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產生的含油污水具有乳化程度高、成分復雜、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含量高等特點,如何將其妥善處理并實現資源化利用一直是行業痛點。目前常采用藥劑絮凝-氣浮法處理此類污水,該工藝相對成熟但需持續添加化學藥劑,導致運行成本高,且油-水混合物中油類以油泥形式產出,造成資源浪費。開發綠色和低成本的新型分離技術,對于實現含油污水高效分離和資源化利用至關重要,這在實際應用中也有迫切需求。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分離材料與技術團隊致力于油-水分離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提出聚集誘導破乳技術(Aggregation-induced demulsification,AID)實現油-水混合物分離的新方法。在此基礎上,科研團隊與相關單位合作,利用自行研發的油-水分離材料制備成標準組件,并采用分離材料梯度配置-分離組件多級串聯的方案(圖1),開展AID技術用于石化行業高度乳化油-水混合物的分離研究。長時間連續運行結果表明:在含油污水COD波動情況下(3000-12450 mg/L),經AID分離反應器處理后最終出水平均COD為329 mg/L,COD去除效率高達93.5%,并實現乳化油-水混合物中重質和輕質油類的回收。科研人員進一步探究了進水COD濃度對去除效率的影響,發現相鄰AID反應器之間對乳化油的分離存在協同作用,而分離反應器的壓降和其流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圖2),據此優化了整個分離系統的防污堵和去除固體懸浮物的設計方案。此外,研究還考察了AID系統中油-水分離材料對環境的耐受性,結果表明在現場經九個月使用后,材料的力學和表面潤濕特性仍保持原有性能的80%以上。AID技術與傳統的絮凝-氣浮工藝相比,具有結構簡單、耐沖擊能力強、可有效回收油品等優勢,并通過零化學品消耗和純物理分離方式,為含油污水的處理提供了更清潔、低成本、環境友好的替代方案。
該工作是AID技術在石化行業含油污水分離領域的首次規模化應用,驗證了相關材料和技術在實際應用場景下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將有助于石油石化領域含油污水的深度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新疆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等的支持。
發展CO2資源化利用技術,可為我國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供重要機遇。CO2的資源化轉化是典型的負熵過程,需要大量的能量投入,因此清潔可再生的太陽能是較為理想的能源來源。地表太陽輻照強度受晝夜更替和天......
豬糧安天下。良種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地方特色豬種資源保護情況如何?生豬種源供給是否有保障?開發利用有哪些新進展?記者近日采訪了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豬專業組專家。近年來,一批地方特色豬......
9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印發《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濕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不少于2萬噸/日,城......
石化行業產生的含油污水具有乳化程度高、成分復雜、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含量高等特點,如何將其妥善處理并實現資源化利用一直是行業痛點。目前常采用藥劑絮凝-氣浮法處理此類污水,該工藝相對成熟但需......
石化行業產生的含油污水具有乳化程度高、成分復雜、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含量高等特點,如何將其妥善處理并實現資源化利用一直是行業痛點。目前常采用藥劑絮凝-氣浮法處理此類污水,該工藝相對成熟但需......
9月19日,以“聚焦‘六新’促轉型科技引領繪藍圖”為主題的德中循環經濟的現狀專業研討會在太原舉辦。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繼龍,德國北威州環境、自然保護和交通部歐洲和國際合作處處長MichaelH......
12月25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會議指出,編制“三線一單”,是貫......
日前,青島市科技局對資源利用、生物醫藥、裝備制造三個領域的2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全面考核了實驗室近三年建設運行情況。評估期內,21家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期中海藻綜合加工、畜禽疫苗2......
科技部和海南省共建的海南高校第一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開張了,該實驗室依托海南大學,將更好地服務我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地方經濟發展。科研人員在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
近年來,超疏油-超親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潤濕性在油水分離方面備受青睞。由于“油”的表面張力遠小于水,故超疏油-超親水表面較難制備而且超疏油表面大多超疏水,這就限制了其在油水分離方面的應用。此外,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