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廣新聞網"17日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通過老鼠實驗發現,吃糖有損記憶力,不僅會在短時間內對記憶力造成損傷,而且已經損傷的記憶無法復原。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藥理學家莫里斯給老鼠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不到一個禮拜,老鼠在空間記憶測試中的表現就退步了。而且,恢復健康飲食之后,已經損傷的記憶,也不會再回來。
研究人員說,"兇手"是糖,脂肪比較不相干。
兩年前,也曾有一項實驗發現,人在連吃五天垃圾食物之后,反應確實會變慢。
新聞稿封面。工作記憶,即在幾秒鐘內主動“記住”有用信息的能力,在許多高級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作記憶能力的個體差異可以預測流體智力和廣泛的認知功能,這使得提高工作記憶能力成為干預和增強的......
“腸腦心理學”,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金鋒課題組提出的一個概念。短短5個字里,“腸”“腦”“心”的關系讓人好奇。近期,這個課題組在《國際臨床心理學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當你在餐廳吃了一頓難忘的晚餐后,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不僅僅是食物。氣味、裝飾、樂隊演奏的聲音、對話和許多其他特征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對當晚的獨特記憶。此后,僅僅喚醒......
日本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家貓或許能記住自己朋友的名字。此前該研究團隊已經證實,家貓可以識別出自己的名字。最新研究發表于《科學報告》雜志。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48只貓開展了調查,考察它們是否......
科學家發現,灌注了年輕小鼠腦脊液(CSF)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現了記憶改善,可能要歸功于對神經細胞功能具有恢復能力的生長因子。相關研究結果5月11日發表于《自然》,它證明了年輕小鼠的腦脊液對衰老大腦具有......
神經膠質細胞是突觸功能和可塑性的重要調節器。星形膠質細胞作為哺乳動物大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神經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突觸連接可起到關鍵調控作用。研究顯示,星形膠質細胞通過調控胞內“鈣信號”,引起“膠質遞......
近來,素食主義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期,美國的素食主義者由1%升到了6%;中國也有很多人或者是為了減肥,或者是愛小動物,開始選擇了素食之路。然而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
11月16日,陸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副研究員張寬課題組、研究員諶小維課題組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團隊等合作,在《自然-神經科學》上發表論文,發現學習過程可誘導皮層星形膠質細胞產生新的鈣信號,該信號由尼古......
人們一直幻想能夠將不愉快的記憶清除掉,從而與痛苦的過去徹底說再見。現在看來,這種想法并非沒有實現的可能。目前,科學家們確定了兩種主要的記憶類型:基于事實的記憶和本能的記憶。基于事實的記憶描述了回憶姓名......
6月8日,發表于《細胞報告》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們在清醒狀態下進行休息時,大腦的神經回放可能有助于鞏固其對動作的記憶。大腦成像結果顯示,這時,代表人們正在學習行為序列的神經網絡快速、反復地重新激活——大......