溫度密切有關。一般來說,如果白蘿卜的采收季節較晚或經歷過長時間低溫儲藏,較低的環境溫度和長期的自然氧化,可能會促使蘿卜中的酚類物質轉換成花青素。
花青素遇到堿性物質會變成藍色;遇到酸性物質會變成紫紅色。因此,當白蘿卜與堿性食物放在一起儲存,或在種植施肥的過程中有草木灰的參與時,可能就會出現蘿卜心變藍的現象。此外,有研究表明,即使同樣的蘿卜品種在不同種植區域時,蘿卜心變藍現象出現的概率也不盡相同,但并不影響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蘿卜切片后整片都出現不規則的藍色或藍灰色,應懷疑是白蘿卜栽培后期得了黑腐病(俗稱黑心病、糠心等)。在黑腐病發生初期,蘿卜心一般看起來是半黑半藍的狀況,這樣的白蘿卜,建議就不要食用了。
還有一些網上的說法是:“藍心蘿卜是商家特意打的保鮮劑,以便于蘿卜能長期存放。”宋弋認為這種可能性極小。一方面,如果保鮮劑內涉及到了人工色素,那么它的顏色是比較穩定的,一般不會出現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變色或褪色的情況,而且蘿卜“打針”后反倒會加速其腐爛的進度,無法長久儲存;另一方面,由于蘿卜本身價格便宜,添加保鮮劑需要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反而會造成利潤空間下降,商家“犯不上”這樣做。
民諺說“入秋蘿卜勝良藥”,眼下正是白蘿卜上市的季節。不過,有時候人們會發現買來的白蘿卜切片后中間是藍色的。網上有些“科普”解釋說“藍心蘿卜是加了有毒保鮮劑,不能吃”。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中國農業大學食......
民諺說“入秋蘿卜勝良藥”,眼下正是白蘿卜上市的季節。不過,有時候人們會發現買來的白蘿卜切片后中間是藍色的。網上有些“科普”解釋說“藍心蘿卜是加了有毒保鮮劑,不能吃”。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中國農業大學食......
近段時間,一則“香蕉浸泡不明液體”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有網友認為香蕉浸泡的是劇毒致癌物甲醛。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專家辟謠指出,甲醛的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是有刺激氣味的無色液體......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由該園科研人員完成的“鹽酸聚六亞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應用及其保鮮劑”獲得國家發明ZL授權。據介紹,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屬非呼吸躍變型果實,但采后呼吸代謝旺盛,導......
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擔的新型1-MCP(1-甲基環丙烯)保鮮劑研制及其應用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日前通過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1-MCP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
奶農因誤食牛奶“保鮮劑”而中毒身亡的事件繼續發酵。盡管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毒牛奶是否流入下游市場,但有業內人士透露,此次事件所暴露的是乳品行業鮮乳保鮮的潛規則。“15噸毒牛奶流向何處?”日前,一條關于......
針對微博上的光明奶農誤食“保鮮劑”身亡的傳言,昨天,光明乳業方面有關負責人龔妍奇表示,這純粹是造謠,公司已經就此報警。2月3日,用戶名為“王小三”的博主發布題為《多少毒奶粉可以重來,光明奶農誤食“保鮮......
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有苯甲酸類、山梨酸類、對羥基苯甲酸酯類、丙酸鈣(鈉)、乳酸鈣(鈉)、雙乙酸鈉、脫氫乙酸等。具有防腐作用但目前不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易被濫用的防腐劑有水楊酸、對羥基苯甲酸、間羥基苯甲酸等......
廣州日前檢出120多噸含有甲醛的白菜,這些白菜主要來自山東和云南,目前被檢出存在問題的白菜已全部銷毀。受此影響,廣州白菜批發和銷售受到影響,成交量下跌。問題菜來自山東和云南據廣州江南果蔬批發市場介紹,......
部分菜農用農藥保鮮生姜。資料圖片5月12日,記者來到被媒體曝光的“甲醛白菜”肇始之地山東青州市東夏鎮。調查發現,菜販對白菜噴灑甲醛保鮮,暴露的是蔬菜在流通環節中保鮮劑濫用的冰山一角。當地部分菜農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